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近年来,借助社会学理论来研究文学引起了文学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由此延伸出的发展空间巨大,先后出现了文学社会学、文本社会学、文艺社会学、文化诗学等理论。从界面研究的角度分析文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其着重阐释文本社会学视界融合的特质并梳理文学如何借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文学批评研究。文本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环境与文学作品的关系时,尝试将"社会批评"与"文本分析"结合起来,以作品的语言结构为重心,同时利用社会学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和结构主义批评等理论资源,完成文学的跨学科的研究既界面研究。文本社会学整合各种批评理论的界面研究的批评范式是一种跨学科的辩证思维模式,为文学批评最终实现界面融合和辩证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詹姆逊建立了新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这一阐释学的建立标志着他的"形式的意识形态"文学形式思想的形成。詹姆逊从"辩证的文学批评""文学是一种社会的象征性行为""意识形态的遏制策略""乌托邦和意识形态"和"三个同心圆阐释模式"五个方面,阐释文本形式与内容、意识形态的关系,主张从形式着手对文本进行阐释,在分析的终点与政治(意识形态)相遇,最终揭示文本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无意识。詹姆逊对于文本审美形式的相对独立性的强调,使形式成为文学批评的立足点,对中国当代批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学地理学应该以文学为本位,学科归属上属于文学而非地理学。文学地理学不但会改变既有的文学研究格局,还会为文学研究带来全新的契机和广阔的前景,其作为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学科意义十分有限。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是成为与文学史并列的二级学科,而不是中国文学史的次生学科或附属学科,更不是中国文学史的附庸。文学地理学既是文学理论的一种新形态,也是一系列文学研究方法和批评方法的总和,它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应该并重。  相似文献   

4.
郭方云教授的新著《文学地图学》从生成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三维度,对前沿的文学地图学进行了系统探索。该著不仅追根溯源,理清了"文学地图"这一概论的历史演变历程及其研究现状、流派,系统规约了文学地图的定义、类型和本体属性,并在地图隐喻与文本细读的有机结合中,从"政治想象""性别诗学""宗教导引""制图机制"以及"认知策略"五种典型视角,详细论述了文学地图学的批评策略,呈现出集历史性、科学性、系统性及学理性于一体的文学地图学研究盛景。  相似文献   

5.
文学文本的意义在"本我"的基础上因读者而异。文本的意义有"语码意义""语用意义"和"阐发意义"三个层次,文学阅读也有相应的三层境界。文学文本的传播目标不够精确,其语境也更为开放,这为设计文本召唤机制、激发定向阅读提供了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6.
薛琴 《文教资料》2021,(2):23-27
本文通过文学地理学批评和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探讨《快乐影子之舞》故事发生的地理环境与作者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故事主人公面临的伦理困境、做出的伦理抉择及最终导致的伦理后果,探讨地理环境对伦理抉择的限制和后者对前者的超越,以期打开文本新的意义之窗。  相似文献   

7.
《恋爱中的女人》代表了劳伦斯艺术创作的顶峰,本文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在对文本进行解读分析时发现:作家在为小说人物活动选取的自然地理场景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即以自己熟悉的家乡那一片美丽的湖畔山水和曾去旅行经历过的阿尔卑斯山为原形地,建构了"威利湖畔""阿尔卑斯雪山"自然地理空间,这两个地理空间的巧妙建构,既为主人公的活动提供了合理的活动场所,又为作家思想主张和艺术构思及审美表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这种匠心独运的地理空间的构建使得这部小说具有更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恋爱中的女人》既是劳伦斯自觉追求艺术真实的表现,也标志着劳伦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描绘以及运用的进一步成熟。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近体诗的两大基本特征——语词构建与意象呈现,也就确立了唐诗语言学批评研究的标准:即诗歌的优劣与否,取决于诗歌"语词建构"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诗中以"语词建构"为表现形式的"意象"能否"呈现"令人感发的、深厚的文化情感。这种语言学批评研究的意义在于:摆脱了传统诗论中"印象批评"的主观模糊体验,也超越了笼统的"背景批评"的历史藩篱,将诗歌作为个人感受与体验的"主观文本"或依赖时代背景支撑的"历史文本",还原为立足文学本位、自给自足的、客观的"文学文本"。  相似文献   

9.
批评与创作的关系探讨历久弥新,德里达以来的解构主义批评以及耶鲁学派的解构批评实践,给这一关系再添新意,不仅仅是哈特曼鲜明的"作为文学的文学批评"观点出世,更表明了一个新颖的批评现象,即解构主义的批评文本呈现出与以往的批评不一样的特征,它不再满足于阐释、评论和屈居于文学文本,它在积极探索着自己的出路,它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文本生成。这种创造性的批评文本既作为批评的理论生成,也作为文学的文本生产。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成就最高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有着严谨完备的理论体系,其批评理论的构建和批评话语的运用,都是以"原道""征圣""宗经"为思想基础展开的。正是在这种"师圣体经"思想的影响下,刘勰建构了具有浓厚传统儒家思想的批评理论,对文学原理、文体渊源和作品优劣等进行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