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重要的人一个老师将做作业的学生分组,十二个人一组,一个学生请求老师让他换组,老师问为什么,这学生说:"因为我很讨厌其中的一个人。"老师就让他换了,并且问他:"其他的组员你也讨厌吗?"学生说:"没有,其他组员我都很喜欢。"老师问:"那你讨厌的这个人在你生命中重不重要?"那个学生答:"一点都不重要。"老师说:"十个好朋友都留不住你,你却为了他一个人离开,你说这个人重不重要呢?"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叫"自我意象""自我意象"就是"我是怎样一种人"的自我概念。你把自己想象成怎样一种人,你就会怎样行动。所以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学生的"自我意象"紧密相连,由此决定学生的个性、行为。二."自我意象"是可以改变的有的学生说,他没有"英语细胞","在英语学习上很笨",他已经努力了,但英语还是挂"红灯"。其实这个学生的问题并不在于他迟钝或缺乏基本能力。他的问题在于他有一个不适当的"自我意象"(例如我没有"英语细胞")。他不说"我那次考试失败了",而是下结论地说"我是个失败者","是个不及格的学生"、于是一种恶性循环便形成了。…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中途转来我校就读.跟学生聊了一会儿,我发现他其实非常聪慧,也很懂礼貌.单独跟他妈妈交流,妈妈说出来的竟然全是孩子的不是:作业完不成、午夜才睡觉、早晨不起床、房间一团糟……好不容易等他妈妈说完.我提出了一个要求:能否说出孩子的三个优点?这位妈妈想了半天,说:在我的眼里,他一点优点也没有.这位妈妈,像是雕刻家在"雕琢"孩子,手里始终拿着一把锥子,眼睛始终不离孩子左右,一旦发现问题,就马上用锥子凿一下.他妈妈解释说:我要不提醒他,问题会越来越多,他还怎么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一日,有学生问我一家系图的问题(如图1),本来遗传学的概率计算确实比较麻烦,问此类问题实属正常,但是,这位同学的问题不在于计算,而在于不清楚何为近亲。题中问,若III7与III8婚配则属于%%。答案为"近亲结婚"。学生问:"为什么这两个人是近亲?"我尝试启发他,反问:"III7的妈妈与III8的爸爸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是兄妹!那么III7与III8就是表兄妹了吧!"我想这回应该没问题了吧,于是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九色鹿》一文时,一位学生问道:"老师,给九色鹿报信的为什么会是乌鸦?"学生的提问让我一愣,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我笑着反问:"为什么不可以是乌鸦呢?你认为应该是谁?"学生说:"因为乌鸦不是吉祥的鸟,人们都不喜欢它。我觉得应该写喜鹊给九色鹿报信。"哦,原来他是这样想的。是啊,为什么在这个神话故事中给九色鹿报信的是乌鸦呢,那么多的"好鸟"不用,偏偏用这么个"丑陋"的家伙呢,的确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有价值吗?有  相似文献   

6.
辩证思维     
<正>哲学课上,一个学生问老师:"什么是辩证思维?"老师想了想说:"我先请你回答一个问题吧。有两个学生,一个成绩优秀,一个成绩很差。我准备办个补习班,你认为他们谁会来参加补习呢?"学生脱口而出:"当然是那个成绩差的。"老师摇摇头:"不对,是那个成绩优秀的。因为他养成了爱学习的习惯,而成绩差  相似文献   

7.
尹长俊 《吉林教育》2008,(18):85-86
一位学生上课时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课。他的老师给他以善意友好的提醒。不料,这位学生霍地站起,出言不逊:"我揍死你个老东西!"他的这位老师已是满头白发,回到教研组难过得掉了眼泪:"我都可以做他的爷爷了,他还当众辱骂我!"许多人感慨:现在的孩子实在是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您了。"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他提醒我:"那年您教我们初三,您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相似文献   

9.
当我再次执教"走向自立人生"这一课时,我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想可不可以让学生做一回先生,站到我的位置,师生共同思考"自立"这个人生大问题呢?环节一【自立举例】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生活、处理社会问题三方面思考,你或别人在生活中做到自立了吗?寇希文(女):我有个表弟,他到我家走亲戚,吃鸡蛋时让我帮他剥蛋壳,我问他怎么不自己剥,他说他不会  相似文献   

10.
黄昕 《教师》2013,(7):35-35
一、案例介绍我班有个学生叫王XX。他上课无精打采;下课喜欢追逐打闹,作业不做,做也是抄别人的,书写相当潦草,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成绩非常差。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投拆,弄得我很头疼。我知道,我又碰到了一个问题学生。于是,我找他谈话,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尽管口头上答应了,可他仍然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相似文献   

11.
正一群学生聚在牛津的校园里,一个年轻人情绪激动地叫道:毋庸置疑,如果那个家伙不收回他今早对我说的话,我今晚就离开牛津。"下面一片喧哗。"真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一个人敬佩地说。另一个说:"我们要支持他、学习他。"突然,一个女孩问道:那家伙对你说什么了,霍波?"他弯下腰小声说:"哦,呃…呃…,罗斯小姐,呃…他说要我今晚从牛津滚出  相似文献   

12.
本以为当班主任,都是我给学生上课,可十几年班主任当下来才发现,最令我记忆深刻的,却是学生给我上的"三课". "我做到了一条半" 我教C226班时,有个叫曹启的要求转入我班就读.我把丑话讲在前面,针对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不"政策:第一是不迟到、不早退;第二是上课不讲小话、不欠作业、不顶撞老师;第三是不辱骂同学、不打架牛事.可上课才几天,告状的一片:曹启迟到、曹启讲小话、曹启不交作业、曹启骂人……我一股气从脚底直冲卜脑门:你本来就不是我们班的,我好心收留你,你一来就"祸害"我们班.我把曹启喊到了办公室:"曹启!你讲!三条你做到了哪一条?"我千想万想,也想不到他会说"我做到了一条半".  相似文献   

13.
正十几年前,学生的一次提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后,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想不明白,你只用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推出了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比它大或比它小的圆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计算面积吗?为什么呢?"我初次听到这个问题,觉得学生太"幼稚"了,不假思索地对他说:"都可以的。"学生疑惑的眼神告诉我,他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经过一番思考后,  相似文献   

14.
正知识被遗忘了!课间,不知哪个学生突然问起:"明天几号?"有人自然而然地接话:"2月29日。"马上有人反驳:"不对,是3月1日。"于是,好胜心强的学生开始了争论,有的疑惑,有的不屑。这让我不安:"一群六年级的学生,怎么对一个三年级的问题争论无果呢?"这时,一个"小调皮"来了:"今年没有奥运会,开奥运会那年2月才有29天。"他没有用我教的方法:2013÷4。他的说法如果深究下去并不一定正确,可是他的确用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曾经有个"得意门生",不仅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勤学好问,是任课教师公认的好学生,而他每有问题来问,我总是循循善诱,不厌其烦地讲解。他每次成绩的点滴突破也令我欣喜不已,常当作楷模全班表扬。后来,他要去马来西亚求学。两年后,他带给我令人振奋的消息:考入英国诺丁汉大学!可两天后,我又收到了关于他的消息:出车祸死于马来西亚联邦大道--违规横穿马路!"扼腕叹息"的同时,我感到一种难言的愧疚,因为脑海里浮现出了有关他的一些不和谐的场景:经常性  相似文献   

16.
刘敏 《现代教学》2013,(9):45-45
在上《买椟还珠》一课时,我先疏通了一下词句,学生们记得很认真,翻译得也不错。于是,我提问:"这则寓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语文课代表率先举起了手:"告诉我们做事不可舍本逐末。"语文课代表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也许这个问题可以这样结束了,但我觉得不放心,学生们未必理解"舍本逐末"的意思,得让他们说说清楚。于是,我追问:"什么是舍本逐末?在课文中是‘谁’舍本逐末,他‘舍’了什么,‘逐’了什么?"不料一场风波由此而起。小A说:"谁’是指楚国人,他舍弃了成本。"我马上反驳:"可他的匣子卖了珍珠的钱呀!不吃亏!"  相似文献   

17.
思成是习作实验班上新来的一位男生。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这是他第一节课留给我的印象。整整一节课,他静静地坐着,一个字都没写。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写?"他说:"我不愿意来,是妈妈逼我来的!"我又问:"你考试成绩很好吗?"他回答:"每次能考65分左右。"接着,我让他坐了下来,亲切地对他说:"思成,第二节课你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老师不强求你。"他抬头望了我一眼,眼中有一  相似文献   

18.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先生教两个学生 ,一个他非常厌恶 ,一个他非常喜欢。一天 ,两个学生都拿着书本睡觉了 ,老先生朝着自己厌恶的学生抽了一巴掌 ,教训说 :“看看你 ,一拿起书本就睡觉 ,你看看人家 ,睡觉了还拿着书本 !”这是一个笑话 ,可是我看了之后 ,怎么也笑不起来。我不知道这位被先生厌恶的学生当时怎么想 ,但我确为他愤愤不平 :这位先生太不公正了 !老先生之所以这样对待学生 ,除开他那师道尊严、偏爱等思想作怪之外 ,最重要的是他还不懂得怎样去批评学生。  批评也和表扬一样 ,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之一 ,也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9.
开学两个月之后,八年级重新分班,四班分来不少新学生。在检查作业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叫江民的学生,作业一次也没有做完整,他原来的地理老师一次也没有给他批改。我问他为何不做作业,他说:"老师说,我可以不做。"  相似文献   

20.
在解决了学生的一次争吵之后,一位老师给这些学生提了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你们刚才在生气时会大喊大叫甚至声嘶力竭?"想了一会儿之后,有一个学生答道:"由于我感到事情处理得不公平,所以我要让他注意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