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学英语学习者的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尚没有证据证明某一种认知风格在二语学习上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因认知风格不同导致的学习偏好是明显的.本文通过对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介绍提出外语教师在教学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风格差异,在鼓励学生发展自己首先的认知方式的同时整合发展另一种认知方式,以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认知方式(Cogitive Style)也称认知风格,是个体知觉、思维、推理、理解、解决问题和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稳定的风格。威特金(H.Witkin)的研究表明,存在着两种普遍的认知方式:场独立性和依存性。具有场独立性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以利用自己内  相似文献   

3.
藏族作为生活于高原的民族,具有与高原环境相适宜的独特生活方式及文化特点。但与此相应,藏族的心理特征及由此所决定的认知事物的方式是否也同样打下了与高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烙印呢?因以往的相关研究不多,人们所知甚少。为此,笔者采用认知风格测验量表,对西藏三个藏族村寨共135位年龄在18岁以上的藏族成年人进行了认知风格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被调查的藏族成年人的总体认知风格倾向于“场独立”,并且女性的独立性强于男性;(2)认知风格与生产方式及个体生活的海拔高度均密切相关;(3)认知风格成为一个地域生态和文化之间的媒介。  相似文献   

4.
认知风格与外语学习关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语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需要学生了解自身的认知风格,同时教师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然而,对学习风格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起步晚,研究少且范围窄。在对艾尔曼(Ehrman)和利物尔(Leaver)的10种认知风格类型中的学习者特征及与外语学习的关系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应用认知风格,提出了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谈认知风格在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认知风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组织和信息加工方式 ,它直接参与并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对认知风格的研究能促进“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化。通过概括英国学者拉埃丁等人发现的认知风格模型 ,着重论述针对认知风格的差异而制定的教学策略 ;并依据认知风格的心理学原理 ,阐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充分地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所谓认知风格,即学习者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瑞丁(R·Riding)等人认为认知风格类型有30多种。本文中所论及的认知风格限于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场依存性,是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在参照物或外部环境线索作指导。场独立性。是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内在参照物或内  相似文献   

7.
认知风格与教学策略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一、二十年来,国外教育心理学不仅关注教师教学风格(teachingstyles)的研究,而且针对学生存在个别差异,还特别重视学生认知风格(cognitivestyles)的研究。所谓认知风格,即学习者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不仅影响学习活动,也影响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领域,也开始把认知风格差异作为学生个别差异的重要方面加以研究,但探讨与学生认知风格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还不多,在大中小学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优劣,多是从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勤奋努力程度等方面归因,而很少考察学生的认知风…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场独立型与场依赖型这两种认知风格的特点以及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认为场独立和场依赖只不过是一个人在一定环境、一定时期所采取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倾向,而这种方式和倾向也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和转化.本文还探讨了这两种认知风格的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建议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可以对不同的学习任务采取不同的认知风格,以达到学习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认知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认知方式,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感知和思维等方面。不同的认知风格有自己的特点,既有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其独特性。对于教师来说,学习和研究认知风格理论,了解和分析自身及学生的认知风格,针对认知风格的不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认知风格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既影响个人的学习行为方式和成绩,又决定课堂教学的效率。当前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中,对学生认知风格研究的忽视或不足,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认知风格的多元化的存在,致使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活动方式,思维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要依据不同的认知风格特点,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儿童认知风格与游戏的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风格是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多年来众多研究者在不同领域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有研究探讨了学龄前儿童的认知风格与游戏之间的相关。研究表明,不同认知风格的儿童在游戏类型的选择和游戏中的人际交往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指导方式和游戏环境创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认知风格是学生个别差异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影响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师需要考察学生的认知风格差异,考虑教学策略设计与学生认知风格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蔡娇娇 《海外英语》2013,(19):114-115
认知风格是制约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从场独立和场依存认知风格的角度入手,浅析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结果表明学生的认知风格千差万别,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认知风格的开发和利用上。此外,关于认知风格的研究对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以及教师改进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是用来检验学生学习风格的量表。运用此表对某高校2008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认知风格进行了调查,以了解文理科与工科大学生在学习风格上是否有倾向性;同时访谈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根据自身学习风格所采取的学习方式以及希望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试图探讨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否能适应当今大学生的个体需求,教师该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真正与学生达成教与学的一致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认知风格是一个人在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方面一贯的加工方式的偏好。学生的认知风格一般会通过对不同学科的偏爱和自身学习风格表现出来,教师的认知风格则会体现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并且它们都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只有掌握学生认知风格和自身认知风格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途径,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是中学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今天的不少公开课却少了老一辈教育家们那种真实、朴实和扎实的课堂教学风格。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场独立和场依赖作为认知风格中最主要的一组认知方式,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帮助学生找到更好的学习策略,首先要分析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差异。对它的研究有利于帮助外语学习者认识到自身的认知风格并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应针对不同风格的学生制定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认知风格的概念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认知模式,在以往的研究中,认知风格将认知过程和人格统一起来,是一个介于智能和人格之间的心理学概念。关于认知风格的概念,国内外就有不下二三十种之多。奥尔波特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生活风格"这一概念,第一次深思熟虑地将认知风格从理论上联系起来。他认为"它是个典型的或习惯性的解决问题、思考、知觉、记忆等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唐棠 《华章》2012,(33)
阅读是二语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认知风格与语言习得关系密切,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是认知风格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为理论基础探讨学生的认知风格对英语阅读方式和教师教学的影响,从而提高学习者阅读能力,完善英语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女性地位与性别意识的关系,分析了女科学家在认知风格上与男科学家的差异不仅是由生理特征决定的,更受到性别意识的影响,女性科学家独特的认知风格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不被男科学家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