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三峡工程所在地的宜昌,不过是一个只有60万城区人口的中等城市,但拥有新闻媒体7家,其中报纸4家,电视台、电台3家。1999年2月,省记协主席周传仁在全省地市州报协作会上首先提出:要研究“宜昌新闻现象”,与会代表无不表示浓厚兴趣。1999年3月,湖北电视台对“宜昌新闻现象”作了专题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注目。人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2.
电视人赵欣     
小荣 《新闻采编》2003,(1):29-30
赵欣 ,太原电视台一位女记者 ,一位集采、编、播一体的复合型电视人 ,如今已升任为新闻频道总监。电视台创办初期入台工作 ,做电视新闻风雨兼程20年 ,凭着对新闻事业的执着追求 ,她常常奔波在太原的大街小巷 ,频频出现在电视荧屏上 ,她录制的新闻有近百条被中央台采用 ,许多条新闻获奖 ,被同行称为“获奖专业户”、“跑得最快的记者”。2001年 ,她担任总监的太原电视台新闻频道创办的《新闻快车》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 ;2002年 ,她被评为第五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一年 ,《山西日报》曾对太原电视台做过一版大篇幅报道 ,…  相似文献   

3.
卫星电视大战给地(市)县级电视台带来的问题及其对策王新红1995年底,中央电视台加密频道开通,宜昌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三峡工程所在地,在全国首批解密,加上已上卫星的部分省级台、湖北电视台以及本地三家电视台,在宜昌月前可以收看16套电视节目。据悉,还...  相似文献   

4.
今年“五一黄金周”,上饶电视台对外宣传有了重大突破。七天的时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发了五条新闻,在江西卫视新闻上稿也有较好的表现,每天保持平均两条以上的上稿量。实现了央视《新闻联播》头条宣传上饶旅游零的突破。上饶台“五一”期间对外宣传之所以能取得可喜的成绩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上饶台采编人员在对接中央台和江西台选题策划上做到了积极应对,多点布局,打了有准备之仗。节前,上饶电视台新闻采访部获悉中央台和江西台“五一黄金周”新闻策划选题后,将自己的选题反馈到省台和中央台,这些精心谋划的选题,由于主题和内容都对…  相似文献   

5.
《声屏世界》2006,(2):F0003-F0003
铅山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内设有铅山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网络分公司、广播电视稽查大队和8个乡镇广播电视工作站。近年来,局领导班子坚持把发展广播电视事业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行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000年、2003年先后获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全省一等奖;2000年获团省委授予的“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01年,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先进集体。广播电视台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每年播出自制新闻1800多条,上送中央、省、市台播出新闻300多条。一大批电视作品在省、市各种评选中获奖,为宣传铅山、展示…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初特大洪涝灾害一发生,张家港电视台就将抗洪救灾宣传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来抓,打破过去每周两档新闻的常规。从7月3日至23日连续20天播出本市《抗洪专讯》节目,共播出抗灾报道105条,有24条先后被中央台、江苏台、苏州台和上海台采用。并配发了《防患于未然》、《筑一道牢不可破  相似文献   

7.
宜昌电视观众问卷调查简析王新红1992年3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宜昌地区电视台也因此更名为宜昌电视台,担负起综合台的宣传任务。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深感办好综合台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了进一步认识电视的地位和作用,了...  相似文献   

8.
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在我们宜昌,全国人大通过三峡工程议案前后,宜昌电视台(原宜昌地区电视台)得此天时地利,围绕三峡工程组织了一次颇具声势的战役性宣传,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地对三峡工程进行了宣传报道,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本文试从我台对三峡工程的宣传实践,就战役宣传问题谈点看法。一、战役性宣传要有战略意识  相似文献   

9.
我们肥城电视台1987年12月31日正式建台开播,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抓好新闻改革,办好本县电视节目的同时,一直重视以内保外、以外促内,相得益彰。从1991年到1996年,每年都向上级台提供大量真实、生动的新闻片,在中央电视台上稿5条以上,在山东电视台上稿100条左右,在泰安电视台上搞300条左右。我们还独立采制或与中央台、省台合作采制并在上级台播出了多部专题片。特别是专题片《桃乡肥城》,1995年在美国洛杉研熊猫电视台播出后,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这些在上级台和国外播出的节目,有力地宣传了肥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  相似文献   

10.
“多用群众的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的事例,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报道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从内容到形式为我们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三贴近”指明了方向。去年,湖北电视台《湖北新闻联播》,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为突破口实施了大手术,晚间强档《新闻空间》紧随其后,以纯粹社会新闻为特色先后进行了两轮大改版,以“新闻立台”志在创全国一流的湖北电视台,做出连串反应,形成组合效应。目  相似文献   

11.
3月初内黄县宣传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中共内黄县委作出了一项决定,对在2005年新闻宣传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县委宣传部给予通报表扬。量化目标,增强了通讯员的责任感2005年初,宣传部对全县发稿任务、新闻科发稿任务、电台电视台发稿任务和乡镇局委的发稿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往年全县在市以上新闻媒体发稿700篇(条)的情况,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思想,规定了“五个一”工作目标,即在市级媒体发稿1000篇(条),在省级媒体发稿100篇(条),国家级媒体发稿10篇(条),市级一版头题10个,省级一版头题1个。并把这些任务分解到新闻科、广电局、乡镇和…  相似文献   

12.
顾光敏 《新闻窗》2010,(3):109-109
长期以来,县级电视台处于设备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困境,怎样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抓好对外宣传工作,是县级媒体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平塘电视台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多次获得黔南电视台、贵州电视台特等奖、优秀奖等奖项,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从过去每年采用一两条新闻到2008年采用21条.2009年贵州电视台用稿量更是突破50条,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3.
广电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全面改革对全国各级电视台产生了很大的撞击力。如何顺应改革,求得发展,是地市台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笔者从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办好新闻是地市台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地市台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上级指令,传递现代信息的重要使命。肩负着向省台、向中央台传送本地新人新事新现象。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宣传本地形象的重要任务。因此,地市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电视台的宣传工作,对电视新闻从形式到内容经常提出改进意见。   另一方面地市台电视新闻能够及时地反映当地老百姓关心…  相似文献   

14.
加大县级台对外宣传力度池辉源众所周知,新闻,历来是广播电视的“主角”。县级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台,在完整转播中央台、省台新闻节目的前提下,对县内担负着正确引导舆论、振奋人们精神、凝聚社会力量的任务;对县外担负着宣传本地、让人们了解本地、树立新形象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彰显公益特色,坚持新闻立台,强化栏目定位,打造精品名牌。湖北电视台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运作新闻改版,七档新闻栏目进一步明确定位,闪亮登场……”近期湖北电视台新闻改版引起了广大观众和新闻同仁的高度关注。湖北电视台的此次新闻改版,无论就其力度而言,还是就其效果而言,的确都是空前未有的。改版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八个字:“理念至上,内容为王”。 新闻栏目的改版最终就是要解决“新闻做给谁看?”、“如何去做好新闻?”这两个关键问题。这两个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内容是否有卖点,卖点是否适销对路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前提条件是一个理念问题。正如台领导所  相似文献   

16.
由湖北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起的第二届“湖北省十佳青年记者”评选活动,8月初在武昌评选揭晓。 湖北日报理论部编辑谢双林、湖北日报摄影部副主任周立新、新华社湖北分社农村部主任刘向东、湖北电视台专题部记者袁艳(女)、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主任记者黎学明、长江日报主任记者陈光、荆州电视台新闻部主任蒋经韬、襄樊晚报总编辑高翔、宜昌有线电视台编辑魏岚(女)、恩施州广播电台记  相似文献   

17.
我们长治电视台围绕党和政府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注重发挥电视宣传的优势,方方面面同唱“新闻”宣传重头戏,并以此为龙头,拓宽电视宣传的层面,加大电视宣传的力度和信息传播的密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1994年,全台在保证本地电视新闻安全正点播出的同时,积极向全省、全国宣传长治,夺得了全省地市电视台在省和中央电视台播发稿件双第一的成绩。其中,在省电视台发稿613条,  相似文献   

18.
为了防止新闻采访的盲目性、无序性,确保播出质量,万载县广播电视台从1998年4月份起,实行每周选题申报制度。每位记者每个星期必须申报两条以上新闻选题,经确认后付诸实施,提高了播出新闻的质量,在上级台用稿也大幅度增加。全台在中央台用稿近10篇,在省台用稿200多篇,在地区电视台用稿180篇,分别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万载县广播电视台是1998年4月中旬正式成立的,它由原县电视台,广播电台,有线电视台“三台合一”而咸,新闻部采编录播人员达到12人。人员多了,管理难度也加大了,新闻工作机动性大,大家很难…  相似文献   

19.
要做好电视新闻宣传,人才、设备是“硬件”,而县级台处于基层,人才、设备却是“软肋”。如何突破县级台人才与设备的“瓶颈”,挖掘新闻资源,扩大对外宣传,婺源电视台近年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坚持新闻立台,打造主流媒体,借梯上楼,进一步提升引导水平和影响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县级电视台是四级办台中最基层的宣传单位,在全国的数量也最多。作为基层政府的“喉舌”,县级电视台在报道本县各方面工作,宣传各项政策措施,推进当地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电视行业的激烈竞争的今天,县级台既要面对中央台和省市台的压力,还要努力符合观众越来越挑剔的眼光和口味,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人才资源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如何扭转县级台的这一弱势地位,值得广大电视人的重视。一、提升新闻节目的“三味”新闻节目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各级电视台要提升自身的实力就应该提高新闻节目质量,在新闻选题和制作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