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李威 《青海科技》2012,(3):99-101
有人说胆固醇多了不好,也有人说胆固醇多了能抗癌。书上说糖尿病人不能吃香蕉;但电视里又讲糖尿病人可以吃香蕉。有人说饭后不能喝水,也有人说饭后最好喝点水……科学不断进步,理论不断出新,各种养生理念近年来回颠覆,俯首皆是的养生指导,几乎使人无所适从了。养生,有这么复杂么?其实万事万物都不复杂,一个"和"字,便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人原本生活在阴阳平衡的和谐状态,人和宇宙之间,是"天人本一"的关系,但为了满足欲求,人渐渐与自然割裂,变成了"我很物质",继而"我很无奈"——我们忘记了生命的本来面目,时常违背自然规律,并且自以为是。所以,健康和快乐正离我们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2.
文摘     
正"灯红酒绿"是怎么来的?我们常常会遇到"灯红酒绿"这个词,"灯红"可以理解,而酒为什么会是绿的呢?翻开古人的作品,到处都是"酒绿"或"绿酒"的诗词。古代的酒颜色与现在完全相同,做法也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古代的酒酿得较为粗糙,甚至酒糟也没有滤出。所以,古人既说喝酒,也说吃酒,就是喝酒时连同酒糟一起吃下。"一壶浊酒喜相逢",人们把古代的酒称为"浊酒",也是这个道理。因为酒糟没有滤出,所以酒面上浮有一层淡绿色的糟沫,让美酒有了"绿酒"之称。曹植在《七启》中说:"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0,(10):75-75
亲朋好友聚会时经常要喝点酒,推杯换盏之间,总有些人酒刚一下肚脸就红了。有人认为这是不胜酒力,得悠着点喝;还有人说脸红的人"酒量大"、"代谢好",多喝几杯也没事。那么,喝酒"上脸"到底好不好呢?  相似文献   

4.
晨曦 《今日科苑》2012,(18):84-87
袁隆平: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爱好自由特长散漫"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20岁的肌肉弹性",这是袁隆平院士给自己体检的报告单,也是一份让很多人羡慕的报告单。"现在还不要我退休,我自己也不想退休,精力还充沛。"袁隆平告诉记者。那养生有什么秘诀呢?"天天打气排球,是我的必修课,这几天感冒了也打。原来游  相似文献   

5.
云无心 《科学生活》2010,(10):15-17
"食疗"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在漫长的历史中,世界各民族都形成了类似"食疗"的"养生之道"。当下,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许多打着"养生"、"食疗"旗号,号称能够"百病不生"、"多活几十年"、"彻底把健康说明白"的"传统智慧"层出不穷。健康,真的那么简单吗?"食疗",到底能有多神奇?  相似文献   

6.
百味书屋     
《科学中国人》2011,(19):69
道重精,儒重气,佛重神,精气神并重才是真养生。《张其成精气神养生法》——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内容:人,从本质上说,只有三样东西:精、气、神;养生,从根本上说,只有也只需养精、养气、养神。把握住"精气神"的养生,是最本质的、最有效的,更是最正道的  相似文献   

7.
<正>睡眠养生,是科学养生中的重要一环。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说法揭示了人与地球运动、天地运行、时空变化、自然规律关系的真知灼见。人们开展自我保健,就应顺应自然规律。而睡眠养生则是符合运行规律的一环。为此,我十分注重子午睡眠法。子,指子时,即每天晚上11点至1点。《黄帝内经》中说,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这个时辰入睡最能养阴,并且睡眠效果最好。子时也是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14,(9):60-60
<正>古语云:"诗有别裁"。其实,高寿也是有"别裁"的——每一个长寿者,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养生之道。南宋诗人陆游便是寿有别裁的典范。他一生流离颠沛,虽身逢乱世,却很注重养生,寿高达85岁,且耄耋之年依然耳清目明、身轻体健。是故,陆游晚年作诗云:"养生如艺树,培植要得宜。"陆游晚年幽居山阴鉴湖边,退归林下,悠闲自得,总结出了自己的五种养生方法。素食法"老无声色娱,戒惧在饮食。"陆游很注重饮食养生,平时多以素食为主,菜多肉少,力求  相似文献   

9.
关佳 《科学生活》2010,(10):85-87
<正>早就听上海市崇明县科协的同志说,崇明除了土特产众多之外,还是百岁老人的集聚之乡。如今谁不想长命百岁,谁不想知晓长寿老人的养生秘诀呢?最近,又听说崇明正在申报"中国长寿之乡"的称号。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我们驱车直指崇明岛。一路上,钻隧道、过大桥,汽车一直高速奔驰。想起二十多年前,要天不亮起身,从市区坐公交、登渡轮,大半天方能到南门港,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相似文献   

10.
以酒入药治疗疑难杂症古来有之,但从古至今,因酗酒成性丢掉性命乃至造成家破人亡的事例也是人皆悉知.那么,酒在多大程度上算得上人类的朋友,又大多大程度上会成为人类健康的"克星"呢?它对人体健康究竟有哪些功与过呢?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电视剧《大清盐商》的热播,不少观众对"盐"多了一分关注。盐,在中国古人眼里是无所不能的"天藏之物",不只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盐文化",而且注入了中国的基因,"炎黄子孙"与"华夏民族"的诞生和形成都与盐密切相关,果敢、礼仪的民族性质形成也与盐有关……"盐之争夺"导致炎黄合并盐有"百味之王"的美称。早在上古时期,盐是比金子还值钱的"天藏之物",可以说"得盐者得天下"。"炎黄子  相似文献   

12.
迟愿 《今日科苑》2013,(19):43-45
中国最有名的中医养生专家国医大师的养生忠告。国医大师都是寿星,平均年龄85岁,被称之为"国宝"。那么,他们有哪些长寿的秘诀呢?许多国医大师强调:最好的养生之道是,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颗平和的心。人,每做一件善事,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喜悦。而发自内心的喜悦,会使人的  相似文献   

13.
<正>"天使粒子"被发现后,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甚至有误传说它就是"准粒子"。事实上,就连科研团队本身,都未曾声称找到"马约拉纳费米子",而是将之称为"马约拉纳费米子模",一字之差,大有文章。以下援引张首晟教授发表在2017年07月27日《人民日报》22版上的署名文章,以正视听。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充满正反对立的世界:有正数必有负数,有存款必有负债,有阴必有阳,有天使也有恶魔。宇宙的最小物质组成部分——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14.
过年了,少不了要饮酒。"桌上有酒,越喝越有",即便平时不喝酒的人家,过年时也会拿出酒来,多少喝上一点。过年时喝的酒又叫"分岁酒",喝什么酒,怎么个喝法,在过去还是有一定讲究的。在汉代,人们过年时喝的是椒柏酒。据东汉人崔寔的《四民月令》,这是一种"保健酒",即用椒花和柏叶浸泡的  相似文献   

15.
<正>"以后到太空,有酒喝,有糖吃啦!"一位科学家开着玩笑说。他说这话的背景是:近年来,人们在太空先后发现了复杂的糖类和醇类(酒精是醇类的一种,化学名叫乙醇)等有机分子。其实,何止有"酒"喝,有"糖"吃,还有"肉"吃哩,因为早在近半个世纪前,人类就在太空中发现了氨基酸分子,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如果扯远去,甚至  相似文献   

16.
子曰     
正我没有读过《论语》,然而"子曰"却似乎很有魔力,一直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我。儿时在家中,爸爸会抱起我,对我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幼儿园,老师会在讲故事时教导我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奶奶家,爷爷通常会摸着我的头说:"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们总是"子曰"来"子曰"去,这让儿时的我很想搞清楚,"子曰"到底为何物。  相似文献   

17.
陈小青 《知识窗》2011,(5X):45-45
<正>有人说,未来的社会是网络的社会,只要"鼠标一点,江山即现""按钮一按,一切皆棒"。的确,网络已经走近了每一个人,走进了每一个领域,给我们带来了高科技的便捷和喜悦,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教育领域,有的人为了追赶时髦,为了追求所谓的"档次",不分青红皂白,一拥而上,大有"无多媒体不成好课"之势。因而,业内有些人士就有了疑虑:这样下去,多媒体教学会走进怎样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8.
<正>为自主创新拓展新思路为我国钛行业加注正能量不论是对国家来说,还是对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是"立身"的秘诀和发展的"利器",只有拿出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才能赢得行业话语权,才能走更得快、更远。陈国财通过多年来的科研和经营公司实践发现,在钛合金行业要想有所突破,有所作为,必须用独树一帜、经得起"实战"检验的硬邦邦产品说  相似文献   

19.
瑶医对养老养生的认识,"中道"即"中庸",也是"养生之道",就是执中守衡、盈亏平衡的意思。瑶族养生养老文化以其丰富、独特、完整内涵赢得世人的称赞,文章将从养生理论、养生技法、传统习俗及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等方面阐述瑶族养生养老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20.
<正>喝酒的效果不仅仅在于喝多少,还在于喝什么酒;此外,跟我们什么时候喝,和什么样的人一起喝,以及为什么而喝,都大有干系。逢年过节免不了喝酒。常喝酒的人都知道,喝酒大有学问。酒的效果不仅在于我们喝多少,还在于我们喝什么酒。譬如,即使从酒中摄入同样多的酒精,喝度数高的白酒跟喝度数低的啤酒,效果显然就不一样。一般来说,喝白酒更"伤身",喝了之后更好斗,更容易冲动。其实,哪怕喝的酒度数相当,不同的酒效果也两样。比方说,波旁酒和伏特加,两者度数基本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