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着很强的文学艺术。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模糊性。语文教学语言有含蓄性、暗示性、灵活性等特征,在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讲授、提问、处理偶发事件、结语、沉默等语言环节或技巧中运用模糊艺术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2.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属性,广告语体中模糊性词语随处可见.本文从广告语言实际出发,简要分析了模糊性词语在广告语体中存在的原因,阐释模糊性词语在广告语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模糊性语言及其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模糊性语言的现象:(1)语音、语调模糊性,(2)词义模糊性,(3)语法模糊性,(4)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等;探讨对模糊语言的一些翻译方法:对应法、变异法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模糊性语言语义特征(1)渐变性和亦此亦彼性;(2)不确定性;(3)相对性及在翻译中常见的现象:(1)语音、语调模糊性.(2)词义模糊性,(3)语法模糊性,(4)语用模糊性.探讨对模糊语言的一些翻译方法:对应法、变异法,省略及补充等.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模糊性不仅存在于语音、词语、句子,也存在于篇章当中。语篇的模糊性是翻译的难点。解决语篇的模糊性是翻译的目的之一,其解决的主要手段就是语境分析。  相似文献   

6.
不管是哪种语言都存在着一种基本属性即模糊性。模糊性作为人类自然语言的一种客观属性,其存在的类型多种多样,也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了英语的模糊性。本文以英语语言中的模糊性为中心,在探讨其概念、类型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模糊词语的主要因素,从而全面探讨英语的语言功能,目的在于能够有效提高英语的表达效果与准确性,实现更好的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模糊性是由语言所指范围边界的不确定和不清晰,模糊性涉及到客体、主体和符号本身三方面的关系;模糊性是主体和客体在语言中相互碰撞的结果。网络语言产生和发生于虚拟的语言环境里,网络谐音词的大量存在已经是网络用语的显著特征之一。本文把汉语谐音词按照词性的分类,联系说话者、听话者和语境三个方面来考察汉语谐音词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8.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在交际中,模糊语言是大量存在的,它能够表现语言的柔性和张力,使语言更加自然、得体,更加有效地表情达意,并能够产生其它语言结构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量词的模糊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语言的模糊性的一种表现──词类的模糊性方面,多数学者把目光集中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几种词类上,很少有人涉及量词。本文分量词的模糊性、量词的模糊性与文学描写和量词模糊度的把握三个问题,从一个新的审美角度对量词的特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根基文化与体育文化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性是体育文化起源存在的客观属性 ,它可通过中介过渡的方法来解决当前体育文化起源的悖论。文中用新石器时代的镂孔陶球为实例 ,演证了这种中介过渡 (即意识物化 )的方法 ,并提出了几点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