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前不久,杨振宁教授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提到,《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此言一出,引起极大反响。近代科学为什么没在中国产生?这一问题被称为“李约瑟难题”。许多人从思维认识或政治制度找原因,都是不够全面的。在人类社会中,经济是基础,文化科学及政治都属上层建筑,经济决定其他。我们考察科学史的重大问题,绝不能撇开这个主要因素和决定因素。科学的整体发展需要一个社会背景,没有这样一个背景,好的发明创造也会被历史埋没。近代科学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为其社会目的的,它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的各个门类较多发源于《易经》思想的沃土,而中医药科学更是继承《易经》文化学术思想体系的皎皎者。中国古代的中医药先师大多是精通《易经》的易学大师,尤以经方学派先师对常用中医药物和方剂进行过系统的精湛的易卦程序推演。中医药学之所以经历了5000年的存在并永久不衰.也正是因为它赖存于《易经》的文化底蕴。在当代医学界.柯亨方先生据此对中医药学有着前车后辙般的预见,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谈《易经》,绝大多数谈的已不是原版、原文的《易经》了。因为经过上五下千年的“演易”,后人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已成为显要。如同《红楼梦》原著与许多“红学”的图书,前者是原著,后者是“红学”论著。我们现在所说的《易经》,严格意义上不如说是“易学”。寻找《易经》的源头南怀瑾的《中国文化泛言》一书记载:《连山易》产生在伏羲时代,也有说是神农年间,又有说《连山易》出现在夏代。黄帝时代是《归藏易》,又有说《归藏易》出现在殷代。确切地说《易经》的出现是在这两部著作之后。史书上说的“易更三圣”,即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  相似文献   

4.
《周易》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元典。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是阻碍还是促进?5月13日-14日,北京周易研究会、国际理学研究所(比利时)、中国文化复兴研究院、北京大学国情中心太极文化研究所、曲阜孔子书院、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等学术机构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周易阻碍科学发展还是促进科学发展研讨会”进一步推动了新世纪这场不可避免的学术大争鸣。  相似文献   

5.
《易经》研究有新解《易经》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古今中外都有许多的科学家对其怀有浓厚的兴趣,至今仍在进行不懈的研究。《易经》“系辞”中的“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关系到八卦的产生及其功能和用途,所以,...  相似文献   

6.
《周易》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元典。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是阻碍还是促进?5月13日-14日,北京周易研究会、国际理学研究所(比利时)、中国文化复兴研究院、北京大学国情中心太极文化研究所、曲阜孔子书院、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等学术机构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周易阻碍科学发展还是促  相似文献   

7.
创新无止境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克隆技术、基因破译和知识经济的21世纪,但人类离真正掌握科学真理还有很大距离,在科学真理面前还是一个“小孩子”。且不说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尚未授与破译基因而是发现有助于理解大脑及神经功能研究的科学家,也不谈人类尚未了解意识产生及运转机制、时间本质、世界统一原理及金字塔、百慕大等自然社会之谜,还不说无法理解中国古老文化的《易经》、中医医学原理、气功和针灸,就是目前所有科学最成熟的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之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是在“相互打架”水火不容。此外,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无法…  相似文献   

8.
蒿广峰 《科教文汇》2012,(12):I0001-I0001
谦卑素来被古人推崇,被视为一种人生智慧。儒家经典《尚书·大禹谟》中有云:“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此为自然规律。作为中国五经之首和传统文化之源,有中国“圣经”之誉的《易经》中的《谦》卦亦提倡谦卑。《易经》六十四卦,只有《谦》卦下三爻吉,上三爻无不利,而且只要谦逊就能吉利,不再需要中正孚等其他条件,由此可见其对谦逊的推崇程度。  相似文献   

9.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决定把办刊方针从以科技政策内涵为主,调整为以科学文化内涵为主,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在中国,比较严肃地讨论科学文化的刊物实在是太少了,而科技政策的刊物从官方到民间,从内部到公开可谓比比皆是。以“科学的责任与道德”作为讨论科学文化的切入口,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的责任与道德已不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规范问题,而在更大程度上是社会规范和文化的最主要部分之一。正如在《科学的责任与道德──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一文中所说,“科学对人们的生活,对社会和政治的直接影响,已…  相似文献   

10.
归根清华 这首《归根》诗,是杨振宁先生的咏怀之作。 从前年开始,《世纪之约》就开始和杨先生联系.后来,我们了解到杨先生将回国定居,而清华大学也为他修建了居所。在杨先生的小院墙壁上,悬挂着一块“归根居”的木牌。在他的家里陈列着  相似文献   

11.
王飞明 《科教文汇》2011,(13):65-66
老子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所著的《道德经》是对"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的传承和发展,其中包含的很多哲理性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特别是其中有关"水"的道理对如今的大学生的为人处世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25年,在一个小孩的想像中,是多么漫长的岁月,而对我们这些“过来人”来讲,又像做梦一样快。弹指一挥间,《科学与文化》已创刊25个年头。经过风雨的洗礼,《科学与文化》终于逐渐成熟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利用STNeasy数据库,分析了从1957年到2004年9月初,被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收录冠名“农业”、“农学”或“Agricultural”的中国期刊36种变化情况的统计结果,36种期刊被CA累计收录共计7995条文摘,入选最早的期刊是《西北农学院学报》,在1957年入选CA数据库,当年被CA仅仅收录了1条。累计收录最多的期刊是台湾出版的《中国农业化学会志》,1963年入选CA数据库,累计收录1113条。《中国农业科学》累计收录810条,位于第二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位于第三名,累计收录为643条。  相似文献   

14.
1998年9月9日,我曾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题为《科学的一般概念与中国古代的“科学”》的文章,针对同年8月12日李世辉先生在此报的题为《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一文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否认中国古代有“科学”。此文发表后,又见到一些相关的讨论文章发表,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提出了形形色色的不同说法或者答案。1999年1月9日,我又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古代有无‘科学’之我见》一文,对这一问题,对各讨论者观点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至今,我仍认为后一文章中的观点是可以成立了。  我认为,这场讨…  相似文献   

15.
赵爽  周桂君 《现代情报》2023,(3):64-72+147
[目的/意义]读者评价是检验作品译介效果的重要环节,是对图书传播效果的重要考量依据。对中华哲学典籍海外读者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能了解西方读者对中华哲学典籍的接受意向、价值判断和选择偏好,有针对性地对中华文化走出去策略进行调整与优化。[方法/过程]本研究以Goodreads(好读)网关于《易经》英译本的读者在线评论为例,使用BERTopic模型进行主题提取,选取Python自带的TextBlob库对句子和词语进行情感极性分析,综合分析影响读者评价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分析发现,中华哲学典籍海外读者评价的影响因素有:译者的翻译经历和学术积累,译本的封面设计等副文本元素,名人序言的助推影响。此外,中国古代哲学典籍的汉语文本特征为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语篇结构安排给读者阅读带来困扰。因此,通过翻译传播中华文化不仅要从语言层面和文化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更应该综合考虑海外读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6.
《史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鲁迅先生曾称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指出司马迁在写史著时并“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这确为不刊之论。《史记》对后世的影响,绝不仅仅囿于史学领域,它几乎可以说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每一角落。  相似文献   

17.
高校英语教育实则是英美国家向中国传递文化讯息的过程,同时也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反向传播.一直以来,欧美等国家对中国文化造成强烈冲击,成为阻碍中华民族在文化复兴道路上的绊脚石.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日益突出,中华文化复兴已是大势所趋,高校英语教育发展中的中国文化认同日益成为全球文化潮流,高校英语教育在全球文化传播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由赵海燕编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高校英语教育变迁与中华文化复兴》一书,主要围绕高校英语教育应当以中国文化为主还是以其他文化为主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文化触变的解读,运用文化触变论,探讨了英语教育是否应该只作为单一的语言技术学习而忽略对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阅读此书,广大读者可更加了解英语在传播中华文化中如何运用,同时更加明白不仅仅是英美新教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渗透,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反向传播.  相似文献   

18.
香港新文学的拓荒与萌芽香港虽然于1842年被割让成为英国殖民地,但它与内地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中华文化在香港有着深厚的根基。香港的新文学(白话文学)就是在内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推动和影响下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的“五四”新文学对香港文学即产生过极大影响。鲁迅于1927年应邀到香港基督教青年会礼堂作了《无声的中国》和《老调子已经唱完》两次讲演。那时,香港的文坛十分冷落沉寂,但鲁迅却表示相信,将来的香港是不会成为文化上的“沙漠之区”的,他说:“就是沙漠也不要紧的,沙漠也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科技与社会经济互动关系的文化透视──评《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马佰莲,马来平正如著名科学史家杜石然先生所说,“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是当今东西方汉学家兴趣较为集中的热点之一。”(郭金彬:《中国传统思想史论》,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1页)早在...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数千年惠及吾国吾民。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不渝,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并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基本国策。但如何科学和客观地判断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是件不容易的事,文化、政策以及社会大环境都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