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近年来,批评家经常从生态女权主义批评的视角解读萨拉·奥恩·朱厄特的小说,尤其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白苍鹭》,认为小说中所展示的乡村与城市、田园与工业、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对立主题使它成为一篇理想的生态女权主义作品。然而通过对《白苍鹭》以及作家其他小说从作家暧昧的语言叙述策略、人物社会性别角色的互换以及大自然中动植物的象征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朱厄特小说中蕴含的城市和乡村、自然与人类以及女性和男性个体差异之间是相互依赖、彼此相融而存的关系,与当代生态女权主义所强调的联系性的观点相暗合,远远超出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态女权主义的本质主义狭隘性。  相似文献   

2.
《作女》是一部糅合了多种审美旨趣的作品,既通过对诸多社会时尚和有别于传统的性观念的描写营造了浓厚的大众审美趣味,又通过获得了物质和性的双重自由的女性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折射出女权主义思想,同时,小说还表现了对人的生存关怀的意图,关于人的存在本质、自由、生活意义等的思考逐渐接近了存在主义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3.
妇女问题总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国际妇女运动随女权主义思潮和女权主义运动而产生和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思潮和女权主义运动是以资本主义获得一定发展为条件的,在其演进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并极具变革性。国际妇女运动和女权主义思潮凸显了人类社会追求社会公平公正的轨迹,为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治理问题注人了鲜活的内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启示。当代女权主义政治倾向的温和性趋势,深刻地折射出现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霍桑的女权主义思想在海丝特·白兰个性上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评论界把女权主义思想定义为妇女对自身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追求,而对女性自我保障、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意识强调甚少。实际上,霍桑的早期女权主义思想主要是从海丝特·白兰的自我保障意识上得以体现的。  相似文献   

5.
伍尔芙作为20世纪初英国伟大的文学家和女权主义批评家,用女权主义视角审视了父权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文学状况,创立了女权主义理论,丰富了世界文学理论的内容。伍尔芙的女权主义思想包括女权主义战争观、女权主义经济观和女权主义文学观.我们在战争与政治、战争与文化、战争与性别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阐述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战争与文化的关系,战争与性别的关系,落脚点在于论述伍尔芙关于妇女同战争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态女权主义从坚持西方文化中对女性压迫和自然压迫之间的联系入手,进而挑战一切统治关系,并致力于根除二元思维方式和价值等级制度观念,反对那些能够导致剥削、统治、攻击性的价值观,旨在建立一个人与自然互蕴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生态女权主义的这一深刻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实现人类文明合理的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气息与声带对抗失衡的原因及其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是声、气的合理对抗。而这种对抗的失衡,则表现为一部分是声、气无法对抗或对抗不力造成声音的空、虚;一部分是声、气对抗过度,造成声音的挤卡,气息不畅等,难以表现出歌者应有的音质和潜力。一、过分强调咬字所造成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唱民歌的女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过分强调咬字,动作极为夸张,有时让人觉得嘴唇似乎才是发声器官。这种问题造成声音的浅、白现象。歌唱需要清晰的咬字,但同时也需要其他部分的合理配合,如声带恰当的挡气,共鸣腔合理的运用等,这样才能使微小的基音得以扩大,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两部西方女权主义电影文本《钢琴课》和《女钢琴师》的比较分析,探寻了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心路历程。在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中,艺术给女性带上“性面具”。使她们兼具坚硬与颓废的双性气质。女性身体沦为满足男性视觉愉悦的客体,女性主体意识进一步迷失。对性与自然的违逆,必将使女权主义处于更大的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9.
理想是人生的目标预期,个性化理想教育是适应大众的公民理想教育。构建个性化理想教育模式,必须坚持以职业为基础,以责任为核心,以层次为区分,以成长为目标。同时强调理想的务实性,突出理想的奉献精神,坚持理想的差异性和成长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19世纪女权主义的历史语境,运用20世纪新兴文艺批评方法,从对红字A的理解和海丝特人物形象分析入手,通过阐述海丝特对话语权的争取,以及其思想上、经济上和行为上的独立追求,从而对霍桑的女权主义理想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1.
现代的女性学把男女关系理解为相互对立和竞争的关系,试图通过竞争达到跟男性完全平等的地位,如在诸多稀少资源的分配中获得平等的机遇和利益。这样,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得到了提高,但女性的生活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说明女性学在现代并未构建出男女关系的理想模式,而是陷入到了一种困境之中。而庄子的平等思想为女性学的发展提供了出路。根据庄子的思想体系,男女本来就是平等和有机统一的,男女之间可以通过交互作用和协调达到理想状态。从统一体世界观的角度看,人与宇宙万物是有机统一的,而且任何一个事物都不能脱离对立面而存在,因而在男女的相互关系中,男性的存在是女性存在的根据,而女性的存在也是男性存在的根据。万物的生生不息根源于阴阳的相互交融,而人类的繁荣则根源于男女的感应和相爱。庄子的平等理论为新的男女平等观提供了思想基础,为更人性化的女性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视点。  相似文献   

12.
当其女性意识到自身异化,决心与这种异化作抗争时,往往会感到都市男性本位文化对她的压制。当其在处理自身欲望需求与女性主义理想之间坠入一种两难困境、在最初的抗争中遍体鳞伤后,她们选择了流浪。  相似文献   

13.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中的地位都是卑下的。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对《喜福会》与《灶神之妻》中母亲形象进行解读,说明男权社会是造成女性次等地位的原因,揭露中国传统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以及女性的觉醒与反抗,说明女性只有谋求自身的解放,才能达到男女之平等。  相似文献   

14.
The equality‐difference antinomy found in pedagogy today cannot be resolved within the neuter/masculine logic of pedagogic discourse and political theories of education, if by difference we mean sexual difference. This antinomy will be resolved by the historical realisation of a ‘sexualised’ order, that is, by splitting into two the subject that possesses and transmits knowledge, that educates and theorises on education (bi‐sexualisation of the pedagogic logos). The pedagogic ideal of universality can take on substance only if it becomes twofold. Societies in which emancipation and equal opportunities policies are highly developed allow the fulfilment of women as (neuter?) human beings, but they minimise or cancel the fact that these beings belong to the female gender. It is time we freed ourselves from subjection to the male subject's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practices, which refer back to a patriarchal genealogy centred on the father‐son couple, and that take and rely on women as the sources of authority for our educational activity and for our work of conceptualising the principles and forms of this activity. We should (re)construct a female genealogy centred on the symbolic mother‐daughter couple, which has been cancelled by patriarchal culture. We need a female gender ‘transcendence’, so that the measure of our improvement as human beings will not be the male, but a female source of values.  相似文献   

15.
李姝颖 《海外英语》2014,(3):172-173
Zhang Ailin created so many various kinds of female charaters in her novels;females who own distinct characters and identities just have similar fates and struggles.This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the similar fates and struggles of two heroines with different identities in the same social background by analysing the novel Gimmal and Crumbs of Agalloch Eaglewood-the First Incense Burner from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相似文献   

16.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前提。认识矛盾的目的在于解决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因而,只有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活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保证,是毛泽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女性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并已经成为翻译的跨学科研究中日益重要的课题。女性主义翻译观不仅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并引发了翻译观念和翻译思想上的一场革命,女性主义翻译观强调性别意识,为人们能重新审视传统翻译理论中所存在的不合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批评是以性别为标记、以女性为主体、以性别话语为特征而区别于其他批评流派的批评方法。经历了平等、差异、双性共体等三个阶段,并形成了自身的方法论原则,而“双性共体”是女性主义批评解决文学中两性关系、人类未来形象等问题的最终趋势。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启示女性主义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根源上分析女性受压迫问题。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将性别纳入阶级的概念进行分析,认为只有把私有制的阶级和男性统治的父权制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女性解放问题的根源。女性主义把妇女问题从社会经济领域转向广义的生理、意识和化领域。女性主义所揭示的是,女性在资本主义与男性中心主义的共同建构的化中受压迫。由此,女性主义提出重构道德价值体系和重建道德内容与道德理论范型。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批评派别和方法。表现出对大众传媒中性别歧视的批判态度。关怀伦理注重人的关系性、情感性等特征,与普遍伦理原则有着重要区别。在男权文化中心的大背景下,提倡在新闻报道中引入作为女性主义伦理核心的关怀伦理学概念,研究关怀伦理在女性报道中的应用及其价值,从关怀伦理的角度来探讨女性媒介形象,将有助于女性报道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对于新闻报道整体和新闻伦理的发展及研究也具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