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画是普通高师美术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美学思想、艺术规律认识的同时掌握基本笔墨技法,推进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而目前的中国画教学则是以西方写实主义的素描造型的教学模式为主,造成了人们崇尚西方文化的社会氛围和艺术审美标准,对于中国画专业学生影响的不仅是技巧,更是对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的信心。中国画传统的师徒传承制和画院,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中国画作为国粹的文化载体在当前的高师教学中面临窘境,研究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是对现代的中国画教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今地方师范大学中,中国画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普遍比较欠缺,不利于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中国画因其本身丰厚的文化底蕴,提供了许多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契机。中国画教学中的临摹课、写生课、创作课,都应注意具体技法与文化思想的紧密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细节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使中国画的技法传授进入到文化传承的大范畴中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继承和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融会了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其独特的审美风格与艺术表现形式为现代设计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高职设计专业中国画教学可丰富学生的设计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修养和内涵,也是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元,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世界文化的一元,面对今天的中国画发展,从其教育来看.青年教师应该以怎样的思维观念切入当代中国画的教学,笔者从社会时代文化背景与中国画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对中国画教学的核心范畴、中国画教学对待与选择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比较,进而得出中国画教学和谐思维导向性的体系建构。使之对当代中国画教学新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画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培养中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丰富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且运用笔墨语言传情达意,还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画的历史特点及其价值,初中美术国画教学培养中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一种绘画形式,但随着影视动漫、计算机绘画的兴起,传统的绘画艺术不断萎缩,中国画教学也存在诸多危机。师范类院校对中国画专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降低;教学手段及思路较少考虑到中国画自身的发展规律,基本沿袭西方教学方式;学生对传统的理解越来越少,很少体悟"传统到生活"的中国画系统化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精华,目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美术专业都设有中国画专业,相比较其他美术专业而言,中国画专业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相对陈旧、落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改变这种现状的途径首先是有关领导和教师要认识到当前中国画教学的弊端,深刻领会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掌握世界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切实有效地对当前的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8.
赵丽华 《考试周刊》2010,(35):39-40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各艺术品类异彩纷呈,灿若星河,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庞大阵容,中国画是其中一颗光华璀璨的珍珠。在中国画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的传承,是每个中国画教师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中国画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中国画家需要过硬的技术本领、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和多方面的文化素养.高校中国画教学担当着很重要的培养人和创造人的任务.文章从完善高校配套教学设施、合理化安排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等几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措施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中国画艺术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传统中国画艺术教育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高等院校绘画艺术专业纷纷设立中国画课程,社会上也出现了许多中国画教育培训工作室机构。对绘画艺术教育发展而言,重视传统中国画教育既意味着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的传承,也意味着创新与发展。当今时代,传统中国画教育需要融入现代化元素,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艺术教育需求。  相似文献   

11.
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特征及其深藏背后的民族文化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传统绘画是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明显区别于其它画种的、有强烈个性特征的独立画种。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对中国绘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三方面内容与中国文化紧密结合的阐述,说明了中国文化是中国绘画的基础和肥沃土壤,同时又着重通过对中国画语言特质的理解,进一步阐明要正确把握中国画的文化精神,必须从中国文化中寻找中国绘画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时,既具备强烈的主体性、民族性,又具有兼容性,具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油画作为舶来物,在中国仍然还只是一门正在成长中的艺术,只有不断地挖掘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并进一步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创新,中国油画才能进入硕果累累的季节。  相似文献   

13.
油画传入中国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西方传统的绘画艺术,具有材料工艺不同和造型技术新颖等特点,在与中国文化交融和碰撞中得到了发展。许多著名油画家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油画民族化的问题,并且有一大批的优秀油画作品出现,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面貌与绘画风格。本文就基于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油画创作进行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校中国画传统教学存在着很大的被动性。其原因:一是学生中国画基础差,二是认识上存在误区。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必须加强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是提高对传统国画的认识,加强传统技法的训练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安于此岸、缺乏终极超越,这使得山水画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觉呈现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山水画中的观物方式、笔墨情趣和艺术理想这三者彼此相连,在显现山水画艺术本身所禀赋的特征之余,也显现出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实质背景下,山水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必然浸润上中国文化浓厚的世俗气息。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文人画,比一般的绘画形式具有更多的文化性。其发展历程中,除受儒释的思想影响外,还诠释着道家思想的精髓。中国印章艺术,本就承载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具体到文人钤于画作之上,或署名或用来抒发志趣与情怀的印章,与文人画更是相得益彰,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印画结合所特有的审美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和西方,历代都有关于诗画优劣的争论。在西方,诗画孰优孰劣,两派各执一端,势均力敌,但在中国传统诗画理论中,"诗优画劣论"一直占绝对优势。从顾恺之最早注意到绘画的缺陷开始,"诗近全能/画有局限"的观念始终盘踞在人们的脑海中,诗画的高下优劣之争出现了"一边倒"的异常局面。邵雍的两首议论诗为我们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根源,即中国文化的独特模式。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并与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诗书画印的结合 ,使中国画具有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特色 ,并形成了一种完美的程式 ,而且不断地发展着 ,丰富着。作为研习中国绘画的当代人 ,要继承传统 ,不断推陈出新 ,使中国绘画更加光辉灿烂 ,为中国为世界画坛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绘画与文字的结合源远流长,并最终产生了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具特色的中国画题款艺术。然而随着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解构,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当代中国画题款艺术日渐式微,虽然作为构成文人画完整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始终在画面里保有一席之地,但无论形式或内容都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求适应当代文化语境的转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