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世纪末,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猜想,落体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张锦科 《物理教师》2011,32(3):25-26
1问题的提出 新教材中增加的一节内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有这样一段话:伽利略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但是,速度是怎样均匀变化呢?一种是对时间的均匀变化,即与t成正比;另一种是对位移的均匀变化,即与x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贵刊2007年第12期刊登的张连之老师的《解读伽俐略“荒谬的结论”》一文,对是否存在口。∝x的运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文提及教材介绍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不过,速度怎样变化才算是“均匀”呢?伽利略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u与t成正比,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u与x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伽利略发现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否定了亚里士多德对于落体运动的解释。本文阐述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探索过程,总结了伽利略在自由落体运动探索过程中的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新增的一节内容,也是新教材鲜明特点的一节内容.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注意到,教材中有这样一段介绍:教材讲到伽利略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不过,速度怎样变化才算是“均匀”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 v 与 t 成正比,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 v 与 x 成正比(这里的x表示位移).课本第49面讲到:“后来发现,如果 v与 x 成正比,将会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伽利略是怎样推导的?其结果又是什么呢?教材并没有直接说明.这引起了我们热烈的讨论和探究.  相似文献   

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新增的一节内容,也是新教材鲜明特点的一节内容。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注意到,教材中有这样一段介绍:教材讲到伽利略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不过,速度怎样变化才算是“均匀”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可与t成正比,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可与z成正比(这里的z表示位移)。课本第49面讲到:“后来发现,如果可与x成正比,将会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伽利略是怎样推导的?其结果又是什么呢?教材并没有直接说明。这引起了我们热烈的讨论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目前有关文献大多数都采用下述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是大学和中学物理课本都采用的定义。但《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351页则将自由落体运动定义为“阻力可以忽略的落体运动”,350页则将落体运动定义为“物体在地球重力和介质(水、空气等)阻力作用下,无初速地沿铅垂线降落的运动”。我们将该书的这两个定义综合归纳在一起,就可以得到: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无初速地沿铅垂线降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现在我们面对自由落体运动的两种定义,究其两者的…  相似文献   

8.
<正>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曾设想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应该是均匀变化的。描述运动的物理量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位移,那么速度随哪个物理量均匀变化才算呢?后来伽利略把加速度定义为a=dv/dt,认为a不变的运动是匀变速,即v与t成正比。而将另一种均匀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世界上最古老、最简单的课题莫过于运动问题.但司空见惯的落体运动,人们对它的认识却经历了两千年之久.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探究蕴藏着厚重的思想精髓,如何发挥史实素材的育人功能,五种版本的教科书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进行了不同的处理.一、编排位置的比较五种版本教科书编排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置主要有三种.粤教版、人教版、沪科教版和山东科技版教材均将自由落体运动内容编排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一章  相似文献   

10.
贵刊2007年第12期刊登的张连之老师的<解读伽俐略"荒谬的结论">一文,对是否存在v∝ x的运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该文提及教材介绍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不过,速度怎样变化才算是"均匀"呢?伽利略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t成正比,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x成正比".教材必修1(2004年第1版)提到伽俐略"后来发现,如果v与x正比,将会推导出荒谬的结论".但究竟得出什么样的"荒谬的结论"?张老师提出用x-v图像来说明.该文提出,用纵坐标表示位移x,横坐标表示速度v.如果v ∝ x,则图像应该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并且认为图像中斜率表示时间t的大小,而从图1可以看出斜率k是一个常数,即时间是"凝固的,永恒不变的",这显然是荒谬的.  相似文献   

11.
陈信余 《物理教学》2020,(5):42-44,48
新旧课标中“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要求和标准不同;新课标对内容要求进行调整的目的,是希望高中物理教学,要选取物理学史上在认识自然过程中,经典的、已取得成功的案例或素材来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落实核心素养;从三个方面来把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内容要求:一是从常见的落体运动中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二是利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发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三是会使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相对于地球参考系自由落体运动微分方程的精确解,指出落体除了偏东外,还要偏南(在北半球),并在二级近似的情况下,求出了偏南量的具体数值.  相似文献   

13.
空气阻力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通过对雨滴下落和跳伞运动两个实例的分析,建立了空气阻力对自由落体运动影响的理论模型。阐释了落体具有收尾速度的必然性,得出了速度方程和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50%以上的省份都在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物理救科书,该版敦科书对物理学史上关于落体运动的问题分析.从以前不被人们重视的“阅读材料”调整为独立的一节必修1第6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体现了教科书编写者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视.众所周知,落体运动因其复杂性曾经在历史上众说纷纭.直至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1564-l642年)通过斜面实验和缜密的逻辑推导澄清了人们的落体观念.  相似文献   

15.
1问题的提出近代力学创始人伽利略相信,自然界是简单的,自然界的规律也是简单的.他从这个信念出发,猜想落体也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均匀”呢?  相似文献   

16.
一堂好的物理课,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能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科学方法以及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最近,有机会听了江苏省苏州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吴保让同志的一堂课,确实得益非浅,启示很多。这堂课可说真正达到了知识、能力双丰收的效果。为此吴老师在教学中至少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一开始,吴老师不是“填鸭式”地引入课题(自由落体运动)或是按常规地从复习提问匀变速运动的公式是什么?(这是上一节课的内容)而是象谈家常地讲:“昨天下雨,雨滴子下落的运动就是一种落体运动,还有在建筑工地上打桩用的夯被举高后,让它自然落下来,这也是一种落体运动。”紧接着提问:“这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落体运动究竟是  相似文献   

17.
1教材分析落体运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自由落体运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实质上是寻找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位移、速度、时间、加速度等)之间的关系,《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试行)》要求学生能从图像和公式两个角度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沪科版教材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即先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再推广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1 教材分析 落体运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自由落体运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实质上是寻找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位移、速度、时间、加速度等)之间的关系,<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试行)>要求学生能从图像和公式两个角度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沪科版教材采用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即先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再推广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从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常见的对比演示实验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从课程要求的角度谈谈个人的观点,进而针对落体运动的一些错误认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根据教师和学生已有知识的不同层次用不同方法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闪光照相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现用高中物理课本在讲述自由落体运动,平抛物体的运动和动量的变化等内容时,都采用了闪光照相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现用高中物理课本在讲述自由落体运动,平抛物体的运动和动量的变化等内容时,都采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