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化学实验中的某些被误读的实验现象进行辨析,如:将铁片插入稀硫酸中表面变黑误认为是金属中的碳露出;铜与浓硫酸共热反应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误认为是CuO;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加热时生成的浅蓝色沉淀误认为是Cu(OH)2;配"新制FeSO4溶液"时将试剂溶于稀硫酸中误认为是防止Fe2+水解;淀粉水解碱化后加碘水未变蓝误认为是淀粉水解完全了。  相似文献   

2.
题1 向100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只有号的Br一被氧化成溴单质.求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似文献   

3.
题目 向100mL的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3.36L,全部被还原,则溶液中c(Br^-)=c(Cl^-),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相似文献   

4.
一、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例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Fe3 Fe=2Fe2 B.过量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2Fe2 2Br- 2Cl2=2Fe3 Br2 4Cl-C.将铁片投入稀硫酸中:2Fe 6H =2Fe3 3H2↑D.Fe(OH)3溶于稀硝酸中:Fe(OH)3 3H =Fe3 3H2O解析:A项的离子方程式违反了等号两端电荷守恒的原则,因此该式并没有配平,应为:2Fe3 Fe=3Fe2 ;B项过量的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会使Fe2 与Br-全部氧化,在此离子方程式中,Fe2 与Br-的个数比应维持原物质中的1∶2的比例才正确,该离子方程式应为:2Fe2 4Br- 3Cl2=2Fe3 2Br2 6Cl-;C项铁片投入稀硫酸中,是Fe被H 氧化,其氧化产物应为Fe2 ,不应是Fe3 ,该离子方程式应为:Fe 2H =Fe2 H2↑。答案:D二、铁与铁的化合物的性质例2.某溶液中含有NH 4、Mg2 、Fe2 和Al3 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有A.NH 4B.Mg2 C.Fe2 D...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探究题是近年高考化学每年必考的特色试题之一。通过化学实验探究,学生可以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例如,在复习到"离子反应"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布置了一道关于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题目:向FeBr2溶液中逐滴加入新制的氯水,请写出下列几种不同情况下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6.
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氯气的量不同会引起产物不同,以此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及离子反应的定量计算等知识,因此倍受青睐,下面就将近几年FeBr2与Cl2反应高考试题加以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用苯与液溴并加入少量铁屑制取溴苯。这个实验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1.制溴苯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入少量铁屑呢?因为苯分子的结构稳定,它在一般情况下,与溴不发生反应,但当有催  相似文献   

8.
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氯气的量不同会引起产物不同。以此知识点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能很好地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溶液中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及离子反应的定量计算等知识,因此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9.
一、可溶性镁盐与碱金属碳酸盐的反应产物 在氯化镁或硫酸镁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或碳酸钠溶液并加热时,反应产物是碱式碳酸镁。而在某些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书或高中化学试题中却往往误认为是碳酸镁或氢氧化镁沉淀。 关于碱式碳酸镁的组成,众说纷纭,这可能是形成沉淀时溶液的组成和温度不同所造  相似文献   

10.
卤素间置换反应的教学常以两个化学实验为引子展开,具体做法如下。实验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Br溶液,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实验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 KI溶液,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实验现象见表1。表1氯水和碘化钾以及溴化钾溶液反应现象实验操作2~3ml 0.1mol/L KBr溶液2~3ml0.1mol/L KI溶液说明实验前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溶液无色滴加少量新  相似文献   

11.
在溴苯的制备实验中 ,许多教学工作者作出了大量的研究 ,在改进实验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笔者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做了装置和方法的改进 ,能够有效控制反应速度 ,能证明催化剂本身是溴化铁 (FeBr3 ) ,有效地检验溴化氢 ,并消除对环境的污染。a .实验装置 :如图 1所示。图 1 溴苯制备实验装置  1 .具支试管  2 .洗气瓶  3 .锥形瓶  4 .胶头滴管  5.铁丝 ( 2~ 3cm细铁丝 ,系在粗铁丝上 )  b .实验步骤 :在具支试管中先加 2mL苯 ,用注射器吸取 0 .4mL液溴 ,通过胶头滴管加入到具支试管中 ,将铁丝束插入反应液 ;开始…  相似文献   

12.
在亚硫酸盐溶液中,加入含 Ba2~(2+)离子的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即生成了难溶于水的亚硫酸钡沉淀。如果在该体系中再加入盐酸,沉淀会消失;如果改为加硝酸,则沉淀就不会消失。学生对此现象误认为是亚硫酸钡沉淀“不溶解”于硝酸。为此,教师在解释这实验现象时,有必要向学生指出,亚硫酸钡沉淀在溶解于硝酸的同时,亚硫酸根离子被硝酸氧化成丁硫酸根离子,正因为能溶于酸的亚硫酸钡转化成了不溶解于硝酸的硫酸钡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要将某种溶液进行酸化,所谓酸化就是在某种溶液中加入一种酸溶液使其呈酸性.不同溶液的酸化目的不同,对于所加什么酸也是有所选择的.在中学化学实验里,大致有3类实验要进行溶液的酸化.  相似文献   

14.
陈俊来 《甘肃教育》2008,(17):60-60
一、量确定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通过计算书写 例1 向100ml 0.1mol/L的FeBr2溶液中通人0.025mol Cl2,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相似文献   

15.
向碘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蓝色会褪去吗?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笔者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3~4毫升淀粉溶液,滴入2~3滴碘水,并振荡,溶液变蓝,再加入约3毫升四氯化碳,充分振荡,液体分层,上层呈蓝色,下层呈无色.[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1毫升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再加入3毫升淀粉溶液,充分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上层呈蓝色,下层几乎为无色.以上实验事实充分说明:碘不能从淀粉溶液中被四氯化碳苹取出来,相反,淀粉溶液却能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把碘“夺取”出来.因此,长期以来被许多人所承认的那种…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91页有关淀粉水解的实验为: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mL20%的H_2SO_4溶液,在试管2里加人4mL水,都加热3-4min。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的H_2SO_4溶液,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在试管2和试管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无银镜出现。笔者认为该实验有以下瑕疵: (1)就试管3的后续实验而言,中和试管1里的H_2SO_4时,加入NaOH溶液要适量,使水解后的溶液呈中  相似文献   

17.
二、实验步骤: 1.在Ⅰ中加入20ml 0.2mol FeSO_4溶液,2克还原铁粉,5ml 3mol H_2SO_4溶液;在Ⅱ中加入20ml 20%的NaOH溶液。  相似文献   

18.
实验步骤 1.于试管(或其它器皿)中,加入2~3ml无色的H_2O_2溶液。观察溶液无气体放出。 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橙红色K_2Cr_2O_7少量固体或3~5滴溶液。观察到溶液呈橙红色。  相似文献   

19.
【实验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15页【实验1-2】(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CuSO_4溶液,再加入少量NaCl溶液,观察有无变化。(2)在另一支试管里加入5mL CuSO_4溶液,再加入5mL BaCl_2溶液,过滤。观察沉淀和滤液的颜色。(3)在第三支试  相似文献   

20.
在判断离子存在时 ,一般是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但有的题不但要根据实验现象 ,也要根据题中数据 ,二者结合 ,方能正确地判断出肯定存在的离子 .例 1 某溶液中只可能存在K 、NH 4、SO2 -4 、CO2 -3 、NO-3 离子中的几种 (不考虑溶液中较少的H 和OH-) .取 30 0mL该溶液 ,分为等体积的 3等份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 1 :向第 1份中加足量的烧碱并加热 ,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 4 48mL .实验 2 :向第 2份中加足量的BaCl2 溶液 ,所得的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干燥 ,称量为4 .30g .实验 3:向第 3份中加入足量的HCl溶液 ,再加入足量的BaCl2 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