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教授《童趣》一时,有位同学在译中用了“一头”这个数量词来限制癞蛤蟆,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性急的同学已来不及举手就急吼吼地嚷道:“是‘只’。”我刚想纠正,但转念一想,不妨倾听一下他的看法,就问道:“用‘头’有什么道理吗?”这位同学涨红着脸辩解道:“人家作神游其中.以丛草为  相似文献   

2.
快乐大本营     
QQ语言小平刚从电脑室回到教室, 就问我:“‘MM’(妹妹)是什么意思?”“就是‘妈妈’”。“那什么是‘PP(漂漂,即漂亮)MM’?”我说:“PPMM就是‘婆婆妈妈’。”小平恍然大悟道:“今天有人问我是婆婆妈妈吗?我说不是。他又问是妈妈吗?我说不是。然后他说了声爸爸(88)就走了……”  相似文献   

3.
讲读完省编小学语文第九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以后,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请提出来。”一个同学说:“课文中‘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这句中‘蹲着’、‘半跪着’的各是谁呢?我不知道。”他提出这个问题后,我请同学们回答。一个同学说:“这个问题还不好回答?不管是谁‘蹲着’、‘半跪着’都行。”另一个同学说:“本文是作者的回忆。因时间长了,作者记不清楚了,所以就没有交代是谁?”很明显,这两种回答都  相似文献   

4.
“老师!我这个空明明填对了,你为啥打个问号?”调皮的李刚举手大叫道,脸涨得通红。周围的同学一下子把目光都投向了他。“是吗?我来看一下……”我吃惊地看了看他的试卷。“不对。应填为‘长’,你查一下……”我的话音未落,学习委员也举起了手:“老师,我也认为是‘万古常青’!我刚查了《新华字典》,看,这里还有词组‘常青树’……”我一下愣住了,一时还真想不出更好的理由来证明“长”是对的,“常”是错的,心想:不会全部试卷都批改错了吧?那可就太没面子了。我灵机一动:“还有谁知道这个空应填‘常’还是‘长’?大家都可以发言。”这下学生…  相似文献   

5.
“你究竟要‘奏’什么?”一位老师问。他看完((作文大王》2001年第1期《日记惹出的风波》,来编辑部和我探讨。“《大王四重奏》这个栏目,其实是同题作文的展示……”我抬起头说。这位老师说:“我有两个疑惑,先说第一个吧:那篇《儿子的日记》写小米讨厌写日记,算是好作文吗?”  相似文献   

6.
一次语文课上,一开讲我便信手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我家的小院,并让学生一齐把课题读一遍。这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您把课题中的‘园’写成‘院’了。”我疑惑地看了那位学生一眼,低下头看了一下课本,呀,确实是“我家的小园”!于是,我马上把“院”改成了“园”。这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里闪过:这里为什么要用“园”而不用“院”呢?“园”与“院”有什么不同呢?何不趁此机会让同学们探究一番呢!于是,我对大家说:“这位同学观察真仔细,老师要谢谢他。可大家是否想过这里用‘院’可以吗?‘园’与‘院’到底有…  相似文献   

7.
爆笑校园     
区别生物课上老师提问: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区别?”张三回答:青蛙是保守派,坐井观天;而癞蛤蟆是革新派,想吃天鹅肉。”分担痛苦老师问学生:“怎么解释‘与人分担痛苦,会使痛苦减半’呢?”小伦回答说:“如果我爸爸揍我,我就揍他的猫!”长相老师布置了一道题:请用四个字概括自己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情绪》时,我顺手从一位学生的桌上拿起一支喝了大半的矿泉水,问:“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瓶中所装的水?”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瓶里装着小半瓶水。”“瓶里装着水。”“瓶里只有小半瓶水。”“瓶里还有小半瓶水。”接着我请学生点评一下,此时教室却静了下来,无人举手。我把“只有”和“还有”写在黑板上,“现在,发现了什么没有?”我问。终于,一位男生发言了:“我认为他们都说出了瓶中有水的意思。”“还有吗?”他摇摇头。“大家觉得他的话对吗?”“对!”学生们齐声答道。“那么,回答得好不好呢?”他们又沉默了。我在“只”和“还”下面加了黄色的着重号。“请大家再仔细想想,有没有新发现?”又一位男生举手了。“‘只有’和‘还有’是有区别的,‘只有’的感觉比‘还有’要少。”“你说得很好,那么请你结合本课内容用另一句话来表达一下,我相信你能说好的,也请其他同学想一想。”他低头看了一下书后,轻声地说:“‘只有’好像有点悲观,而‘还有’则很乐观。”我请他再大声地重复了一遍。问:“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这次我也在喊,倒让这位男生显得不好意思了。“既然大家都说好,那么好在哪里呢?”思维的大门一旦打开,学生们又兴奋起来。我选择最先举手的一...  相似文献   

9.
我班有一小子,姓锅名巴。他经常想一些古里古怪的问题来整我,弄得我好没面子。我苦思了一个星期,终于想出了“致命三连击”来反击。一“锅巴,你不是说自己聪明过人吗?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呀!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难倒我的。”“既然如此,我问你,什么动物最爱问‘为什么’?”锅巴想了许久,答了个“不知道”。我眉开眼笑地说:“连这个都不知道?看你可怜,告诉你吧,是猪。”锅巴愣了一下,问:“为什么?”周围的同学一阵哄笑,他却一脸茫然:“笑什么笑,这叫不懂就问。”“猪最爱问‘为什么’!”不知哪位同学叫道。锅巴…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毕业班里,有位同学叫“新作文”,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今天各大媒体都来采访这位同学了。一大早,“新作文”家的大门就被堵得水泄不通,一大群记者正在询问“新作文”写作成功的秘密。“新作文”早饭都没吃完,就遭受到了这连珠炮似的发问,很无奈,但他也不好拒绝记者,只得放“虎”进门了。“‘新作文’,请问你的文章为何写得如此动人?”“‘新作文’,你对写文章有什么体会,能讲讲吗?”……一个个问题连续不断地“冲”来,“新作文”招架不住,只好笼统回答。他借了一只麦克风,有模有样地讲道:“写作文就像制作电影一样,你如果想制作出…  相似文献   

11.
课堂上,我出示了一个病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让同学们修改。大家看后,即有人举手。我让一名同学先找出错误的地方,再修改。这个同学回答说:“‘发扬’和‘事业’搭配不当。去掉‘和发扬’。”并把修后的句子念了一下。我肯定了他的回答,转而问大家:“‘发扬’可以和哪个词搭配?这个句子还有别的改法吗?”一名同学回答:“‘发扬’可以和‘传统’搭配。这句还可改为‘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又有几名同学相继发言,把这句改为“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事业,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教室里安静下来后,我又问:“‘继承’和‘发扬’可以和哪个词搭配?”一会儿,一名学生回答:“‘继承’  相似文献   

12.
“安房先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想象告诉给别人呢?”“我想,人不全都是这样吗?当看到什么非常美丽的东西时,不是会说‘看啊!看啊’吗?大家还记得吗?以前在路上看到天上出现了一道半圆形的美丽的彩虹时,就总是会奔回家,叫道:‘彩虹出来啦,看  相似文献   

13.
数学游戏     
万事如意小灵通说“:新学期开始,大家都喜欢说一些吉祥话语,互相祝贺,是吗?”众人齐声说“:当然啦!吉利话让人听起来愉快、舒畅!”“我可以用数学语言把大家喜欢的吉祥语呼唤出来!”小灵通说。有同学说“:我想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你能召来吗?”  相似文献   

14.
怎么老是你     
英语老师问一个学生:“‘Howareyou?’是什么意思?”学生想how是怎么,you是你,于是回答:“怎么是你?”老师生气又问另一个同学:“‘Howoldareyou?’是什么意思?”这个同学想了想说:“怎么老是你?”怎么老是你@李婕  相似文献   

15.
笑话口袋     
爸爸妈妈教张三早上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您早!”然后妈妈就用启发式教育问张三:“晚上见到老师应该说什么呢?”“老师您夜!”张三胸有成竹地说。作文课,老师要求同学每人写一篇介绍某种家用电器使用方法的小文章,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同学们正在思考怎样写的时候,平平举手说他已写好了。老师惊奇地对平平说:“请你读一下你的文章。”平平大声读道:“你想知道电视机的使用方法吗?请你认真、仔细地看一看说明书,那上面写得很清楚。”小华在写作文,他有个问题搞不懂,便问当老师的妈妈:“妈妈!什么叫‘具体’,什么叫‘抽象’?”妈妈说:“‘具体’就…  相似文献   

16.
哈哈广场     
两只饭桶上算术课的时候,老师问絮花小朋友道:“1加1是多少?”絮花想了一想,回答道:“先生!我不知道。”老师气了,说:“你真是只饭桶!连这个题目也算不出来。我再问你,譬如我和你是多少呢?絮花道:“这个我知道,两只饭桶。”绝对阻力同学甲:“你不是说你是你们班的绝对主力吗?为什么你一上场你们班反而输了呢?”同学乙:“难道你没看出来我是我们班的绝对‘阻力’吗?够刺激一所女子中学某班的物理老师请病假,女同学们都在猜测谁来代课。到上物理课时居然来了位非常英俊的男老师。于是一位女同学开玩笑地说:“老师,我们可不可以不上课,来玩一些…  相似文献   

17.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 打开门一看,是我们班乃至全校出了名的同学——小文(化名).“他中午不去教室午休,跑来捣什么乱呀?”我不禁这么想.于是,我没好气地问他:“是不是又被值日老师抓到午休时捣乱?”他没有回答我的话,只是径直闯进我的房间,怯生生地说:“老师,期中考试我才考了58分,全班就我不及格,太丢脸了.阅读题有几道题我想了很久,还是做不出来,你能帮我讲解一下吗?”我用诧异的目光看这眼前这位全校出名的“捣蛋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18.
一课堂上,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本想解决预设好的让学生整体把握行文思路的问题,这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老师,请问课文第6节‘“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中这个‘小玩艺’指的是什么?”一时间教室里鸦雀无声。这个问题不只问住了学生,也问住了我,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想过在此时讨论这个问题。我习惯性地对他的善于思考进行了一番鼓励,同时稍稍平静了一下心情,说道“:你真会琢磨问题,读书就是要这样边读边想。现在大家就先来想想这个‘小玩艺’到底指什么?”在把问题抛给学生的同时,我敏感地发现这个问题虽然和我…  相似文献   

19.
我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对“他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一句中“他”的用法提出异议,他说:“乌鸦是鸟,应该用‘它’,为什么这里用单人‘他’?”我听后高兴地说:“是啊,为什么这里用‘他’呢?谁能回答?”于是,有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有的说:“这里是把乌鸦当作人来写,所以用‘他’.”有的说:“因为书  相似文献   

20.
童真     
一天,隔壁的孙威正在家门口玩,我见了,就逗他说:“小弟弟,你叫什么名字?”“孙威。”“哪个‘孙’,哪个‘威’?你知道吗?”“当然知道啦,我才没你那么笨。”他得意地说,“不就是‘孙威’的‘孙’,‘孙威’的‘威’吗?连这个都不知道,姐姐你真是笨笨笨……”“威威,今天你上哪去了?”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