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最精辟的概括。”我们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把握住在其内容上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如何突出时代特征,是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课题之一.近年来,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如何突出时代特征,是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课题之一。近年来,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通过多种渠道,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上级组织的肯定,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也进行了报道。本结合我院近年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就此谈一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发表,开辟了爱国主义教育新天地,《纲要》系统地阐述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点对象以及一系列具体措施,对高等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重新认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征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工作。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国情教育的几点探析严家岳国情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内容之一.由于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决定了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的一致性,建设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也决定了国情教育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二题张德水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古代传统的爱国主义源于中华民族的初期,形成于古代,它包括爱国主义情感和爱国主义道德。近代爱国主义产...  相似文献   

7.
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时代、不同发展阶段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应从人类历史发展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总体特征,从社会主义制度根本要求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从正确处理爱国主义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角度,来揭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帮助大学生成为坚定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有着突出的时代特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风貌。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就是说,由于历史的遭遇和历史使命的不同,每个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都有其具体的内容。爱国主义的这种时代特征十分重要,因为唯有切合那个时代精神的爱国主义思想、理论和行为实践,才能对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因而,也只有充分把握这一点,才能把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使之真正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历史上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列宁…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美德.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热爱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实践中改进和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张俐一、新时期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因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了解和把握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总任务、总要求,而且要注意研究我国在社...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是我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的一致性,是当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体现,是爱国主义最突出的时代特征。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一致性的学理逻辑主要体现在作用机理、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的一致;三者的一致性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现实应答,是历史和现实逻辑的统一。认识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内在一致性,既有利于回击当前各种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和挑战,又有利于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助力我国公民涵养大国国民心态,外塑中国国家形象。新时代,要从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把握爱国主义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关系,实现升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历史有着为指导现实、预测和开创未来提供借鉴以及教育国民、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主张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把懂得中国历史当作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我们应该认真领会其深刻内涵,即借鉴历史经验,指导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历史文化认同感,弘扬爱国主义,焕发民族精神;认识历史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用历史教育青年,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简论当代爱国主义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永恒的命题,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已上升到社会主义的高度,二者的关系表现出一种高度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一是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统一。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统一,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与现实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在其成立伊始,就以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为革命的基本目标。历经二十八年血雨抗争,使中国彻底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被侵略、受屈辱的历史,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并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动员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振兴中华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青年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在不同利益、不同文化相互砥砺、冲突、交流融合中继承与发展、转向与重构,历经了复杂的演变过程,附带有明显的历史烙印和时代特征.全面记述并解读这-嬗变轨迹,对于引导新时期青年爱国主义观念及其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历史有着为指导现实、预测和开创未来提供借鉴以及教育国民、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功能。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主张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把懂得中国历史当作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我们应该认真领会其深刻内涵,即借鉴历史经验,指导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历史文化认同感,弘扬爱国主义,焕发民族精神;认识历史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用历史教育青年,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站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的爱国主义也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显示出鲜明的新时代特征。大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人群,与时俱进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从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视角入手,阐述了新历史背景下爱国主义所呈现的时代特征,并依此提出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教育的优化路径,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新时期历史教育思想的主题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邓小平用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人民,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爱国主义者的强国之梦。邓小平高度重视从民族历史中提炼出来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以爱国主义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他站在历史的前沿,从全球发展势态的高度,指出发展是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统一的最高交汇点。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教育要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相结合中央民族大学马列部□王业勤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爱国必然要爱社会主义。所以,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该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热爱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确定的主题和思路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既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更是对自己祖国健康发展应负的一种责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是各有侧重的。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给当前爱国主义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当今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围绕  相似文献   

20.
论爱国主义教育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应突出时代特征,充实教育内容,注重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形成爱国主义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推行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学校教育与开放式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