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蒲松龄一方面赞同科举制,认为科举制可以给士子提供获得功名利禄与报效国家的机会,另一方面对科举制在管理运行中暴露的腐败、受贿等问题表示悲愤。作者对科场腐败的谴责多以一己之感情而过于夸大,从而消解了存在一千多年的科举制的积极价值,有失客观公正性。解读蒲松龄的科第观,可以给我们认识科举制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产生于隋朝的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人才选拔制度。唐太宗对科举制度进行了诸多发展,包括:强化科举制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通过科举制强化国家教育制度;把科举制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唐太宗对科举制的发展赋予了科举制更深刻的内容,以至科举制在封建社会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3.
从 1 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的高考制度的三次演变及其发展过程 ,充分说明高考制度不仅能够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其对教育的需要 ,更能够体现它与中学教育的价值取向、课程理念、教学思想和学习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正确认识这个问题 ,对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4.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僚运行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其科举制选拔人才具有选拔范围的开放性、选拔标准的全面性等优势,在吸纳人才、促进社会流动、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但唐代科举制也存在忽视公平、选拔的人才行政能力欠缺、忽视道德问题以及科举中的一些陋习易滋生朋党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制定并实行实际的选拔标准及规章制度,保障其有效实行。  相似文献   

5.
中俄高考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考试制度。当前,中俄两国都对高考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两者在高考制度改革的背景、高考的科目设置、高考制度的实施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要走多样化的道路,确立考试实施方式和录取方式多样、灵活化的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制度,既与传统的科举制度有所相似,又有其自己的特点。它更多地打破了旧科举的一些限制,力图体现自身特色,特别是它所倡导的平均主义、开设女科等举措无疑加速了清末科举制的废除进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平天国的科举制考试是古代科举考试和近现代考试制度的一个分水岭。  相似文献   

7.
日本、韩国高考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制度的建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更是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自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的30年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得到了质的变化,高等教育也毫不例外地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甄选和选拔新生的制度几乎受到亿万民众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对于高考制度改革的呼声更是此起彼伏。本文通过对中国、韩国、日本三个国家高考考试科目设置、高考命题机构和标准进行比较,以期找出可以为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重要选官制度,到了近代,科举制被介绍到欧洲,对欧洲的文官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代留学教育从其发轫至1905年,由初期的留美、留欧,经由中日甲午战争而转向留学日本。从教育制度上看,由时势促成的近代留学教育本身,即是冲击古老封建科举教育的一股新生力量。清政府对待留学教育的态度,由最初有志之士的极力倡导和顽固派的极端性抵制,逐渐演变为科举废止前的极致性认可,留学章程中出现了“授予优秀留学毕业生以科名奖励乃至相应官职”的规定,由政策法规上的保证使得留学教育对科举制的冲击进一步加深。近代留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作为近现代教育制度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了科举制的解体。  相似文献   

10.
教育作为国家重要软实力,其发展一直备受重视。人力资本理论的出现,使得人们对教育的经济学价值有了新的认识。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是一国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其稀缺特性注定了其选拔性和竞争性。高考制度作为高等教育中人力资本配置的选择性门槛,对于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和投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切入点,对新世纪俄罗斯高考制度改革,即国家统一考试制度进行分析,以期在探究俄罗斯高考制度改革的同时进一步认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中异地高考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郑观应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早年科场失意及洋务实践的切身体验,使他对科举制弊端深有感触,由此他激烈地抨击科举制。晚清国门洞开,西潮澎湃,开阔的视野使他对科举的鞭笞与改革都羼入浓郁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自身体系发育尚不健全,发展环境中服务主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失,彰显出教材建设无序、职称评定仍沿用普通高校体制、课程评估问题严重、现行高考制度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还需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规定,以保障全国职教会议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高考要赋予广大考生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这体现着高考制度的公平性;同时还要为国家有效选拔人才,这体现了高考制度的效率性.多年来,围绕着公平与效率,高考制度改革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2017年新高考试点的落地标志着高考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但其中也不乏问题与挑战.以往经验显示,高考改革过程中要加强对高校招生自主权的监督与制约,达成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才能使高考制度发挥更大功效.  相似文献   

14.
从仕途流落到市井,以创作为职业是元代文人开创的新局面,科举制给读书人"金榜题名"的诱惑,成了元代文人缘起于体制的结构性心态,元杂剧是他们欲望介体的展览.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然而,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受相关利益的影响,"超级中学"依然存在."超级中学"的垄断地位给普通高中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普通高中应对学校战略发展准确定位,突出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高考制度的改革赋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利,也促进了科学选才。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已经成为迫切有待解决的问题,将生涯规划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在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的同时,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业,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军事体育伴随人类战争的出现而萌生.体力、战斗技术技巧和基本队列训练是古代练兵的主要内容.武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推动了军事体育的发展.我军历来重视军事体育的开展,在指导思想、组织、制度、措施等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人才选拔的主要标准,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存续了整整1300年。自1905年被废除以来,科举制度成了腐朽、落后的代名词。本文从科举制的特色和影响谈起,力求人们坚持扬弃地对待科举制度,远离偏见,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19.
军事体育伴随人类战争的出现而萌生。体力、战斗技术技巧和基本队列训练是古代练兵的主要内容。武科举制在我国历史上推动了军事体育的发展。我军历来重视军事体育的开展,在指导思想、组织、制度、措施等方面都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刘海峰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第2期撰文,论述中国高考制度改革和考试形式改革的发展方向。高考关系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涉及宏大的社会利益再分配问题。高考改革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两难问题,而各种“两难”的实质其实只有两个:即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