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硬化地表面积的增加,城市降雨径流过程已发生明显变化,导致洪涝问题突出。城市雨洪模拟是当前城市水文学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城市洪涝防治、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本文选取北京市未来科技城为研究区,利用SWMM模型构建城市雨洪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地表和管网径流过程;依据不同场次雨型设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对应的降雨过程,并驱动已构建的雨洪模型,评估现状地块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实现情况;据此,提出不同海绵措施的空间布局以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结果表明:城市雨洪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洪峰流量误差在8~26%之间,而峰现时间误差为-8%,-1%和0。现状地块条件未达到北京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80%);采用在道路、建筑和绿地分别增设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和下沉式绿地,并分别按20%,40%和40%的方案比例分配时研究区90%的地块均可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还增加1.79万m3可利用水量。本文既可为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评估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为城市海绵措施布局优化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硬化地表面积的增加,城市降雨径流过程已发生明显变化,导致洪涝问题突出。城市雨洪模拟是当前城市水文学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城市洪涝防治、海绵城市建设评估的关键技术手段。本文选取北京市未来科技城为研究区,利用SWMM模型构建城市雨洪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地表和管网径流过程;依据不同场次雨型设计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对应的降雨过程,并驱动已构建的雨洪模型,评估现状地块下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实现情况;据此,提出不同海绵措施的空间布局以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结果表明:城市雨洪模型模拟精度较高,洪峰流量误差在8~26%之间,而峰现时间误差为-8%,-1%和0。现状地块条件未达到北京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80%);采用在道路、建筑和绿地分别增设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和下沉式绿地,并分别按20%,40%和40%的方案比例分配时研究区90%的地块均可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还增加1.79万m~3可利用水量。本文既可为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评估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为城市海绵措施布局优化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决策树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占昌 《青海科技》2005,12(5):28-33
本文以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地学数据库系统维护与管理(青海)”为依托,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4.1平台,对Landsat5 TM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及各类地理专题数据进行了无缝整合.研究范围选定西宁局部地区,在预先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镶嵌剪切、地理编码、空间建模和纠正投影的基础上,从决策树分类方法入手,将遥感信息识别算法与DEM地形因子进行了有机结合,推导出能适用于不同地区水体、植被等遥感信息分类的判别规则并生成决策树,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遥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MODIS遥感数据,针对内蒙古半干旱草场生态环境特征,以光能利用率模型为基础与生态模型相结合,研究区域尺度下半干旱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NPP)遥感模型;利用草场植物生长过程中从光合和呼吸作用出发的NPP遥感模型与从植物生物量和衰败量变化出发的GNPP模型的估算值之间构建代价函数,有效地对模型参数进行估算和校正;模型考虑了气温和植物水胁迫的影响,以及时空尺度的差异,并充分利用遥感反演的参数来驱动。模型经内蒙草场MODIS数据、实测数据、相关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参数校正能提高模型估算的精度,且NPP估算精度满足实际应用需要,此遥感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一种简单、适用的雨洪估算的数学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三个小流域雨洪进行建模、预测,结果满意,对小流域雨洪预测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5)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获得良好的发展,取得重大的突破。通常情况下来说,加强雨洪控制利用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完善风景园林的生态功能。本文基于此指出了雨洪给风景园林带来不良影响的主要原因,讨论了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并简要分析了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辽东湾海冰资源量的遥感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该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方法,包括提取海冰的结冰范围和反演冰厚分布。根据这种方法,利用2000年1月30日辽东湾NOAA/AVHRR资料,进行了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的尝试,得到了当天的海冰厚度分布图和海冰资源总量的数据,进而讨论了估算结果的合理性。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NOAA/AVHRR资料的第一通道数据可以用于进行海陆分离和冰水分离;(2)基于反照率与海冰厚度指数关系的冰厚反演公式,可以用于海冰厚度的遥感估算;(3)得到的海冰资源量遥感估算结果,基本上符合辽东湾海冰分布的实际情况,可以为海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  相似文献   

8.
密云水库上游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   总被引:146,自引:1,他引:146  
该文在对像元二分模型2个重要参数推导的基础上,改进了已有模型的参数估算方法,建立了用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并根据实际运用时的两种情况,提出了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案.研究结合密云水库上游实际情况,设计了模型应用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算.通过密云流域的实地考察,利用照相法对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估算精度达85%,表明使用此改进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4年北京小汤山精准农业示范基地星地同步试验中获取的自动气象站和红外辐射计观测资料,建立Landsat卫星过境时刻地表辐射温度T和空气温度T0的关系式,利用北京21个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以及2004年5景TM图像,建立热惯量与大气水汽压的经验关系式,将获取的两个关系式代入得到广泛引用的Izionmon(2003)晴天大气下行辐射估算模型中,率先提出了根据像元的热惯量、地表辐射温度等遥感参数反演像元大气下行辐射的空间估算模型。通过利用实际测量值,对一个点的大气下行辐射估算值反演的地表净辐射通量和利用逐个像元估算的大气下行辐射估算值反演结果精度验证表明:利用逐个像元的大气下行辐射值估算地表净辐射通量,比利用单一大气下行辐射值来估算,精度提高了9.5%。这表明利用热惯量和地表辐射温度等遥感参数来估算非遥感参数大气下行辐射的思路是可行的,而且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城市的分析研究,例如在土地利用、城镇布局规划、交通、绿化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更加体现了它的优越性,即具有可行、便捷、实效的特点。我们利用遥感信息的空间性、现势性、时相性特征,解译了若干张不同时段河流的彩色红外遥感影象和热红外遥感影象的信息,分析了河流水体污染的状况和历史原因。人类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河流污染的监管,这样才能使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1.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海南天然橡胶产胶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CASA模型为基础,建立基于MODIS数据的天然橡胶林净初级生产力遥感估算模型,利用2009年生长季(4月-12月)250m分辨率的MODIS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估算了阳江农场天然橡胶的生长季净初级生产力(NPP)。并通过天然橡胶的干物质分配率计算了阳江农场天然橡胶的产胶潜力,最后以地面实际橡胶干胶产量的时间序列、空间序列与估算的天然橡胶林产胶潜力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阳江农场天然橡胶产胶潜力空间差异显著,且在时间变化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产胶潜力与实际干胶产量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天然橡胶林净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产胶潜力估算模型可行。2009年阳江农场全场的产胶潜力为5573t,比实际年干胶产量4572t高出22%,阳江农场干胶产量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重工业等产业不断发展,在经济快速崛起的同时给我过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各个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对环境的保护。目前,一些城市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绿化措施,利用风景园林的绿化功能进行环境的改善。风景园林景观中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植被的生长,新型的雨洪控制技术被园林单位大范围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对于园林景观中植被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文章简述了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新型雨洪技术的应用情况,分别从国内外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国外先进技术向结合,为我国城市风景园林的雨洪防治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卫星遥感找矿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但应用卫星遥感数据开展与矿化有关的信息提取的却仅有十几年历史,随着多光谱、高光谱卫星遥感数据的大量获取,这种方法也逐渐走向成熟.本文就卫星遥感信息提取找矿原理与应用实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城市的分析研究,例如在土地利用、城镇布局规划、交通、绿化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更加体现了它的优越性,即具有可行、便捷、实效的特点。我们利用遥感信息的空间性、现势性、时相性特征,解译了若干张不同时段河流的彩色红外遥感影象和热红外遥感影象的信息,分析了河流水体污染的状况和历史原因。人类和社会应该加强对河流污染的监管,这样才能使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5.
无人机航测摄影测量技术具有自动化、智能化、专用化快速获取国土、资源、环境等空间遥感信息的特点,并可以完成遥感数据处理、建模和应用分析的应用技术,简要阐述了无人机航测的技术与它的特点,结合海市松江区天马山区域进行无人机航测测量的实际案例,对其实践与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对测绘行业的朋友带来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用气候统计方法估算辽东湾海冰资源量的尝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冰发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是气象因子。其中负积温与冰厚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以这一关系为基础,再结合其它相关因子,可以估算海冰厚度和某一时刻的海冰资源量。该文提出了一种用气候统计方法估算海冰资源量的思路,即选择≦-2℃积温、水深、离岸距离、经度等4个因子作为统计指标,建立这些因子与冰厚的对应关系,在遥感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进行海冰资源量的估算。根据这一思路,该文利用2000年1月18日辽东湾海冰厚度实测资料进行了海冰资源量气候估算尝试,并采用当天的NOAA/AVHRR影像对估算的结冰范围进行了订正。估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实测冰厚的相对估算误差为26.7%;利用该方法得到的2000年1月18日辽东湾海冰资源总量为17.3 x108m3,其中可能开采的海冰资源量为7.4 x108m3,主要分布在辽东湾的东岸。另外,该方法也存在着估算的结冰范围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误差;统计模型的外延性不好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基于ArcGIS及ERDASIMAGE的数字地貌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江西省星子县为研究区域,以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遥感信息处理软件ERDASIMAGE为研究工具,以TM1、2、3、4、5、7单波段遥感影像和1:50000地形图为基本资料,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地形图数字化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的叠加分析构建了研究区数字地貌景观,并在ERDAsIMAGE软件的Virtual GIS模块中进行了虚拟现实显示。最后论述了三维地貌的相关应用——可视域分析,为研究区进行雷达选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业遥感技术与应用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森林资源、荒漠化、湿地、灾害和生态工程等方面总结了我国林业行业遥感技术及应用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家需求与行业发展,提出了我国未来林业遥感发展的几点建议,即大力推动林业遥感卫星、航空遥感平台、林业遥感信息产品标定与真实性检验场、林业遥感综合服务平台等天、空、地一体化应用体系的建设,加大林业遥感应用研究投入,不断提升林业遥感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前遥感数据的主流应用水平还停留在人工解译判读及数据浏览为主的初级阶段,遥感信息获取的自动化程度很低,高级空间信息的提取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足。本文从原始遥感影像以及数据产品的云数据中心存储与维护服务、原始影像到初级产品的在线高性能处理、遥感影像数据中心的快速检索与在线空间信息服务等几个方面出发,研究新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不同应用领域的高效能处理。通过本平台的服务,可以对基础测绘或涉及国家安全和保密的应用提供全面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和软硬件建设服务,对开放的应用市场提供集中式的云遥感影像数据中心,包括影像数据存储、在线影像数据处理与空间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遥感分类特征变量选择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坤  李强子 《资源科学》2013,35(12):2507-2516
农作物遥感分类是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的重要核心问题,是提高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精度的关键研究内容。特征变量的选择是农作物遥感分类的重要步骤,有效地使用多种特征变量是提高农作物遥感分类精度的关键。随着多源数据获取的更加容易,电磁波谱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辅助数据特征在农作物遥感分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和综合分析了在农作物遥感分类中所使用的各种特征变量,包括多光谱特征、微波散射特征、多源数据特征、高光谱数据特征等电磁波谱特征,以及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和辅助数据特征等,并分析了农作物遥感分类特征变量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指出目前农作物遥感分类特征变量选择存在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特征变量选择的理论研究不足和综合应用存在缺陷两个方面。未来农作物遥感分类特征选择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生化组分特征及冠层结构特征等农作物遥感分类新特征变量的挖掘、分类特征变量的综合应用、农作物遥感分类特征变量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研究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