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今日教育》2011,(7):81-81
到目前为止.班主任管理领域至少推出了三个有影响的“个案”:一个是魏书生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个是李镇西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一个是万玮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兵法》。魏书生老师管理经验的关键词是“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魏书生老师本人称之为民主和科学。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8,(28)
《班主任之友》2008年第6期刊载刘良华的文章《班主任群体中的"民间英雄"》提到,到目前为止,班级管理领域至少推出了三个"民间英雄":一个是魏书生,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工作漫谈》,他的管理经验关键词是"自我管理"与"制度管理",其本人称之为"民主"和"科学";一个是李镇西,他的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  相似文献   

3.
到目前为止,班主任管理领域至少推出了三个有影响的个案:一个是魏书生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个是李镇西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一个是万玮老师,他的代表作是《班主任兵法》。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前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文章《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从此就成了李镇西老师最忠实的粉丝,逢李必读,但都是“以神遇而不是以目视”。真正走近李镇西,聆听一个智者的声音,是在2010年4月24日由《班主任之友》杂志社主办、宜昌市深圳路小学承办的全国班主任春季研修班上。  相似文献   

5.
陈志弘 《班主任》2010,(9):13-13
第一次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如获至宝。于是,亦步亦趋地学习李老师的“招数”,我的工作小有成绩:所带班级基本做到纪律严明,成绩优秀,学生听话,家长满意,领导放心……这一切让我以为有了“爱心”班主任工作便会一帆风顺。然而,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却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爱心教育”。  相似文献   

6.
2006年,号称全国三大班主任之一的万玮写的《班主任兵法》风靡教坛,许多老师视之为对付学生的绝技,在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中如法炮制。几年来,对《班主任兵法》叫好者如云,质疑声也很强烈。李镇西曾直言:“班主任需要智慧,需要艺术,需要策略,需要谋划,但不需要‘兵法’。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看过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后,感触颇深,获益匪浅。他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短短的一句话,二十几个字,道出了作为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关键与真谛,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与学习。  相似文献   

8.
万玮 《江西教育》2005,(7):61-61,66
《万玮视角》本期和大家见面了。万玮毕业于复旦大学,现任上海平和学校校长。万玮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于如何教育学生有深入的分析和独到的见地。万玮善于总结、勤于笔耕,曾在《中国教师报》《班主任》发表多篇育人文章。最近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班主任兵法》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获得广泛的好评。我们相信,通过《万玮视角》这个平台,可以更好地学习和交流教育学生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班主任》开设的“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栏目,给我们打造了一个与全国优秀班主任结识的灵性舞台。在这里,《班主任兵法》的作者万玮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激情、有智慧的班主任;“老板老班”陈宇教给我们,“所有教育中的策略和技巧,如果离开了对学生成长最真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应该是在很久以前就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那也应该是我很早接触到的关于班主任的教育故事。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深深地把我吸引,读了又读,品了又品。兴许书本现在已经泛黄了,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却深深地影响了我。原来教育就是富有爱心、充满童心、付出真心;原来教育就是要保持一颗童心,保持满腔的热情;原来教育就是那么有意思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中国教坛.李镇西无疑是一位富有实力和影响的人物.一本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形式写成的“活的教育学”——《爱心与教育》,曾使他蜚声教育界。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参加了全国知名的班主任、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从教30年的座谈会,深有感触。我认为,李镇西之所以成为李镇西,就在于他的童心、爱心和用心。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班主任队伍、提高班主任整体水平,如何成为一名富有智慧和魅力的优秀班主任,一直是广大校长和班主任极为热衷、极为关注的话题。为此,本刊编辑于3月29日来到四川成都武侯实验中学,走进李镇西的学校、李镇西的“班”。编辑们通过听课、采访、座谈、讨论等形式与李镇西校长和他的同事们近距离接触,不仅重新认识了作为班主任的李镇西,更认识了作为校长的李镇西,而且体验、感受了李镇西与他的同事们的快乐、幸福与成长。本刊将分期刊发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句话让我们感慨万千:“水的状态取决于水的温度,人的状态取决于人心里的温度。”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有一百条;而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中必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动之以情,唤回学生的自尊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导之以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了爱心,班主任就能持之以恒,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真爱是不求回报的,但任何时候都会获得回报,你往往会感动于你付出真爱后所获得的惊喜。  相似文献   

15.
2008年6月5日,王益民老师在班主任之友论坛发帖“写说明书就不是体罚了?”,一时间众说纷纭,许多班主任包括著名的班主任李镇西老师也参与了这场讨论,王益民老师对众网友的观点一一批驳后,集结成文,在《班主任之友》上发表,通观全文后,我也想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看李镇西     
当今教坛令人佩服的前辈很多,但既是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且二者做得均很出色,能著书立说者很少。李镇西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次听说李镇西的大名,缘于和高海军校长的一次谈话。他说:“你有空读读李镇西的书,他的《爱心与教育》非常有名。”随后他借了我一本。果然,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个晚上,一口气把它读完了。不愧是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图书!  相似文献   

17.
张小红 《教育》2014,(29):79
《爱心与教育》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代表作。细心研读,在感动之余常常受到很多启发。感受之一:作为教师,应该多读书,读各种各类的书籍。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确实有这种感觉,读书不仅增长见识,还可以在写作时有所借鉴。李镇西老师经常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意义的课外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的动力。当然,推荐给学生读的书李老师都是先读过的,有的学生甚至从李老师的书架上借书去读。这一点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2010,(2):33-33
《班主任》杂志创刊25周年了。25年来,《班主任》陪伴着广大班主任一路走来,期间不知发生了多少感人的故事,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有许多人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班主任》上,成了我们的作者和朋友,而更多的人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我们、支持着我们。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与《班主任》一起成长着、发展着……正如全国著名班主任李镇西说的:“如果没有《班主任》,如果没有《班主任》发表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没有我的成长。”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2010,(3):6-6
《班主任》杂志创刊25周年了。25年来,《班主任》陪伴着广大班主任一路走来,期间不知发生了多少感人的故事,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忆。有许多人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班主任》上,成了我们的作者和朋友,而更多的人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我们、支持着我们。无论作者还是读者,都与《班主任》一起成长着、发展着……正如全国著名班主任李镇西说的:“如果没有《班主任》,如果没有《班主任》发表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没有我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熟悉李镇西这个名字,源于1998年读他的《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时隔6年的今天,我又读到了他的另一本著作《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教育这块园地里不懈思考与继续探索的足迹。这些年来,李镇西先生没有停留在“爱心教育”的成功之中,而是一刻也不歇息地继续探索。但是真正让他下决心为民主教育鼓与呼的,还是源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一篇报道:“9名年仅十一二岁的学生被班主任强迫用小刀、剪刀当众刮脸,直到流血为止。”这一事件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把谴责的矛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