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莉 《编辑之友》2010,(8):50-51
网络是一个不见底的江湖,它可以将一个默默无名的草根在短时间内捧成明星,也可以让一个真正的"强人"立即变得地球人全知道.现在,各大网站的博客更是日益发展壮大,已成为一种新型媒体,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平台,可以与网友同步交流、互动的载体.像新浪、搜狐、网易、天涯等各大网站的博客空间,一方面,各路名人开博写博不亦乐乎,博客成为他们向公众开放的私家领地;另一方面,无数"草根"也不甘只在网上充当看客,纷纷开起自己的博客.比如,新浪博客在全球范围内的注册用户已过亿,日浏览量超过7亿次.在这样一个博客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都习惯了通过这个通道,看与被看,做看客与秀客.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大众传媒中缺少话语权的普通大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博客(weblog)是互联网web2.0时代的先锋,其重要的变革意义就是能够使每个人都成为真正的信息传播者,而不再只是大众传媒中单向传播的受众.博客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呈现"(presentation of self,Goffan,1959)[1]的空间,在博客的使用过程中实现传播主体对自我的主动性多重展现.与此同时,博客为人们性别身份的呈现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2004年至今,经过六年的发展,国内博客的使用人数已经过亿.博客今天已经成为一种被最广泛使用的话语平台,可以说,博客的时代到来了.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现在的传媒时代,也称为Web2.0时代。微博,是近几年兴起的,将Web2.0的特征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一种网络传播载体。也是对博客的一种拓展式的发展。博客在兴起之时,就已经比较能体现Web2.0的特征了。现如今博客依然有着一些自身的独特优势。博客在  相似文献   

5.
名人博客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瑜  殷俊 《今传媒》2006,(8):14-15
对于紧跟时代发展的中国来说,2005年被称为“中国博客元年”。中国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了全民博客时代:几乎是每秒10个的博客增长速度和4000万以上的博客注册用户。作为国内领先的博客门户,博客网获得了数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发展势头迅猛;而作为传统门户的新浪、搜狐等,则不甘心落后于潮流,在分别推出了“首届中国博客大赛”和“全球中文博客大赛”后,相继推出了门户博客。借助于门户网站的优势,新浪和搜狐博客刚一面世就受到了网民们的追捧,而新浪和搜狐的名人博客战略也起到了极大的营销效果,两大门户网站博客的人数呈几何级数不断翻番。目…  相似文献   

6.
邹芙蓉 《今传媒》2007,(9):57-59
被称为"个人媒体时代先锋"的博客,凭借着"零体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①"的技术优势,以及自由、自主、自我的制作理念,迅速成为了网络媒体的新宠.但是这一"低门槛、高互动"的传播平台在传播信息、张扬个性的同时,也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始终伴随着各种纠纷与冲突,暴露出博客监管工作中存在的许多盲点与难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困扰和不良影响.于是,探求博客管理的佳策良方就成为有关部门和博客管理者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所谓泛媒体,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凡是"能传递信息的媒质都是媒体".泛媒体时代的传播至少有两点意味:一是信息通道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如网络信息源的拓展.既可以来自传统媒体的报纸、广播、电视,也可以来自博客、各种帖子、聊天记录和电子邮件等,还可以和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联动.编校:杨彩霞  相似文献   

8.
序言:   「近期的&lt;时代&gt;杂志除例行评选年度风云人物外,还评选出了2004年的年度博客,说明博客已经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博客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发布和交流技术,已经成为目前互联网上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应用之一.很多单位和个人都开始构建博客站点,图书馆界也不例外.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图书馆在构建博客站点.那么,该如何进行构建呢?特别关注将与您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9.
黄逸秋 《传媒》2007,(11):83-83
自2002年进入中国,博客经历5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基础性的互联网服务.2007年,在中文博客迎来5周年之际,博客网总裁方兴东认为:博客将迎来大众时代.  相似文献   

10.
陈雪莲 《今传媒》2008,(5):30-31
进入数字化时代,报业仍将存在并发展,且报业的未来将是融合和多元化的未来,从营销学"4P,'理论来看,在产品内容上,数字化时代是融合新闻的时代,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新闻产品兼有;在价格方面,纸媒的盈利模式既有收费,也有部分收费和免费;在促销方面,分类广告、细分广告等皆有;在渠道方面,纸媒的未来实际上也是一个混合的渠道,纸质报纸是有形渠道,网络版是直销的,是即时且同时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桌面计算时代(以PC为代表)正在向掌上计算时代(亦即移动计算时代,以Pad、手机为代表)转变.这一转变带来了“微革命”,也就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博客、邮件、视频向微博、微信、微视频转变.“微革命”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让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网络应用.网络课程也正在向微课转变,从而为在线教育、数字教育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相似文献   

12.
"博客"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新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萍 《图书馆学刊》2007,29(2):136-138
“博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图书馆也不甘示弱地引进博客,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图书馆博客网。目前图书馆博客网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三个国家的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图书馆合理地利用“博客”技术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服务。随着3G时代的到来,“博客”家族的新成员“移动博客”也将在图书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国外传媒关于记者开博客的一些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其中传媒人开设的博客也不胜枚举.显然,传媒人不可以像一般博客那样随心所欲,他们必须顾及传媒的利益.实际上,博客的出现已使想通过博客表达自己的传媒人陷入窘境.因为不管他们多么小心地要把他们的私人活动同他们与传媒的职业关系区分开来,局外人还是可能把它们看作是紧密相连的.传媒人与传媒之间这种难以割断的联系,要求他们在博客上发表言论、传播信息应保持理性和克制,有所为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浪名人博客的开通,更多名人和明星开博,许多传统媒体记者也能从明星的博客内容上得到最新信息.可以说,博客的出现使文娱新闻的内容更丰富,来源渠道更广泛,但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的八卦传闻、捕风捉影之事,或成为某些人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刘明寿  陈燕 《现代传播》2007,(4):140-141
一、博客:科普传播的新载体 目前我国互联网上的科普博客作为博客家族的衍生部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在谷歌搜索引擎中有关科普博客的查询结果有57.8万项.作为一种互联网上新兴的交流技术,"科普博客"的出现无疑带领人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科普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以个人为主体进行传播的多种个性化媒体形态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和生长,并且拥有了忠实拥趸. 新闻博客 现在一般意义上的博客是指在网络上拥有一个"自留地",博客可以在上面发表文章、观点.  相似文献   

17.
方希  郑雅钦 《出版参考》2005,(18):20-21
博客图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至少需要一个根本要素:单一博客,或者群体博客在自己的博客主页、论坛、专栏等博客栖息地首发的作品,这个作品在图书形式出版之前,已经有博客可以在上述地方试读和参与评论.  相似文献   

18.
柳忠实 《记者摇篮》2012,(12):43-44
从2010年开始,由互联网发展而来的微博(包括博客),成为一支新闻新军,其无所不在,迅速便捷,有人惊呼"全民记者时代"到来了,这也让报纸和广播电视的新闻业者齐呼"狼来了"!报纸这个传统的纸质媒体,如何应对微博时代,以赢得更好的发展,现已成为报界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微博冲击波微博,即微型博客,目前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博客形式,博客作者不需要撰写很复杂的文章,而只需要抒写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提高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博客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形式也从初期的日记博客独领风骚,发展到现在各种博客竞显风流,因博客内容而引发的争议也越来越多.为此,人们提出了诸如道德约束、博客实名制和法律规制等建议,以期减少因博客引发的争议.但道德的约束和博客实名制并不能掩盖主体间在观点上的分歧;法律规制能够划定争议的范围却不能消除争议.博客争议是由博客这种传播形式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更强调记者责任和舆论引导力如今,微信、博客等新媒体信息越发活跃,每个个体不仅可以经济便捷地接收获取信息,也可以经济快捷地以多种方式制作传播信息,参与新闻生产,进行“信息传播”。“草根新闻”弥补了传统媒体时效性欠缺、新闻资源有限等缺陷,也开始“使大众媒体时代让位于个人和参与性媒体时代”。但,这之于当下的记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