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图书市场竞争加剧,内容资源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由此,作者资源建设已成为影响出版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于出版专业图书的科技类出版企业,因其出版物的专业性和学术性要求,作者资源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作者资源建设的布局、作者资源的开发、作者资源的维护和管理3个方面对如何开展作者资源建设作了阐述,以期帮助科技编辑更好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2.
吴韫丽 《出版广角》2016,(21):33-35
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出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然而,无论媒体技术如何发展,"内容为王"始终是新旧媒体的共识.而优秀内容的诞生,离不开编辑的深厚功力.对于传统出版编辑而言,修炼专业素养、提升编校水平和策划能力,是赢得作者青睐和开发优秀选题的基础与核心.同时,编辑和作者的强强联合,更是打磨优秀作品的前提和基石.因此,沉下心来,修炼内功,向"学者型编辑"努力,依旧是传统出版编辑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编辑应强化作者意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者是出版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化编辑的作者意识十分必要。出版工作是出版工作者和作者共同的工作,编辑和作者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这是对编辑与作者关系的正确定位。在同志式的互助关系中,编辑与作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从编辑的角度来说,编辑要时刻把作者放在心上,要强化作者意识。编辑的作者意识蕴涵于编辑与作者交往的整个过程中,也体现在编辑平常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中。  相似文献   

4.
作者资源、专业优势、已出版图书和编辑人才是科技出版社4种最重要的资源.整合作者资源,建立作者资源库;专业细分,深入钻研专业技术;结合现有图书资源,开发优质选题;重视策划编辑资源,合理选用编辑人才.这是整合出版社现有资源、大力开发选题、突破出版社发展瓶颈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也谈"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期在《大学出版》杂志上拜读了一位同志的有关"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问题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中心观点是目前实行的策划编辑制,其负面影响"日益彰显",常常导致诸如"选题质量很难保证","文字编辑参与选题策划的意识淡漠……编辑群体资源浪费","编辑整体素质弱化","工作质量、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出现,甚至"不利于编辑在整个出版过程中发挥作用",故而认为"对我国绝大多数出版单位来说,不宜实行策划编辑",而应实行编辑策划制.此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第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策划编辑依然有其存在的必要;第二,策划编辑与编辑策划应该并存.  相似文献   

6.
宋晓华 《出版科学》2007,15(5):17-18
编辑的"功夫"直接影响到刊物的质量,做编辑是要练"慢功"的,要做到心静、眼锐、手勤,脑活,如此才能真正做好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图书出版领域,策划编辑拥有产品研发经理和项目经理的双重定位。产品研发代表着了解产品、用户和市场,项目管理意味着掌握资源的开发、应用与管理。一个策划编辑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出版资源、营销资源、渠道资源的整合和驾驭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出版资源的整合,这也是我们从事出版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出版资源包含着作者资源、译者资源、编辑加工资源以及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等各类资源。笔者对出版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有如下几点思考,与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8.
作者开发与维护对编辑来讲至关重要,编辑与作者相处融洽甚至关系密切,其实就是双方找到了合作的共赢点,编辑为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出版服务,作者为编辑提供有价值的出版资源,编辑与作者的合作就是平等互利的。编辑如何赢得  相似文献   

9.
在图书出版领域,策划编辑拥有产品研发经理和项目经理的双重定位。产品研发代表着了解产品、用户和市场,项目管理意味着掌握资源的开发、应用与管理。一个策划编辑的安身立命之本是出版资源、营销资源、渠道资源的整合和驾驭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出版资源的整合,这也是我们从事出版工作的核心竞争力。出版资源包含着作者资源、译者资源、编辑加工资源以及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等各类资源。笔者对出版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有如下几点思考,与同仁分享。  相似文献   

10.
不少出版社每年总有巨大的图书滞销量,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与图书选题策划不到位有密切关系。出版社选题策划要真正有自己的特色,有许多方面的工作可做,本文结合具体个案,提出重视研究国家政策与方针、研究读者、研究作者、研究编辑,是选题策划极为重要的途径。本文认为从事选题策划的编辑,对国家政策与方针要具备相当的敏感度,以便及时与国家出版方向保持一致;不但要有各方面的"作者朋友",也要有诸多方面的"读者朋友";不但要开掘新的作者,还要对已成功的作者进行不断的新的开掘,并向不同类型的优秀策划编辑取经。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出版工作,更多注重的是管理;新技术条件下的编辑出版工作,无疑将更注重出版服务。只有提供很好的出版服务,出版社和编辑才能拥有更多的作者资源,而新的信息技术使出版服务更加需要注重个性化,这样才能让更多更好的作者团结在出版社和编辑周围,而只有占有了更多的优质作者资源,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才会有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内外部人际关系氛围的建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编辑资源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资源,其效率的充分发挥、保持和提高有赖于良好的编辑部整体氛围。文中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介绍编辑与编辑、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以及编辑与其他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为正确处理这些关系、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传统出版对所谓的数字出版一直有一个误区:以为数字出版来了,传统出版就死定了。他们是把载体和内容两者搞混了。其实,传统出版只要坚守住自己的选题、策划、编辑、营销,特别是作者资源,出版社还终将是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当代编辑需要强化的三个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的策划能力是图书出版中的重要因素.要提高编辑的策划能力,需要前瞻意识、市场意识和整体意识,从而提高摸准时代脉搏、掌握读者心理的能力,了解读者心理需求,掌握作者风格特点,看准市场走向,运用市场的调节功能,全面实现选题出版的意图.  相似文献   

15.
一、选题策划未受到保护   选题是出版的成功之本。现代出版,编辑的策划在选题中起着愈来愈大的作用。编辑由于职业的经验,对书稿的需求定位比较敏锐、准确,由编辑策划、组写的书稿,出版的成功率往往要超过作者向出版社的自发投稿。   严格意义上的选题策划,不仅指提出某个点子、题材,而且包括对书名、特色、提纲的构想,相当于一本书的整体框架的构思、设计。其后的组稿,则是寻求和委托合适的作者按此框架演绎、完善成作品。策划应是全方位的,应能合理地调配编、印、发各个环节的人才和资源,把理想变成现实;策划应是独一无二…  相似文献   

16.
夏登武 《中国出版》2012,(16):55-57
新媒体语境下,编辑需要转变策划理念,从横向拓展、纵向延伸两个维度加强编辑选题的延展性;采用开发数字集群产品、寻求多渠道合作与互动等传播策略增强资源的转化效力;采取"应物赋形"式的信息组织模式,发掘"源"信息的多维价值,激活传统出版的资源活力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7.
一、编辑在出版程序管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在出版程序中,编辑必须建立多方面的关系.第一,编辑与作者的关系.编辑是选题的策划者、制定者,因此要具有全局意识,要维护出版社的利益,善于倾听各方的意见,对图书的内容、插图、版面设计等都要严格把关,使其符合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编辑组稿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杰 《编辑之友》2003,(5):44-47
编辑流程中的第一步是组稿,有了稿件,方能进入编辑、审稿、排版、校对直至印装出版,随后是经过流通渠道到读者手中。因此,编辑除了具有较高的政治和文化素养、较强的业务能力、广博的知识外,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组稿能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高明的编辑如果离开了作者,无“米”下锅,那么他也只好空叹息了。可见组稿是编辑的基本功之一,做好组稿工作,对出版物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做编辑的都知道,稿件的来源无非两种途径:一种是作者主动投来,一种是编辑主动约稿。作者主动投来的稿件带有盲目性,他不知道该出版单位有无此类出…  相似文献   

19.
说到编辑,人们往往会聚焦到编辑的“眼光”。因为编辑的眼光会影响到选题的策划,影响到对作者的选择,影响到编辑对自己所策划的选题投入多少时问、多大精力。那么,一个好的编辑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眼光呢?我想应有以下三种眼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出版工作流程专业化分工的加强,以往的责任编辑岗位逐渐演变成为策划编辑和加工编辑两个不同的工作群体。策划编辑一般负责拟定出版规划、落实目标作者、商谈出版条件、签订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