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晚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以“总体性”的概念力图“复兴”在现实中遇到诸多挑战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在美学、文学批评领域建设“总体性”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美学理论。尽管作为流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此概念之下做了不少建设性的努力,但结果却使马克思主义“总体性”隐然不彰。“总体性”是建设作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核心概念,它作为潜体系不仅存在于“巴黎手稿”之中,也以严谨的历史科学的基础形态存在于探索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成熟期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等文本之中。“总体性”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呈现出“人的理想存在”、“历史科学方法论”和文化社会的“世界历史进程”概念的三重维度。  相似文献   

2.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我们今时重新打开这一文本,重返青年卢卡奇的思想之路,不只是因为其揭橥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路向,更在于其所敞开的是"走向马克思的道路".重返不是重复,而是在亟待反思与批判意义上的"重返".倘若如此,那么邹之坤教授的专著《历史辩证法——青年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研究》堪称是卓有成效的一次"重返",是可资借鉴的学术努力.该著作通过对青年卢卡奇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研究,既予我们以"重返"的方法,又示我们以"重返"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 2 0世纪现实主义文艺理论领域中 ,卢卡奇的理论以其“实践哲学”和“总体性辩证法”的背景而使该问题成了一种完整形态的理论表述。正是由于其“现实主义”植根于“实践哲学”和德国古典美学的问题性及形而上学概念总体性中 ,而使现实主义成为了一种非实践的自足的意识形态形式 ,进而不能有力地面对当代文学及艺术生产的真正现实。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对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一种理解。对于《自然辩证法》一书在学术界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和理解,自卢卡奇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歪曲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观,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进行批判,国内学术界同样对"自然辩证法"出现不同的理解。本文从西方学界与国内学界对"自然辩证法"的理解到分析"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与现实的意义的所在,全面理解"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已久,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西方历史和实践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中产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解读值得我们深思,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对其进行充分的认识和评价很有必要。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构主义中的"多元决定"辩证法思想,正是阿尔都塞在反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础上,比较分析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互内容关系,反对简单的、单一的黑格尔哲学,肯定支持多层次的、多结构的、统一整体多个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科学的辩证法思想。这种"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的矛盾观、实践观以及社会历史观,以"多元决定"反映社会结构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多元决定"辩证法维护了社会科学理论的严谨性、合理性,防止了后马克思主义者将历史简单化的局面,为克服理论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7.
“合法性”问题关涉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主题、功能、特征及其发展形态等的深度反思和新的理解,是构成现代哲学深刻的文化-实践转向的实质性内容之一,是新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性研究中的一个带有总体性的关键问题。将“合法性”叙事范式运用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处境的分析,意味着必须反思我们究竟应该以何种新的理论范式,在何种意义上言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合法性概念所蕴涵的“反思”式叙事以及对于“认同感”和“尊严感”的价值诉求,从“检讨”和“建构”两重维度上,提供了一个现代性语境下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合法化危机的有效诠释视域。合法性话语的确立,不是意识形态话语霸权的产物,而是“对话”的结果。立足当下以及未来思想演进的主题,从文化“公共性”视角介入,当是直面并化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合法性困境”的一个重要的学理性资源和正当性、合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柯尔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大体为总体性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发展三个阶段理论和社会革命理论,这些理论对当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具有很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当今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柯尔施马克思主义观的理论背景研究,总结出他的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但其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总的来说,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观对我们的马哲学习具有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最高原则,只有在这一原则之下,才能把握社会历史的现实,才能说明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运动。马克思总体性思想内在地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整体统率部分,是各部分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指出社会历史中的主体性和客体性,强调无产阶级代表整个社会利益;历史与过程的统一,指出总体性是多样性的统一。马克思总体性思想,对于我国现阶段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批判性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深刻的反思模式,是贯穿马克思理论发展始终的思想精髓。马克思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是以经济维度为主进行社会批判的;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理论语境的变迁,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则把社会批判的主要基点转向了文化领域;在这种转变之后,霍耐特则以道德或伦理为基点对批判理论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1.
承认整体对于部分的优先性和决定性,从整体出发达到对该整体诸部分的理解,是马克思研究社会历史的基本思路和总体框架。它作为一般方法论原则,其实质是总体性逻辑。通过自然质与社会质的二分法、“普照光”的方法、“从后思索”的方法和社会一切关系“同构性”的方法,可以展示对象的内在本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是原汁原味地品读、科学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是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质量的需要;是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的需要;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需要;是改变目前马克思主义原著学习现状的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3.
在《辩证理性批判》中,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人学空场.他试图建构“人学辩证法”,而他的人学辩证法是以个体实践作为历史的原动.其对个体主体地位的不同认识,乃是人学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主要区别,但在“实践-惰性”逻辑影响下,异化就构成了人的宿命.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而易见的历史现象学话语语境,它以人的存在来解读“存在”的社会:人的生存形式所具有的对象性关系,是基于“实践直观”搭建起的主客观同一规律,也是社会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核心密码。实践直观形式的理论搭建,促使“社会关系”这一抽象的理论标识成为了显现整个“社会存在”的同一性结构,发挥着辩证方法的基始性构境作用。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资本关系”的物化表象得以被解蔽,同时,也开创了历史现象还原机制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李达的《现代社会学》因其系统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所作的最系统、最全面的阐释。书中,李达首先综合介绍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不同见解,指出了唯物史观与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人类学等学科都存在密切联系且相互影响,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和解释唯物史观的方法和方向,进而严格的依据唯物辩证法的原理既坚持唯物论,反对唯意志论,又坚持辩证法反对机械论。再次,对社会的起源、发展、变革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当时国际环境和革命实践的思考,把帝国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置于唯物史观视角中进行阐释,深刻地体现了历史的唯物论和历史的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本土化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妇女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从开始的“添加历史”,发展到将社会性别作为历史分析的核心范畴,进而出现了“差别与多元社会身份认同”概念。要想将中国妇女史研究向理论化和本土化推进,就需要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适当引进国外的概念范畴,再根据中国历史上妇女的具体经历和两性关系的实际特点,确定自己的理论概念、范畴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青年学生渴望在理论层面上解释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渴望认识自然、社会、人生和自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对中国现代化实践规律和特点的准确把握,是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而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年轻一代,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同时 ,也一直关注着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革命。在研究了印度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俄国的农村公社后 ,提出了著名的关于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的理论 ,这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 ,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又将其理论进一步发扬光大。本文讨论的就是这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一 )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1、1 9世纪 50— 60年代提出了“东方社会特殊论”。19世纪 50年代初 ,英国国会就东印度公司展开国会辩论 ,马克思对此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对印度、中国…  相似文献   

19.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变与不变进行辩证理解,在恩格斯和马克思推行时已经对于辩证之间关系进行了确定,现在在对于变得基本原理不可以进行束缚,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对于历史和未来的实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维理论的坚定性产生着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20.
西方管理学人性假设之哲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方管理思想历史发展的探析,阐述了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人性假设理论从“经济人”、“社会人”到“复杂人”的发展历程,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对其进行剖析和判定,得出“全面发展的人”人性假设,为当代管理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