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对皖北猪的体尺与其繁殖性能,日增重和瘦肉切块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下: 一、一岁母猪的体长、体高、胸围与其第一胎繁殖性能的表型相关均很低,且不显著。为了降低母猪的饲养成本,在同一品种内不宜选择体型过大的母猪做种。 二、六月龄幼猪的体长与胸围共同作用对3—10月龄肥育期的日增重有一定影响(dy·X_1X_3=0.3277),其次体长亦有一定影响(dy·X1=0.2234),可根据六月龄体长、胸围进行间接选种。 三、十月龄宰前体尺与胴体瘦肉切块重虽有较强的表型相关(P<0.01)。但直接影响不大,且误差项较大,不是估测瘦肉切块重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2.
选择平均体重8.0 kg、28 d 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重复,每重复1头,进行消化试验.采用屠宰仔猪收集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回肠前段和回肠末端食糜测定淀粉消化率,研究日粮淀粉来源对仔猪小肠不同部位淀粉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米日粮淀粉在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回肠前段和回肠末端的消化率显著高于糙米日粮(P<0.05)、玉米日粮(P<0.05)和 RS日粮(P<0.01),淀粉消化率与支链淀粉、直链淀粉食入量有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3.
试验在妊娠母猪的日粮中添加5g/t的活性叶酸,以探讨叶酸对不同胎次的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同胎次对照组相比,添加叶酸的试验Ⅰ、Ⅱ、Ⅲ组产仔数分别提高了4.1%(P>0.05)、8.7%(P<0.05)和11.3%(P<0.05);产活仔数分别提高了3.4%(P>0.05)、7.5%(P<0.05)和11.0%(P<0.01);仔猪初生窝重分别提高0.6%(P>0.05)、10.7%(P<0.05)和8.9%(P<0.05);仔猪初生个体重、断乳个体重及哺乳期仔猪增重等指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了日粮中添加叶酸对各胎次母猪的产仔数均具有显著的影向,且随母猪胎次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但添加叶酸并未明显改善仔猪的初生重和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添加酵母代谢物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杜洛克公猪与长约母猪杂交的48头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0%的酵母代谢物,试验仔猪自由采食和饮水,通过测定仔猪初生、7、14、21、29、32、39、46和53日龄体重,记录仔猪的发病情况,计算仔猪7~21、21~29、29-32、32~46、46~53各日龄段的平均日增重情况,分析酵母代谢物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酵母代谢物能改善仔猪的增重效果,其中以添加0.25%的酵母代谢物效果较好;(2)酵母代谢物能缓解仔猪断奶时发病情况,同样以添加0.25%的酵母代谢物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氧化鱼油造成仔猪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创新点:首次在仔猪肠道氧化应激模型中证明大豆异黄酮可缓解仔猪氧化应激,且此作用与提高其免疫功能相关。方法:将72头平均体重约1.8 kg的4日龄杜×(长×大)三元杂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重复6次,每次重复包括4头猪:对照组(饲喂50 g/kg新鲜鱼油),处理组1(添加50 g/kg氧化鱼油)和处理组2(添加50 g/kg氧化鱼油+20 mg/kg大豆异黄酮);基础日粮根据NRC(2012)《猪的营养需要量》配制,每3小时饲喂一次,记录每天采食量;实验期21天结束后,称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小肠形态结构,并计算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应用南京建成试剂盒测定肠道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炎症相关因子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结论:饲喂氧化鱼油引起新生仔猪肠道产生氧化应激,引起仔猪生长性能下降、肠道发育受损、细胞凋亡增加及免疫功能失调。而添加大豆异黄酮能减缓氧化鱼油造成的肠道损伤,提高肠道粘膜完整性,提高肠道粘膜细胞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日粮中新鲜发酵豆粕对仔猪生长的促进作用及对畜舍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创新点:首次证实新鲜发酵豆粕的使用可提高仔猪对日粮氮的利用,降低氮排泄以及降低畜舍氨气和颗粒物浓度。方法:选择日龄相近的472头保育仔猪(长×大二元杂交,体重(16.3±0.36)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6头。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新鲜发酵豆粕的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10%新鲜发酵豆粕的日粮(FSM组),两组日粮的粗蛋白含量一致。试验期28天,试验期间监测畜舍氨气和颗粒物浓度(图1和2),试验结束采样进行化学检测。结论:与对照组相比,FSM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与对照组相比,FSM组猪舍中NH_3浓度下降了19.0%(P0.05),颗粒物(PM_(10)和PM_(2.5))浓度分别下降了19.9%(P0.05)和11.6%(P0.05)。FSM组粪便中氨态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分别增加了32.9%(P0.05)和28.4%(P0.05)。与对照组相比,FSM组粪便p H值明显下降(P0.05)。试验结束时,FSM组的总蛋白浓度显著增加(P0.05),血清尿素氮(BUN)浓度降低(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新鲜发酵豆粕不仅提高了保育猪的生长性能,而且减少了粪便中氮向NH_3的转化,降低了畜舍中PM_(10)和PM_(2.5)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探讨不同结构日粮对1~3月龄荷斯坦公犊瘤胃组织结构的影响。选择30头、初生重(36.19±3.21)kg的荷斯坦奶公犊,屠宰刚出生的荷斯坦公犊3头,其余27头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Ⅰ组:全乳组;Ⅱ组:全乳+精料组;Ⅲ:精料组),在1、2和3月龄时从每组中随机抽取3头(共9头)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犊牛体重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且日粮成分影响犊牛体重。在1~3月龄时Ⅰ组犊牛体重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说明全乳饲喂犊牛生长发育优于其它两组。在1~3月龄时犊牛日增重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在3月龄时到最大值,为1.11kg。不同日粮对犊牛日增重有影响,1和2月龄时Ⅲ组犊牛日增重显著低于Ⅰ、Ⅱ组(P〈0.05),3月龄时Ⅲ组犊牛日增重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说明饲喂精料组(Ⅲ组)犊牛后期的生长发育好于全乳组(Ⅰ组)。不同日粮类型显著影响瘤胃黏膜的发育,1~3月龄时全乳饲喂(Ⅰ组)的犊牛瘤胃黏膜发育情况明显低于其它两组。不同结构日粮对1~3月龄荷斯坦公犊瘤胃的发育有显著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植物精油对肉猪生长性能及其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共34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7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150、200 mg/kg精油的日粮。试验期共120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随机抽取接近平均体重的肉猪1头,共20头进行屠宰测定其肉品质。结果:添加植物精油各组仔猪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都高于对照组,料重比均低于对照组,其中Ⅱ、Ⅲ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肉猪饲料消耗量和平均日采食量均随着植物精油添加剂量增大呈增加趋势,但添加量过多则使采食量下降,对照组与试验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的滴水损失、熟肉率以及失水率都有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植物精油可提高肉猪的生长性能,改善猪肉的保水力,且以添加100 mg/kg的剂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彩石鮒的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后头长、眼径、眼间距、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腹鳍臀鳍间距、体重和去内脏体重.各形态特征变量与体长之间的回归关系显著,相关系数在0.65~0.95之间,所有P<0.000 1.截距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在不同变量存在差异,其中头高、吻长、体高、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体重和去内脏体重的截距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即与零假设(a=0)差异显著(所有P<0.018),占检测的变量总数的41.18%,其余变量(58.82%)的截距与零假设(a=0)差异不显著(所有P>0.061).本实验的数据说明比值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形态学数据的统计分析中的使用需要一个变量之间关系性质的条件检验.  相似文献   

10.
试验分成两个阶段,分别采用32日龄和80日龄的大约克夏猪,设对照组和优生素组,优生素设2个重复,观察记录每组猪的初始重、末重、采食量、腹泻和气喘次数,最后算出日增重、饲料报酬、气喘率和腹泻率.结果表明添加优生素能明显提高猪的生产性能.第Ⅰ阶段两个优生素组的结束平均体重分别比对照组高12.3%和7.7%(P<0.01),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2.6%和19.4%(P<0.01),第Ⅱ阶段两个优生素组平均结束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87%和11.20%(P<0.01),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1.11%和14.29%(P<0.05);饲料报酬分别提高了10.27%和14.07%(P<0.01).  相似文献   

11.
身体在历经长期被规训、被遗忘的悲剧性历史命运之后,终于成了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身体"话语"成了强势话语。作为培养人的教育,对身体问题的关注不仅应表现为将其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更应该确立一种全新身体观,并据此反观当下教育中的身体。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肉体享乐盛行的现实背景下,教育必须承担起理性观照身体的重任,使青少年对身体保持一种敬畏。  相似文献   

12.
... there are ways that the sexuality and corporeality of the subject leave their traces in the texts produced, just as ... the processes of textual production also leave their trace or residue on the body ...

(Grosz, 1995, p. 21)
  相似文献   

13.
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思想解构了西方身体思想的基础,即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身体论和笛卡尔的实体论主体论,从本体论的角度质疑了传统的身体观,提出了一种联结性、伴生性的身体观念,建构了一种"无我"的身体思想。这样,哈拉维在梅洛-庞蒂的价值论身体观、福柯的认识论身体观之外又提出了一种本体论的身体思想,其意义在于为身体研究开启了第三条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身体、自我与身体自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不只是物质的"肉体",它是自我的"体现"、个体精神的"本源"、知觉场、现象场、心理场的统一;身体自我也不只是对身体外部属性的感知,它与社会自我、心理自我融合在一起,对自我的影响与建构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船山身体美学现在审美的身体化与身体的审美化两方面同时建构;其基础是"身体主体观";其核心是"身心统一观";其旨归是"全性全归观".表现为审美体验中的"体气-文气"说;"体构-结构"说;"体现-观照"说:审美意象创造中的"身体自画像"系列.  相似文献   

16.
17.
Body LANGUAGE     
《海外英语》2010,(10):10-11
想知道你的一举一动到底是怎样出卖了你吗?那就来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吧,教你一眼看穿别人的谎言!  相似文献   

18.
Body Language     
刘京西 《初中生》2009,(7):30-30
( 1 )Thumbs Up - Thumbs Down 拇指朝上和拇指朝下 在美国文化中,如果不是为了搭便车,拇指朝上的手势主要用来表示赞同,而拇指朝下的手势则表示不赞同。这种手势和古时候的罗马竞技场有关。在古罗马竞技场上,如果帝王或观众竖起拇指,则表示他们想放过角斗士;如果他们的拇指朝下,则表示他们想处死角斗士。  相似文献   

19.
Body Language     
(1)Thumbs Up-Thumbs Down 拇指朝上和拇指朝下 在美国文化中,如果不是为了搭便车,拇指朝上的手势主要用来表示赞同,而拇指朝下的手势则表示不赞同.这种手势和古时候的罗马竞技场有关.  相似文献   

20.
肢体语言     
What is body language?Do you know?真实肢体语言就是指以身体的各种动作来代替语言达到与人沟通的目的。它包括眼神、走路姿势、站立的姿势以及手势,等等。每个国象都有各自丰富的肢体语言,有的相同,有的相异。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