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诘棋十强     
古今诘棋谁最强?这一直是爱好者争议不休的话题。由“诘棋之神”来选出史上诘棋十强,显然是最令人信服的。可惜的是,我们不能起前田先生于地下,问问他身后的诘棋名家们,谁已经可以和先辈比肩而立。  相似文献   

2.
棋艺日历     
近两三年来,古力一直是中国棋界小虎队中的佼佼者,他敏锐的棋感和凌厉的攻杀是他在棋上最具威慑力的两大武器,他的这两大法宝已经让统治中国棋坛的小龙们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张如安 《围棋天地》2007,(13):92-93
大约在两年前,陈祖源说起他在收集中国古代围棋规则的资料,并约我讨论《敦煌棋经》,我畏其艰难而不敢应承。想不到去夏他来宁波即把一部图文并茂的《围棋规则演变史》书稿送到了我面前。我是探索过中国古代围棋规则的,在拙著《中国围棋史》中,对每一个时期的围棋的棋制棋规也都有介绍。  相似文献   

4.
我想这样下     
王雷 《围棋天地》2005,(14):25-34
王雷四段很有才气,据说他6岁时就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7岁时了解大部分NBA球员;8岁时开始读金庸……如今,他已经是我国实力派年轻棋手的一员。不久前的名人战8强战,他引人注目地与俞斌九段下出一局模仿棋,尽管名人战好局甚多,但棋迷的目光却长久地停留在那局模仿棋上。模仿棋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应该如何破解?就让我们来听听王雷怎样说吧。  相似文献   

5.
提到杨土海八段,头脑中最先闪现的总是“怪才”、“另类”、“独行侠”之类的字眼。这也难怪,多年以来他一直是独往独来,却常常做出一些惊人之举:他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成绩,其实是在逐渐远离棋界中心之后取得的,到了2002年,据说一年下不了几盘棋的他还在丰田杯上狙击了日本当红小生张栩九段。因此,媒体使用这样的字眼来描绘他也是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6.
《围棋天地》2006,(2):38-38
40万定内战之王。龙虎恶搏倡棋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体育杯、棋圣战、棋王战、大国手战、乐百氏杯等一些传统赛事相继消失,在中国棋界头衔战出现窘境之时,倡棋杯来了。  相似文献   

7.
老劫·老庄     
我的一位棋友,下起棋来,肚子饿了也不知的,老婆孩子也不要的。棋友棋艺虽然一般,但造劫功夫绝对达到专业水平。与他下棋,下着下着就被他弄出一块劫棋,常围着一个劫争来争去。所以,我从不喊他名字,喊他老劫。老劫和我一样,是个没有什么出息的小男人,浑浑噩噩地活在俗世。也许是常输给现实输给生活,只好退到棋盘上去寻几把赢的滋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指导棋教室     
也许读者朋友还记得去年我在本栏目评过郭明鑫同学的一局棋,事隔半年多了,让我们来看看董彦七段与他的指导对局,平时董彦对他的指导棋是从二子开始以二目半这样的距离升降的。下面的对局是董彦执白需贴黑棋二目半。  相似文献   

9.
洪洲  项跃 《围棋天地》2007,(14):8-11
作为剧作家,过士行可谓大器晚成——年过不惑才在剧坛上崭露头角。然而一发不可收,十几年间在国内外上演话剧达八部之多。他写戏,偏爱系列,除应日本新国立剧场之邀写的《青蛙》和应挪威易卜生国际短剧震演之邀写的《遗嘱》外,国内上演的六部,分别是闲人三部曲和尊严三部曲。这里来侃他的棋戏,一时兴起凑他一趣也来个小曲三部,算不算效颦却不去管它了。  相似文献   

10.
怪童丸木谷实虽然在棋盘上所向无敌,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满足,在他头脑中还涌动着无法为广大世人和多数职业棋士所理解的思想,而以自己的思想和木谷实互相砥砺的就是已经在天元模仿棋中向他射出响箭的吴清源,这两位好友兼宿敌思想碰撞出的火花就是改变了昭和棋界面貌和整个围棋史进程的新布局。  相似文献   

11.
第二座城池     
进入2008年,国内奖金“甲天下”的围棋赛事倡棋杯决战桂林。 去年的元月23日,第3届倡棋杯决赛古力与孔杰的三番胜负结束后,约孔杰七段讲评了全部的三局棋,现在还有依稀的记忆,那篇《等待的江湖》棋评最后的一句话是:孔杰并没有多少惊喜,夺冠只是他还存在于顶峰的一次正名。古力并没有失利的沮丧.他知道.总有一天他会重回倡棋杯的。  相似文献   

12.
智是对手     
所有的竞技运动中,占地最小、投资最少、智力含量最高、参与者最广、对正常工作和生活负作用最小的当之无愧地应属棋类运动了。不由你不信,想想看,有哪种竞技能如棋弈一样,“两三块钱一副棋,一米见方来对弈;红黑朝野一手应,万千变化神鬼泣;棋如世事局局新,跌宕起伏惹人迷。”如果说对弈者若能在一番厮杀之后不忘记运动运动身体的话,那么对弈可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智力竞技运动了。棋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最贴近生活,不信就收集一下成语俗句,什么“棋高一招,世事如棋,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局无定招,招无定式,新局旧路,一…  相似文献   

13.
说起王建军的棋,的确有许多有趣的地方。爱好围棋的企业界人士,真实棋力大多平平,但是王建军却不折不扣地有5段的水平。和王建军下过棋的人很多都说他是本格流,但他自己却宣称自己是力战派,走本格的棋其实只是等待发力的机会。最有趣的是,他常常会受到邀请去参加一些联谊性质的比赛,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围棋天地》2006,(6):14-14
徐老师,我们再看看实战进程如何?——韩国棋院研究室,众高手摆棋中,徐奉洙来了,他是出了名的喜欢摆各种参考图。不论成功与否,一并摆出,喜欢有人跟他辩论,常常是他的图与实战结果相去甚远,旁边人总是套提醒说。  相似文献   

15.
棋缘情缘     
我和他相识缘于棋。我喜欢下棋,所以有空闲便到家附近的棋社去,棋社中多是中老年的男人,偶尔来几个老太太若能凑成一局儿,便会马上弃棋投麻,倒也自得其乐。因此我的存在显得格外的扎眼,自己却浑然未觉,观棋叫阵毫不逊色。每每战罢,便和这些棋友大肆争论,龄高年长的棋友自觉身份高低总是包容于我,也只有他,每次都和我争得面红耳赤,一见高低,渐渐的竟有不打不相识,惺惺惜惺惺之感、于是我们俩都暗地里憋着劲真正较量起来。他的棋下得果然不错,我心上佩服,嘴里却不愿服软,一味穷迫猛打,谁知他的脾气更为倔强,丝毫不肯退让。…  相似文献   

16.
手割分析法     
“手割”一词,据我所知是来自于日本的围棋术语,大致意思是打乱行棋次序,对一个新棋形的优劣来进行判断,在现在的职业棋界中运用得很广泛,对于围棋的技术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第十一题 广泛取材创意新局 棋局创作应当广泛取材,取自天然对局、运用古典棋型、借用他人之局等等。对于利用古型与借用他局,必须赋予其新着、新内容,以避免抄袭之嫌。  相似文献   

18.
马路七星     
朱鹤洲 《棋牌世界》2004,(10):36-37
江苏省徐州市的吴庆生先生给我来信说,他在马路棋摊上见到如图一局棋,觉得红方只要平炮去卒,再进车照将,就可杀将。但他没有与棋摊主交手。他问,这么简单红方就能取胜,是不是摆局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围棋天地》2007,(21):98-98
在天地1司总能碰上带点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不,一位购买棋具的顾客,一聊得知就是中央台纹枰论道节目的创办人徐磊。当年中央台曾创下了全天转播一场围棋比赛的盛况(擂台赛聂卫平-武宫正树),操办人就是徐磊。徐磊现在中央台体育中心负责赛事转播,纹枰论道节目虽然停了,但徐磊对围棋的热爱劲一点没减。算起来,这是他第四次来本手棋道购买棋具了。他的理念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所谓“唱棋”,就是指在露大进行挂盘讲解,由于场地空旷,不拢音,所以讲解员用演唱的形式将讲解内容缓缓送出。在羊城棋坛,最早从事唱棋工作的名手是陈镜泉。他的唱腔饶有韵味,抑扬顿挫如朗诵诗歌一样。本来十分单调的着法,经他一唱,便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因此当年每逢大赛,陈镜泉便理所当然地成为赛场上唱棋工作者。 进入70年代以后,羊城唱棋队伍不断壮大,已经发展到30多人,其中代表人物有: 吴炽圻,广州市一级裁判员。70年代后期,开始参加唱棋工作,担任历届“五羊杯”以及山广东电视台主办的快棋赛的唱棋工作。吴炽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