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首先从追回流失档案的历史背景出发,阐发了对追回我国流失档案的几点思考,然后分析了现在的追回途径及存在的问题,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和相关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最后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追回途径,同时论述了追回流失档案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流失俄罗斯历史档案文献的追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档案文献流失俄罗斯的原因及经过、流失历史档案文献的种类及内容、追索的途径及回流的重要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流散海外古籍文献回归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古籍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追索回归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在群策群力、寻求法律支持、信息收集、资金募集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基础上,采取原生性回归与再生性回归相结合的途径,采取依法追索、国家赎回、民间购买、接受捐赠以及联合影印、珍本再造等多种回归策略与途径,寄望于流失古籍早日回归故土。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追索流失历史档案的重要意义出发论述流失海外历史档案的重要性,指出追索流失档案存在的几个现实问题,针对现实问题,结合时代背景,提出现时情况下追索流失档案的几点希望所在,即追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档案文献流失海外问题十分严重,流失文献大多分布在各个国家的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文化机构,论文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依据相关调查、案例探讨流失海外少数民族档案文献的追索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当前国际公约和私法机制提出质疑,剖析其在我国追索流失海外档案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力求对国际公约、私法机制和我国国内法的修改、完善有所裨益.同时,探讨了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背景下,追索流失海外档案文献的多元化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追索流失历史档案的重要意义出发论述流失海外历史档案的重要性,指出追索流失档案存在的几个现实问题,针对现实问题,结合时代背景,提出现时情况下追索流失档案的几点希望所在,即追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大量珍贵文物及历史档案流失海外,为国家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档案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追索外流历史档案就是对国家主权的行使和维护。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大量珍贵文物及历史档案流失海外,为国家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档案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追索外流历史档案就是对国家主权的行使和维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流失海外档案追索的前期工作和后续工作两方面为重点进行阐述,探讨开展追索工作应具备的具体条件和追索工作的进行程序,以期达到对追索研究更深入更系统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1.
文物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载体,大量文物的流失会造成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裂痕,一个国家民族对历史认知的缺失。这正是为何中国、韩国、埃及等国家不遗余力地追讨海外流失文物的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文物流失大国。有关统计显示中国至少有上千万件文物流失于世界47个国家。也有说法认为,其中流失于日本的中国文物是最多的,尽管尚未有具体数据证实。  相似文献   

12.
大凡文物大国,都有着文物被盗窃、走私的困扰,反盗窃,反走私,并进而追索回流失在外的文物,便成了这些国家的一项重任务。据报道,埃及近年来已成功地追回了数千件流失在海外的埃及文物,就连流失海外多年的古埃及王朝拉姆西斯一世木乃伊也重归了故里。埃及追回的文物,有的是近年被盗并走私出境的,但也有不少文物是早年走私流失国外的。埃及在追索流失文物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相似文献   

13.
据中新社报道,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5月25日提醒民间文物收购者:海外流失文物有着很复杂的背景,应该严格在中国法律和国际公约的框架下进行。中国最近已经创建了流失海外中国珍贵文物信息数据库,以便及时、准确、高效地对流失海外文物进行追索。单霁翔说,目前国内出现了企业民间团体乃至个人参与收购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潮流,这些公  相似文献   

14.
自清末以降中国文物饱受战争劫掠、盗窃、走私之害,我国成为文物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流失到海外的中国文物的现状来看,它们既有被私人收藏的,也有被外国博物馆收藏的。与私人藏家手中的藏品相比,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流失文物,由于其出境年代、渠道以及其现持有者的法律地位明显不同,因此,对此类流失文物制定追索策略,并须考虑其特殊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与方法。鉴此,本文以流失海外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流失文物为对象,探讨其返还的的特殊之处以及由此产生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现存何处?确切的数字恐怕永远是个谜。中国政府、学者和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流失海外文物的调查工作,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这项调查工作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计,而且均是文物中的精品,它们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失海外的。加上建国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文物,可以推测,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满族的发源地,有清一代形成了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虽然这些满文档案文献几经磨难,丢失和损毁不少,却也还有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保留了下来.我国虽是满文档案的主要收藏地,但也有部分满文档案文献流失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17.
德国博物馆协会发布的《殖民背景下藏品处理指南》,是西方主要文物流入国在国际公约的精神和道德压力下,首次针对自己国内博物馆收藏的外国非正常状态下的流失文物,提出较为全面返还思路的政策性文件,对推动国际社会公正合理地解决国际间非法流失文物的追索和返还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也应有助于我国追索非法流失到德国的相关文物,但同时存在时间涵盖不全、含糊其辞,语义不清、对殖民的定义不确,可操作性差等明显局限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博物馆在半年内流失10件国宝级文物。流失的过程更是让人目瞪口呆,竟是由馆内一名中层干部以“借”的名义通过文物贩子之手倒卖出去的  相似文献   

19.
<正>150多年来,中国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现存何处?确切的数字恐怕永远是个谜。我国政府、学者和有识之士一直致力于流失海外文物的调查工作,但由于受条件的限制,这项调查工作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据我国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中,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而且均是文物中的精品,它们大多是在旧中国时流失海外的。加上建国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盗掘走私出境的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推进九龙坡区三线建设文物征集,确保九龙坡区三线建设文物不流失、不被破坏,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全面展示九龙坡区三线建设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