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情境教学模式是小学语文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让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实现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呢?这就需要教师借鉴现代心理学的暗示、移情、角色学等研究成果,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情境中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当前一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注重发挥学生潜能并启发学生去感受、领悟和内省,从而将认知内化并通过行为外化,实现认知、情感和道德的和谐发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作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整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感悟体验";二是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三是注重教学策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四是与时俱进,增强教学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3.
体验式教学从“学”的方面可界定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它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教”的方面可界定为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表达感受、态度和进行价值判断.从而让学生领悟知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新课标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是从关注学习个体知识构建的角度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遵循这样一种教学模式:钻研教材教法,分析重点难点,集体面授解答,课后作业辅导。这种模式忽略了人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为什么不将关爱融入到教学中,再用这杯甘露去滋润学生呢?  相似文献   

5.
陈琳 《现代语文》2008,(4):38-39
什么是情感教学?有学者认为,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能激发和促使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说情感教学是一个与认知教学既相对又相容的教育概念,它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不仅关心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关心学生在学习时有什么感受;希望学生对学校、老师、同伴产生正面的积极的态度:使学生不因为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割断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以及由此培养起来的社会性情感和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6.
廖芳  武圣强 《考试周刊》2011,(37):203-205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去领悟知识,再回归实践的教学模式。结合独立学院学生及《概论》课的特点,《概论》课教学引入体验式教学十分必要。《概论》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可设计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学生探究体验——交流经验,教师指导——整合反思,内化践行四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7.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一、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习者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它旨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学习的动力源于兴趣。各种教学模式都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苏霍姆林斯基在对待儿童发展上认为:“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与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了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也指出:“情商(包括情感)是个体最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要素。”因而,健全的情感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原动力,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之一。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更有必要。它包括对学科的浓厚兴趣,刻苦钻研的坚韧的意志品质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对学科的浓厚兴趣是数学情感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9.
歌德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针对心灵。音乐教学的价值就是要让学生能真正感受、体验音乐作品的丰富情感,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并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以净化。在音乐的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多手段、多形式综合运用,形成一种多元化的教学主题,以辅助教学,优化教学,延伸教学。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感受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0.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是苦口婆心式的教育.其不但缺少感染教育作用,反而造成学生的逆反对抗情绪,用一句口头语说:听多了,没感觉了.长期以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陷入了"少、慢、差、费"的困境,以致形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苦教、厌学的恶性循环.而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受益匪浅,因为我们要培养的不是语言文字,而是学生的内心体验即"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将"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阅读的基本要求.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语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主要载体的,是表达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情感是不能命令的",它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发、启动、传感,靠主体的自主感受和体验,才能促使学生真情实感的萌生和发展.这种体验是指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去亲历各种语文现象,用自己心灵的触角和行动,去体验人、事、物、境中所含各种因素,再通过情感催化,达到提高认识,激发情感,从而将其转化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这里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如果体验式教学能运用得当的话,就会对语文有效教学起到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物理情感教学是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知共进、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争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物理情感教学实践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丰富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用情感教学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五动,同时它也是个性化教育的切入点,是高情感教育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的认识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感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列宁说:“如果没有情感,就永远不会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知识是行动的基础,情感是行动的内部动力。”情感是教育的窗口,情感不仅具有直接感受事物的作用,它还是知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转换系统,是实现知、信、行的中介环节。师爱的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意志等。  相似文献   

13.
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类似于知识收纳箱,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对于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去做,又为什么要这样做,全然不知,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更谈不上情感的融入与升华,新课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要达到情感目标,就必须注重情感教学.所谓的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情感,学生通过情感的促动愿意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用情感教学的必要性我们在教学过程通常重视传授学生知识,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造成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以下几种问题:  相似文献   

14.
情境教学模式是小学语文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让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实现有意识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统一、理智与情感的统一呢?  相似文献   

15.
洪静 《教师》2010,(28):87-88
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它融人了诵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加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新课标指出: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可以说,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贯穿诗歌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华琼 《新教育(海南)》2013,(Z1):120-121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型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L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它是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笔者逐步在教学中渗透了音乐多元化教学模式,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课题研究。音乐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包括: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渗透。下面就谈一谈自己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的点滴体会。一、注重审美体验的过程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对音乐的学习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它是一种情感过程———审美体验”。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使…  相似文献   

18.
有情感地朗读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它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迁移情感和运用语文知识的有效途径。任何一篇文章,都应该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寄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一个责无旁贷的职责就是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尝试提出一套渐进式情感体验写作教学模式,包括三个阶段,即写前阶段、写作阶段和重写阶段。本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写前活动作为教学重点,在写作过程中从最基本的词汇、短语体验开始,再到句型、句子,最后是段落和篇章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为改变小学作文教学长期高耗低效的窘境,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年来,我们对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审视、调整和改革,逐步探索出了一种比较科学、高效的“学导式”小学作文教学基本模式。此教学模式是围绕一次作文的教学全过程设计的,分为互为关联的五个阶段:感受阶段(收集材料、体验情感、确定内容)———拟作阶段(独立写作)———评导阶段(对比评议优差两篇例文)———修改阶段(自改作文)———总结阶段(师生共同评定此次作文的得与失,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经验)。这五个阶段是学生全方位、多层次自我训练、完善、提高的过程,也是融教师指导、讲评为一体的作文教学过程。此教学模式既符合新大纲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又符合现代教学论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纵观本教学模式的各个阶段,学生实际上是在经历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即实践(感受、拟作)———认识(评导)———再实践(修改)———再认识(总结)。学生在这一次次的作文训练中,在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中,螺旋式地升华着自己的认识,提高着作文水平。此教学模式称之为“学导式”,是因为它是按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来设计的。它的主旨是在教师必要的指导下,学生自主、主动、活泼地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