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的付出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教师,必须时刻用自己的爱去呵护自己的学生.唯有爱才能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唯有爱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推动学生的进步.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 “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我时刻提醒自己,必须对我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对我的学生负责.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学生时,只有严慈相济才能使学生茁壮成长。因为“严”是严格教育学生思想良善、严格规范学生行为端正;“慈”是给学生爱的滋养,滋养学生不断完善,健康发展。教师唯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唯有对学生负责,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他们为祖国优秀的建设者奠基。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学生时,只有严慈相济才能使学生茁壮成长。因为“严”是严格教育学生思想良善、严格规范学生行为端正;“慈”是给予学生爱的滋养,滋养学生不断完善,健康发展。教师唯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唯有对学生负责,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他们成为祖国优秀的建设者奠基。  相似文献   

4.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严格要求也是教师对学生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严中有爱,严就是爱。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禹冬 《成才之路》2009,(10):75-75
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爱是拂拭师德这面镜子的柔柔丝绢。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对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  相似文献   

6.
“爱”是教育的基础 ,“严”是教育的手段。“爱”和“严”并举才能达到完美教育的目的。尊重学生。学生年龄虽小 ,但他们可以用“喜”和“怨” ,“亲”和“疏”来捍卫自己的尊严。教师必须真实地了解他们的活思想、活动态 ,和善地、耐心地教育和疏导。教师不能以自己 (成人 )的心态去理解学生、管理学生。应当把自己回归学生同龄的心态 ,才能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更准确地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才便于与学生心灵沟通 ,才利于选择更有效的教育手段 ,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现在的在校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由于家庭溺爱有余 ,管教不足 ,学生…  相似文献   

7.
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爱护学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严”与“爱”是一对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作为一个教师只有正确了解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内因与外因,做到“严中有爱,爱中寓严”,不断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与自尊心,才能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苗承秀 《甘肃教育》2014,(17):24-24
正所谓"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说的就是教师唯有用自己高尚的灵魂才能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这是心灵与心灵的共鸣,是爱与被爱的回应。唯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一、要有严而有度的民主之心在现实的教育中,有的教师将成绩好的学生视为"掌上明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另眼相看,如此种种缺乏公正的爱,在滋润了少数学生的同时,却伤害了更多的心灵。"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贵贱  相似文献   

9.
有苦涩味的教育是真实的教育,咽下苦涩需要崇高的责任感和强大的宽容心,这才是于漪说的“爱”,这时教师才能感受真实而丰富的美好,有苦涩相伴的美好才是最幸福的。让自己成为幸福的教师,必须学会爱学生,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通过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使我明白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要抓住两个“转变”:一个是学生观的转变;一个是教师行为的转变。 学生观历来都围绕两个字来体现,就是“严”和“爱”。正确的学生观不是把“严”和“爱”截然分开,而是“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我听说过这旬名言:“老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  相似文献   

11.
薛伟雄 《成才之路》2009,(11):12-13
对学生的教育,“爱”和“严”两者都不可偏废,这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德育课特殊性质决定的。在德育课教学中必须做到“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统一。德育课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爱,爱为先导”“手中要严,严为助力”“与时俱进,更新标准”“主动帮教.积极协助”,在工作中“严”与“爱”结合,才能让学生在老师的真诚关爱中启迪心灵,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中奋发成才。  相似文献   

12.
讲师德首先是要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奉献、教书育人。大学教师要以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国家栋梁为己任。高校教师的威信的树立,除了师德外,就取决于其教学水平和科研成果。我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各自岗位上取得的成就,实现了我平生的追求: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教书育人的理念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没有“严”就谈不上真正的“爱”,因为“爱”必须“严”。  相似文献   

13.
唯有爱满天下,才能换来桃李芬芳。关爱学生要处理好严与爱的关系,教师要严得有理,爱而不纵。只有将尊重、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爱」与「严」的效应教育者最高贵的品质,就是兼有父母对子女“爱”与“严”相结合的那种深沉的爱。所以,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做到“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这是我做班主任工作一直遵循的教育原则。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没有爱就不...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班主任最能真正和学生“心心相印”。如果说爱是教育最具有人文关怀的表达方式,那么理解和宽容同样是教育孜孜以求的幸福。在崇尚“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的今天,教师真诚的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营养源,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所以在履行常规班级工作时,别忘了让“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6.
热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热爱学生不是迁就、放任学生,也不是溺爱学生,而是坚定不移地要求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只许他们学好,不许他们学坏。严格要求和热爱学生似乎矛盾,其实并不互相排斥。“爱”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严”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如果爱而不严,那是放纵学生,不是爱而是害;如果严而不爱,这种严就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使严落空。当然严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度,不能严得过分而成为苛求,使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降低要求,任何学生不经过努力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那就丧…  相似文献   

17.
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不少教师未能真正地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而是在“爱”的大旗下,以自己为中心,强调的是“师道尊严”,做的还是“严”字文章,不知不觉中拉开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都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却是国家的一桩大事,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知识”。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高于感性的上升到理性的爱。爱学生,但不是盲目地爱,而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关注学生的言行,既重视对其优点、成绩和进步的适时赏识、表扬,又重视对其缺点、不足和错误明察秋毫,从不放过,及时指出、批评、纠正和引导。这就是对学生教育的严。缺少了“严”,爱便会流于不负责任,教师之爱应包括并表现出对学生的严。教师对学生之严应该有以下含义:①面对学生提出发展目标的明确性;②对学生要求的严格性;③对学…  相似文献   

19.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分,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缚太紧,管得太死。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热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热爱学生不是迁就、放任学生.也不是溺爱学生,而是坚定不移地要求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只许他们学好,不许他们学坏。严格要求和热爱学生似乎矛盾,其实并不互相排斥。“爱”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严”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爱相济才能教育好学生。如果爱而不严,那是放纵学生,不是爱而是害;如果严而不爱,这种严就会成为学生的“耳旁风”,使严落空。当然严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度,不能严得过分而成为苛求,使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降低要求,任何学生不经过努力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那就丧失了教育的意义。那么,怎样的严法才叫合理、适度呢?有人把它归纳为以下四个字,我认为很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