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5,(9):792-794
采用文献、访谈、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广东恒大女子排球俱乐部运行模式的研究,分析我国排球联赛的运行机制与"恒大模式"之间的矛盾,提出现阶段排球联赛的发展应从俱乐部组建模式的改变,球员转会制度的完善,丰富后备人才培养途径,扩大排球运动群众基础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我国排球联赛市场现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献资料法,对我国排球职业联赛市场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肯定了排球联赛市场6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也指出了排球联赛市场还存在着俱乐部有名无实,联赛冠名没有引进竞争,球队吸引资金困难且数量较小,收视率和现场观众数量少,球员转会市场冷淡,媒体对联赛宣传力度不大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排主力队员孙明转会意大利某俱乐部一事"搁浅",引起各种猜测,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徐利昨天向记者透露了事情的原委。本月初,意大利某俱乐部给孙明发来邀请函,希望孙明能够参加该国的排球联赛,该俱乐部开出的条件相当诱人。于是,孙用向排球中心递交了转会申请,但遭到拒绝。对此,徐利解释说,之所以未批准孙明的转会申请,是因为国家队参加明年悉尼奥运会需要她。排球中心规定,在奥运会前,无论男排、女排球员都不能出国打球。当然,排球中心的这一决定并非针对孙明一人。排球中心对出国打球的球员有年龄限制,如…  相似文献   

4.
1999年1月22日,历经十年苦修的山东男排,终以七战全胜的战绩,以优胜春(甲B)冠军的身份,杀回甲A,成为新世纪中国排球联赛的"升班马。三代球员多年的奋斗终于如愿以偿,全队上下尽是欢笑与激动。此时此刻;唯有队中主将,国手安家杰有些坐立不安。因为明天他将以中国男排首位国手级转会球员的身份'临时转会一年到全运会和排球联赛的双料已主四川佛兰男排"临时打工"。90年代已五获全国冠军的四川男排,不仅是国内排坛男线的袅雄,而且队中拥有四员主力国手。虽然,众媒体将安家杰加盟川军一事比喻为'冲国男排量有前途的队员加盟国内最…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等对全运会排球比赛项目设置进行调研。主要结论:当前全运会青少年组别排球比赛的设立有利于各省市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但只设一个青少年组别比赛将造成排球后备人才的浪费,过多的奖牌数量是一柄双刃剑,成年组的设置则对运动员的转会及流动有消极影响。建议:全运会排球项目设置调整应与其他全国性排球竞赛改革联动;逐步取消成年组排球比赛,只设置23岁以下和21岁以下两个青少年组别的排球比赛,适当减少奖牌数量。  相似文献   

6.
李云鸿  李静 《体育风尚》2020,(1):195-196
本文主要是以2018-2019中国女排超级联赛与2018-2019土耳其女子职业排球超级联赛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分析法、图书馆查阅资料、逻辑推理及访问等研究等方法,深化俱乐部的体制改革、走市场化和职业化道路;加强俱乐部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加强教练员管理、丰富教练团队成员;合理处理排球超级联赛与全运会的冲突,加强人才交流推动中国排球联赛的市场化进程,为中国未来排球联赛职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欧洲俱乐部十分青睐中国女排运动员,1998年我国向欧洲、日本转会24名运动员,是我国排球项目历年来向国外俱乐部转会最多的一年。这些运动员的转会促进了国外俱乐部对中国运动员的了解,提高了中国排球运动员在国际体坛的知名度。1999年国外俱乐部对中国女排运动员的需求进一步升温,许多从来没有引进过中国排球运动员的国家,如希腊、波兰等纷纷致函中国排协,希望引进中国球员,但是,由于国内联赛的参赛队伍由16支扩充到24支,国内俱乐部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球员转会的数量较去年有所下降,由去年的24名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中国排球职业联赛市场化运营是职业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职业化改革,在商务运营模式多样化、高水平外援积极引进、赛制调整等方面有所优化,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问题。建议:加快排协实体化进程,建立产权清晰的管理机制;创新排球职业联赛品牌,优化商业运营环境;灵活协调联赛与全运会,促进优秀运动员流动;构建多层级排球联盟体系,加强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以期为我国排球项目职业化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历届全运会和全国甲A排球联赛中进入前八名的女排球队成绩及其所代表的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量化的角度分析了新中国女子竞技排球的发展格局及特征,并对优势代表队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为我国女子竞技排球的再度辉煌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历届全运会和全国甲A排球联赛中进入前八名的女排球队成绩及其所代表的单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量化的角度分析了新中国女子竞技排球的发展格局及特征,并对优势代表队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为我国女子竞技排球的再度辉煌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