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作文》2007,(6)
趣味堂有一次,欧阳修走在路上,听见前边一个书生对着路边的一棵枯树赋诗,可是,他只念出两句"路边一枯树,两个干树杈。"就再也吟不出来了。欧阳修见他想得辛苦,便随口加了两句:"春来苔为叶,冬至雪做花。"书生听罢,感慨万千,因为他发现,加上这两句,  相似文献   

2.
有个故事。一次,一个爱写诗的小青年恰好与欧阳修同行——只是不知道同路者的身份。就这么走着走着,小青年看到路连有棵枯树,于是诗兴大发,指着枯树来了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显然,这是两句俗不可耐且不可救药的“死”诗,既无生命,也无色彩。但欧阳修听了并不嘲笑,而是夸他,还笑眯眯地点头说;“写得好,那枯树的确是这个形状,而且你只要再加两句,就能让此树充满生机!”小青年听了,也就绞尽脑汁使劲地想,欧阳修见他想得挺苦,知他已有所悟,也就加了两句结他听:“春来苔是叶,冬至雪做花。”小青年听罢,感慨万…  相似文献   

3.
关于欧阳修的诸多故事,有两个是色彩全异的。第一个故事:某甲爱写诗,有一次曾与欧阳修同行--只是他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走着走着,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于是按捺不住,念念有词来了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丫。"显然,这是两句"俗不可耐"且"不可救药"的"死"诗,既无生命,也无色彩。欧阳修听了并没有嘲笑,而是笑眯眯地告诉他说:"你如果能再加两句,这诗保证漂亮!"某甲听了,也就绞尽脑汁  相似文献   

4.
两个欧阳修——你是哪一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欧阳修的诸多故事中,有两个感情色彩迥异。先看第一个。某甲爱写诗,有一次曾与欧阳修同行———只是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走着走着,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也就按捺不住,念念有词来了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显然,这是两句“俗不可耐”且“不可救药”的“死”诗,既无生命,也无色彩。但欧阳修听了并不嘲笑,而是笑眯眯地告诉他,说:“你如果能再加两句,这诗保证漂亮!”某甲听了,就绞尽脑汁使劲地想。欧阳修见他想得挺苦,知他已渐有所悟,也就加了两句给他听:“春来苔是叶,冬至雪做花。”某甲听罢,果然感慨…  相似文献   

5.
两个欧阳修     
关于欧阳修的诸多故事中,有两个色彩全异的。先看第一个。某甲爱写诗,有一次曾与欧阳修同行———只是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于是走着走着,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也就按捺不住,念念有词来了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显然,这是两句“俗不可耐”且“不可救药”的“死”诗,既无生命,也无色彩。但欧阳修听了并不嘲笑,而是笑眯眯地告他,说:“你如果能再加两句,这诗保证漂亮。”某甲听了,也就绞尽脑汁使劲地想。欧阳修见他想得挺苦,知他已渐有所悟,也就加了两句给他听:“春来苔是叶,冬至雪做花。”某甲听罢,果然感慨万千,因为他突然发现,…  相似文献   

6.
黄美梅 《广西教育》2013,(24):65-65
我从上到下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叫"漫漫"的复读生:178cm的个子,上身穿着一件黑色宽松T恤,头发微卷,国字脸上最让人注意的就是上唇那两撇和下巴那几根"东歪西倒"的胡须。年级主任已经告诉我他的"掌故":之前他已是某商学院财会专业的大学生,但他不喜欢那个专业,现在想复读,做美术特长生,复读一年之后再参加高考。这样,我们班就有了一位"大学生"。起初,他很规矩,问他话时总以"是"和"嗯"来回答。  相似文献   

7.
雪人和草人     
在遥远的北方有一个草人,一个雪人,他们称兄道弟,和睦相处。这一年夏天,雪人开始融化了,水一滴一滴地往下淌。雪人有气无力地对草人说:“草人大哥,求求你,把你身上的草分些给我盖吧!”草人看了他一眼,  相似文献   

8.
相传北宋时有一书生,看见一户人家门口有棵枯死的大树,便诗兴大发,当即吟道:"门前一枯树,两股大树杈。"接下来他却再也想不出下句了。这时恰好欧阳修路过,他略一沉思,便应声吟道:"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那人一听,连声叫绝:"神来之笔,起死回生啊!"  相似文献   

9.
程刚 《少年文摘》2011,(5):36-39
"寂寞的时候你就透过窗子看看院里的雪人,他会永远对着你微笑!"圣诞节刚过,十五岁的苏佳妮就执意出院了。她患了不治之症,医生说,她只能活四个月,并且,只能在床上度过。上帝也有做错事  相似文献   

10.
须眉,人们用以指代男子。须,即胡须,也称胡子,是成年男子所特有的。离不开写人的文学作品中常遇到胡须的描写,且具有多种的表意功能。这里撷课文中的例子作简析,供鉴赏。凸现人物的肖像特征鲁迅先生在回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散文《藤野先生》中,对藤野严九郎的外貌作了具体的描写,文中写道:“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这里的肖像描写寥寥几笔,形神毕肖地勾画出了人物的面貌特征,其中两撇八字形的胡须极富特征,将人物写活了,让你如见其人。“黑苍脸,络腮胡,背有  相似文献   

11.
<正>宋朝时有个文人喜欢作诗,但平时又不愿下工夫,却自以为了不起。后来他听说有个欧阳修很会作诗,很不以为然,心想:难道天下还有比我更会作诗的人吗?就离开家去找欧阳修比试比试。这个文人走着走着,看到一棵枯树,于是诗兴大发,随口吟道:远看一枯树,两股大丫杈。他吟了这么两句,却想不出后两句词来了。正苦苦思索时,突然背后有人续了两句:春来苔为叶,冬至雪是花。这人回头一看,并不认识吟诗的就是欧阳修。他上  相似文献   

12.
仇士鹏 《江西教育》2022,(13):63-64
和本科同学聚餐时,他一脸惊讶:"你瘦了哎!""唉,太忙了,累瘦的."我撇着嘴答道."你都有白头发了",他盯着我仔细端详着,不禁问道,"你这两年都是怎么过来的?""'分外充实'地过来的!"我笑了笑……  相似文献   

13.
吴恺是初三学生,长得身高体胖,最让人羡慕的是他嘴唇上方那一抹浅黑的、绒毛般的胡须.小个子李响说那胡须让吴恺显得特帅,李响常追着吴恺取笑:"大哥、大哥你好么?"李响爱吹牛:"我不怕你,我大哥是吴恺.他罩着我呢!"  相似文献   

14.
“三月里来三月三,美丽的风筝飞满天……”在风筝飞满天的季节里,一棵枯树眼看着万木复苏、百花争艳,而自己却苍老依旧,不禁流下了浑浊的泪水,它叹息着:“唉!幸福的日子已离我远去……”“树伯伯,我能在您的丫杈里搭个窝吗?”一只怀孕的黄鹂鸟停在枯树那光秃秃的枝头,用清脆的声音问。枯树用苍老而无力的声音回答黄鹂鸟:“搭吧搭吧,只要你不嫌弃我有枝没叶。”黄鹂鸟在枯树上安了家。“树伯伯,我能在您的腰间建个温暖的小屋吗?”一只拖着蓬松松的长尾巴的小松鼠问。枯树看也没有看小松鼠一眼,就说:“行行行,打个你喜欢的洞,住进去吧,只要你…  相似文献   

15.
1柚子是个麻秆一样的大男生。他总爱跟人打赌。他说:"猜我中午吃了米饭还是馒头?"苏蕾拉白了他一眼,"真够无聊的,我说你吃了什么,你怎么证明?难不成剖腹让我看看你的胃?"柚子的嘴撇了一下:"你这样的女生  相似文献   

16.
关于欧阳修的诸多故事中,有两个色彩全异的。 先看第一个。某甲爱写诗,有一次曾与欧阳修同行——只是他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于是走着走着,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也就按捺不住,念念有词来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显然,这是两句“俗  相似文献   

17.
你有暗恋的他吗?^○^T_T你是否仍在苦恼,要如何向他表白你的心意?T_T你是否在心里有一些感激的话,压在舌尖下,却迟迟没有说出口?你是否有一丝牵挂,要悄悄送出?不用担心,"糖衣"雪人姐姐来到你身边! *_*把你平时藏在心里最深处不敢说或者不方便说  相似文献   

18.
在圆顶帐篷里,长长胡须的高大的法师就坐在驯鹿皮上。他说:"我就是萨满黑白法师,你是不是叫博尔德?"博尔德诧异地点头说:"是的,我是来祈求您的。"他重复了一遍在路上遇见的那三个人的祈求。萨满黑白法师说道:"至于巨蛇,他体内有一块黄晶宝玉,让他把宝玉吐出来吧。  相似文献   

19.
关于欧阳修的诸多故事中,有两个色彩全异的。第一个故事:某甲爱写诗,有一次曾与欧阳修同行———只是他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走着走着,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于是按捺不住,念念有词来了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显然,这是两句“俗不可耐”且“不可救药”的“死”诗  相似文献   

20.
院子中,一棵枯树,一株喇叭花。 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喇叭花正努力地生长。在她身旁,是一棵枯树,一年四季都无叶的树。喇叭花很是瞧不起这棵树,也讨厌自己生长在这么一个邻居旁边。她常常以鄙夷的眼光看着枯树,并向他炫耀自己的“王者风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