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标展示”是课时目标教学基本结构的第二步(第一步是前期诊断),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一环节的主要功能是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目标展示的途径,从教学进程上可分为三类,一是课始集中展示;二是在课中分散展示;三是在课终前综合展示。从思想政治课的本身特征看,这三类途径基本都适用。展示目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有开门见山式、温故知新式。讨论式、破题式、设问式、悬念式。情境式、讨论式、承启式、回溯式。点睛式等。这些展示目标的形式。下面只着重谈两种形式的使用。一、…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结课”的七种形式一、“板书式”结课,即通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重点,有序的板书进行课堂总结。二、“目标点评式”结课,即在课始宣布或出示课时目标,课尾针对学生学习完成情况,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总结。三、“拓展延伸式”结课,即通过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阅、归、讲、问、练”五环节教学法是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种尝试。“阅”就是由学生阅读课本,了解本节课应学习的知识全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归”就是由教师指导学生系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将知识进行浓缩。即掌握知识的重点。“讲”即由教师进行精讲。就是在学生系统归纳知识  相似文献   

4.
初级中学课本代数第四册101页“三角函数”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相似形、直角坐标系及几种简单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使学生能正确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这节课的教学结构可按目标确立、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归纳四部分去设计。目标实施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新授知识要通过“引趣”、“尝试”、  相似文献   

5.
陆娟 《地理教育》2022,(z2):125-126
一、系列化微课的内涵 微课是我国网络技术水平高速发展之下的产物,它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微视频或者是播放图片等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将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向学生展示的一种教学手段.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系列化微课就是将这些一节一节的知识碎片进行串联,由此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也就是学生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学录相《植物的果实》一课,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这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果实的构造,形成“果实”的概念。课堂教学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层层展开。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每人带一些果实来上课,这种课前准备的做法,能使学生在形成“果实”的概念之前,对果实有一点粗略的感性知识,思维就是在这种感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正>"导学"即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融智"即融合一切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整体而言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采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打造和谐共存、师生思维碰撞、学生主动探究的活力课堂。教师可通过课前对学生的知识以及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存在的问题,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再通过课前导入、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突破。《点亮小电珠》一课是小学四年级的一节体验课,我以此为例,具体阐释如何"导学融智"  相似文献   

8.
袁志刚 《考试周刊》2014,(47):71-71
说课的基本程序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材分析要说本节教材的地位、作用与特色、设计思想等。学情分析要说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一切因素。教学目标要说在实现知识技能目标的过程中,如何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说教法学法要阐述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怎样让学生进入角色充当课堂教学的主体,怎样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说教学过程要程序清晰,夹叙夹议,通过"预设"展示教师的机敏性。  相似文献   

9.
谈课堂提问     
查泽林 《教育艺术》2002,(12):26-26,40
设计好课堂提问 ,在教学中能变学生被动地“听”、消极地“学”为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学” ,可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及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课堂提问 ,可将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即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进行。课堂提问 ,也应允许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解答。一、课堂提问类型1 课前提问 :传授新知识之前 ,提出前节课重点内容问题或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问题 ,既起到复习巩固作用 ,又能迅速地集中学生注意力 ,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 ,便于组织课堂教学或导出新的课题。2 课间提问 :新知…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好地落实物理新课标,我在物理教学中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其中在教学第一册物理“5·2串联与并联”的过程中,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们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物理产生极大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课堂效益,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物理教学的要求。关于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取了如下的做法。一、课前热身,学习新课由于上节学习了电流和电能的知识,尤其是电路图中各元件符号对今后的电学学习很重要,因此在导入新课前考查一下这些内容,并通过多媒体中的实物投影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虽然和过去的课前提问…  相似文献   

11.
案例背景本节课与前一节课——“长江”是并列的关系, 该班学生已经掌握了对这一知识结构的学习方法,故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同时,在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的过程中在“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和“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间建立关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婷 《地理教育》2014,(7):44-45
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中“气候与人类活动”一节将世界气候分布及气候类型特点等知识综合运用到分析丰富的实际生活事例中,既凸显地理学科特点——自然与人文结合,又彰显“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一、优化方法主要采取课前预习、搜集资料、课上小组讨论、展示学习成果、小结、检测的自主高效课堂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观,也践行了新课改的目标——关注人的发展.课前布置自学任务,让学生主动研究实际问题,形成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课上讨论,是师生间相互交流想法、各抒己见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展示自学成果的环节,无形中又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自主梳理教学过程既突出教学重难点,归纳总结能力也得到锻炼;最后的习题演练则是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颖 《天津教育》2014,(2):50-51
本节课是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分类”知识的学习过程并非是现成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过程,而是一种思维的形成及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学生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动手摆物品动作慢,有意注意时间短,容易产生课堂秩序混乱,造成课容量明显减小。那么,如何有效地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做”的数学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4.
“课尾小结”与“课的导入”一样,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成功的“课尾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如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等,形成完整而深刻的印象;便于对照教学目标自查学习效果。 好的课尾小结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启迪思维。教师最好能引导学生参与课尾小结,以培养他们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的形式,可以师生合作,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小结。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课尾小结,可  相似文献   

15.
本节课与前一节课——“长江”是并列的关系,该班学生已经掌握了对这一知识结构的学习方法,故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同时,在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的过程中在“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和“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间建立关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性学习1.学习目标自主确定。研究表明 ,学生性格、兴趣、能力等差异体现在学习过程中 ,表现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不仅有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有快有慢 ,而且在接受能力上也有高有低。因此学习目标的确定也应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而“个性化”了的目标易为学生所接受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教《西门豹》一文 ,一开始 ,我就提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然后再根据学生的问题归纳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兴趣、能力 ,自主选择“个性化”的目标自主学习。2 .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7.
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子平 《山东教育》2003,(10):38-38,44
前几天到学校进行教学视导,听了几节计算课,这几节课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是相似的,都是先创设一个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列算式计算。比如其中一节是教学“有余数的除法”,首先,教师让学生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同学,让学生列出算式进行计算,然后又让学生把9块糖平均分给4个同学,让学生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我问学生列式计算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学生一无所知。这节课教师设计的意图很明确,是由学生学过的知识,即没有余数的除法,过渡到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即“有余数的除法”,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缺少了一个重…  相似文献   

18.
谈开香 《天津教育》2023,(29):113-115
<正>作业是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将作业的功能综合定位在“作业即学习活动”“作业即教学巩固”“作业即评价任务”上,逐级细化到单元作业目标,再到课文(课时)作业目标,并以课文(课时)作业目标贯穿每一堂课的始终,发挥作业导教助学评价的功能,从预习作业牵引,为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作铺垫;课中作业助力,为学生学习搭建脚手架;课后作业延学,巩固知识螺旋提升能力;单元学习小结,小组合作实践升华主题等方面来设计适切的单元作业,实现课前预学、课中导教、课后延学的价值,落实知识的生成、技能的培养、思维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反馈矫正是布卢姆“掌握学习”法的核心。是消除或减少差异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由于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因而反馈矫正的做法也各不相同,在新授课中,大体有以下几种反馈矫正方法。 一、新课导入段的反馈矫正 为避免学生对前节课知识的淡忘,传授新课前,老师要设计既折射前节内容又跟新课内容衔  相似文献   

20.
朱红梅 《山东教育》2003,(11):23-23
种课堂结语,以抛砖引玉。1.“画龙点睛法”:即在课的结尾让学生自己要言不繁地总结出本节课所应掌握的知识要点,教师加以修正,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概括能力。2.“承上启下法”:在总结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过渡到下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后主动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下回分解法”:在课的结束,能够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设计出一至四个由易到难的题目,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呼应开头法”:根据目标教学原理,不仅在课的开头要明确出示目标要求,而且在课的结尾要一一作出反馈,落实到位。5.“引申铺垫法”:结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