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纲解读】《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推理,要求能说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事件的起因、某种事件的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或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2.
【考纲解读】《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其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是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叙述事件或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推理,要求能说出某个论点的论据、某个事件的起因、某种事件的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或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一考点,与“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不同的是,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4.
文章中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有时表现得直露而显明,有时却表现得含蓄而曲折,因而这类题的难度也往往较大。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注意是指所读文章中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5.
论述题 一、题型特征及功能 论述题一般是由理论,材料和与材料相关的一个问题或数个问题三部分构成。 在论述题中,要求学生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范围,有时候是明确给出的,如要求学生运用哪一课什么样的原理来分析说明某个问题;有时候是不明确的,只是笼统地提出运用“有关知识”来分析说明;有时候则根本不提出理论要求(实际上是有理论要求的),只要求对某一观点或某一材料进行分析说明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内容,来确定分析、论证、评价问题时要运用的有关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6.
邵成英 《新高考》2009,(2):21-22
文言文"分析综合"方面考查三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文言文"鉴赏评价"方面考查两点: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对文言文进行分析综合、鉴赏评价须以翻译为  相似文献   

7.
赵德庆 《广东教育》2006,(12):47-48
2007年《新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具体规定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前者要求考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事件或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属于客观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归纳、概括能力;后者要求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属于侧重作者主观见解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分析、概括能力。这两种考查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某个论点的依据;(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以及发展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考点解说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一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相似文献   

9.
《考试》2007,(Z2)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都是对文言文阅读整体能力的考查,侧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一般情况下都是将两个考点结合起来考查,今后仍然会主要采用两者综合起来考查的方式。对这两个考点的考查,大多数试卷集中体现在文言文阅读的最后一道题,往往是四个选项各自阐述或解说、评价某一个方面,要求判断其正误。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新课程标准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具体规定为“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前者要求考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谈及的事件或论述的道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属于客观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归纳、概括能力;后者要求对文章的有关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后,才能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归纳概括,并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属于侧重作者主观见解的东西,考查着眼于分析、概括能力。这两种考查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时,一般涉及以下几点:(1)某个论点的依据;(2)某种现象的内在本质;(3)某件事发生的原因,以及发展所导致的结果;(4)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等等。解题时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故意曲解、无中生有、片面遗漏、褒贬有误、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下面以2007年广东高考调研卷AB卷,以及2006年各省高考题中的分析概括题为例作错因解说。一、夸大其辞,言过其实2007年广东高考调研B卷:D.在王志的禀性和声望的影响下,他的兄弟侄子都为人纯朴忠实谦让平和,他被当时的人誉为马蕃巷王公贵族...  相似文献   

11.
戚敏 《新高考》2013,(2):38-39
议论文是高考英语作文中常见的文体,它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并表明自己的看法、态度、立场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高考中的议论文写作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都是三段式的,分别为引子、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引子部分通常阐述一下问题的现状;正文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如从两方面分析说明事物或事件的利弊,有时也会单从一个方面论述;结论部分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或对某问题的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一、明确文言文高考考试大纲要求 在系统复习前,教师务必先整体讲解文言文高考要求的有关情况,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一)总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词汇:以文言常用词(或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18个虚词)为主.2.语法结构:采用常见的文言句式.3.体裁:叙事为主,写景、抒情、说明及一般的说理文次之,基本不选专业性强的学术著作.4.内容:较少出现生疏的古文化常识或艰涩的古文化背景,少用典故.5.风格: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二)具体的考点要求:具体考查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的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理解翻译,信息筛选,要点归纳,中心概括,作者观点的概括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3.
高考对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要求是理解、分析综合.其中分析综合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筛选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态度.这些考查学生对选文整体或某关键环节的理解,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综合能力,难度较高.但只要考生基础扎实,把握技巧,亦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4.
九、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文章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主题)思想及其意义,还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背景等。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首先要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则必须做到对文章每一用词、每一句话、每一段落的含义都有较为准确的解读,在这基础之上,我们还须分析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于当时及将来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甚至还必须顾及它在读者群中所产生的种种反馈效果。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更为复杂。它不仅要求考生准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还要求考生能在理解文章思…  相似文献   

15.
一、明确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是一个总要求,分为两方面内容。1.理解这在语文能力层级上属于 B 级,即考查的是理解能力。这方面要求包括以下三点:(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  相似文献   

16.
一、训练目标“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是阅读文言文“把握文意并进行分析、评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时阅读能力深层次的考查。它要求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古代作品。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建筑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训练时还应该突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把握文意,二是在此基础上作初步分析评价。“把握文意”除前面(第三节)已经谈到的以外,在训练中我们要着重做到:①通读全篇,把握各种文体基本要素;②对关键性的疑点可采取上下勾联,反复猜读的方法来解决疑难;③对照题…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指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2 0 0 1年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文学作品的阅读是全国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也是一个难点。怎样根据《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做好文学作品中的阅读题呢 ?一、明辨体类。作品的体类不同 ,鉴赏评价的侧重点也不同。如散文的鉴赏评价重在语言的韵味 ,思想内容的把握 ,手法运用及效果分析 ,结构分析 ,风格把握 ,作者观点和态度的把握。诗歌的鉴赏评价侧重对语句内容的理解 ,对作品语言特点、手法的运用、风格倾向的赏析。小…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这一知识点上有三个具体要求:(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在高考试卷中,三个具体要求集中体现在文言文阅读"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这道题上.  相似文献   

19.
黄泉芬 《教育》2014,(28):69-70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了解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2014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关于古诗文鉴赏评价也要求: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是指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所描写的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所流露的感情等。赏析标题诗歌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通过题目可以理解诗歌的内容、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012年高考全国新  相似文献   

20.
张丙信 《中学理科》2009,(8):9-10,15
2006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鉴赏古代诗歌这一考点的具体要求是:“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那么,应该如何正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