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杜华赋 《新闻界》2000,(4):56-56
为了进一步提高报纸的质量 ,扩大订户 ,许多报刊都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读者调查”、“有奖征求读者意见”等活动 ,公开征求读者对报刊的专栏设置、版面内容、印刷和校对质量 ,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等。这样做 ,既体现了依靠群众办报办刊 ,又满足了多层次读者的需求 ,对编者和读者都有益 ,实乃大好事。但是 ,从实际情况来看 ,做得好的较少 ,大多是走过场 ,图形式 ,耍花枪 ,出虚招 ;有的雷声大 ,雨点小 ;有的虎头蛇尾 ,有始无终 ;还有的甚至是愚弄读者 ,欺骗群众。笔者业余写作20余年了 ,对报刊有着特殊的感情 ,加之自己也在从事办报工…  相似文献   

2.
“刚满月的孩子哭个不停,老公管都不管,还在津津有味地看某某报”,“我每天要是不看到自己最喜欢的某某报,翻来覆去连觉都睡不着。”这些语言是笔者从一些报纸上的“读者评报”专栏摘抄的,每每阅读起来,总让我难以承受其“酸味”的冲击。 报纸开辟专门的版面或栏目,诚恳征求读者的意见和看法,发动读者为报社出主意,对提高办报质量,疏通与读音沟通的渠道,无疑是必要的。但是,现在出现在某些报社的所谓“评报”,却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只要是读者的表扬,即便离谱,  相似文献   

3.
提高办报质量,塑造品牌形象 要想提高发行量,就要提高报纸质量,就要强化最优观念,创新办报举措.当代生活报发行量由2003年2万多份发展到现今10万多份,与该报创新专版专栏、塑造品牌形象大有关系. 一是开设特色专版.该报在同城媒体率先开设<军事天地>专版后大受读者欢迎,对促进发行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广东《佛山日报》近年来一直坚持开展“每日评报”,从2006年6月起,对评报工作更为重视,还增加了“每周评报”和“每月评报”,使之成为采编工作的一项常规业务,对提高报纸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本刊2008年新辟专栏“每月评报”,旨在进一步提高地市报的办报质量。希望广大读者为此专栏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5.
赞扬子晚报的办报思路杨万荣扬子晚报把增强报纸可读性、赢得更多的读者作为提高报纸社会效益的一件大事来抓,是值得称道的。该报编委会明确规定:“第一是办好报纸,第二是办好报纸,第三还是办好报纸”,“报社一切活动都以办报为中心,以提高报纸质量为龙头,以报纸的...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报纸专版与专栏质量,烟台日报社最近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意见征询活动——请读者投票评选最受欢迎的专版专栏和最不受欢迎的专版专栏。专版专栏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囿于长期形成的传统习惯,专版专栏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老面孔、老套路”现象,影响了宣传报道效果。对此今年以来烟台日报社党委结合内部改革,把改进专版专栏作为提高办报质量的一项重要课题,决定敞开大门,向广大读者广泛征询意见,请读者评判。评选揭晓之后,报社党委多次召开会议对读者意见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5月17日,哈尔滨市的退休干部张玉昌和退休讲师王琚琨拿到了《老年日报》的聘书,他们作为该报首批“第一读者”进驻编辑部,参与《老年日报》的办报。据悉,请“第一读者”进编辑部,请读者作为报纸的监审是《老年日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实现“三贴近”的一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各报纷纷推出名牌专栏以争取读者,借以扩大宣传效果和报纸的影响力。企业报虽有企业的经费支持和固定的职工读者,但办好专栏仍是提高办报质量、扩大宣传效果的重要途径。要办好企业报专栏,必须研究专栏的导向性、经济性、可读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报纸是办给人民群众看的,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必须合乎大众口味。在报纸受众需求多元化特别是报业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要增强地市报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赢得读者的好评,就必须不断创新。改版后的湄洲日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办报理念,把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和吸引力作为报纸改革的切入点,努力实现办报观念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盐阜大众报社总编辑率领该报社十名记者骑自行车采访该区沿海滩涂地区。这是该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队伍建设所举行的又一次集体采访实践活动。盐阜大众报是一张有四十八年光荣历史的地区级党报。“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大众化、通俗化”,是该报的基本办报方针和特色。近几年,一批年轻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局主办的现代保健报,在全国众多的卫生报纸中崭露头角,连续获得“报纸创新特等奖”和“全国卫生报纸十佳”两项大奖。这份卫生类报纸,何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厚爱和好评?重要原因之一,是她有一个金牌栏目——《报中报》。现代保健报是1985年创刊的一份四开报纸。1991年7月,该报编采人员开会,讨论报纸如何贴近生活、贴近读者时,有记者提出创办一个《报中报》专栏,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经过反复酝酿,编辑部决定,《报中报》专栏以四个版的微型小报形  相似文献   

12.
王少军 《新闻世界》2008,(11):39-40
读者评报在业内不算是新鲜事,但长年坚持让读者对每一期、每一版、每一篇稿件进行评判,读者评报“常态化”,这在目前国内可能还是少见的。《安徽日报农村版》自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引入读者评报机制。把报纸好不好的“话语权”交给读者,以评报促办报,有效地提升了办报水平和报纸质量.收到了较好的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报动态     
《宝钢日报》三管齐下进一步提高质量《宝钢日报》拟定今年办报思路,决定从增强指导性、扩大信息量和提高可读性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报纸质量,使《宝钢日报》今年达到全国冶金行业第一流企业报的目标,并向全国第一流企业报的目标冲刺。日前,该报总编马永建撰文具体阐述了这个办报思路。在增强指导性上,该报强  相似文献   

14.
文摘版既属专栏类,但又区别于新闻版和专栏版,它既是新闻版和专栏版的延伸和补充,又是新闻版和专栏版的有机组合。那么文摘版究竟应该如何编?怎么摘?我以为,编文摘版也应注重实用性,应突出报纸特色,要有其独特的视野和思路。 突出报纸特色 注重实用性 文摘摘编工作“看似寻常最奇崛”。面对“书山报海”,如何才能使读者在投入有限的人力、财力的情况下,享受一报在手。洞悉天下事的“美味”。这不仅是读者的殷切期望,也是编辑面对的问题。所以文摘版应紧紧围绕报纸的办报方针“好看、有用”做文章,选编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央提出的“三贴近”原则为党报改进工作,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指明了方向。实现报纸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是对我国党报优良传统的继承和许多诞生在战争年代的党报一样,《盐阜大众报》从1943年4月25日创刊之日起,就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经过大胆尝试,摸索出一条“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的办报路子,成功地解决了“为谁办报”和“靠谁办报”两个基本问题,创造了“黑板报、读报组、通讯组三结合”、“从上到下建立通讯网”、“知识分子培养工农写稿”等一系列经验。这些经验和优良传…  相似文献   

16.
今春伊始,刚刚创刊5周年的北京法制报做出一项决定,报社要在广大读者中公开征聘特约评报员,让读者对该报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这使我感到新鲜,于是,我就对该报的一期报纸评了个“体无完肤”,整个报纸版面被我用红笔勾成了“大花脸”,其中有些意见简直是属“鸡蛋里挑骨头”之类。但报社“闻批评则喜”,毅然聘请我为特约评报员。在首次评报员座谈会上,我见到了该报总编  相似文献   

17.
今春伊始,刚刚创刊5周年的北京法制报做出一项决定,报社要在广大读者中公开征聘特约评报员,让读者对该报指手画脚,评头论足。这使我感到新鲜,于是,我就对该报的一期报纸评了个“体无完肤”,整个报纸版面被我用红笔勾成了“大花脸”,其中有些意见简直是属“鸡蛋里挑骨头”之类。但报社“闻批评则喜”,毅然聘请我为特约评报员。在首次评报员座谈会上,我见到了该报总编  相似文献   

18.
凡是事关报纸发展、职工利益、企业建设,而需要报纸这块思想舆论、文化教育阵地的工作,企业报不应等待上级布置;而要发挥主体精神、积极主动地策划、开展业务活动。以“本报”名义同读者、职工一起开展活动是企业报的特点,也是优势。如《南化报》2000年11月28日以“本报”名义召集了部分读者、作者座谈,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办报质量的意见。由于是主动征求,因此参会者畅所欲言,除了对“本报”正面予以肯定外,还提出了一些设想、希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大学校报已由长期沿袭的内部刊物转为具有国内统一刊号的正规报纸,与正规报纸相对应的办报质量、水平怎么样,是大学校报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业内人士都在讨论关于校报正规化建设问题。笔者认为,报纸的生命力在于它的风格,而风格要依据该报发行的市场,确切说就是读者,就是哪一类人看你的报,你的文章是  相似文献   

20.
专栏是报纸版面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专栏都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风格。好的专栏,不但能够赢得广大的读者,而且对培养锻炼编辑、记者队伍的能力素质有着较大促进作用。作为一家军兵种报纸,《人民武警报》在专栏设置和经营中深钻细研,不仅提高了办报质量,也赢得了基层官兵的厚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