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应考虑成立“减灾部”,将有关灾害的部委和局纳入,联网形成中央灾害信息系统,与各省市联网形成国家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应用国家通信、卫星及遥感共用系统,汇集与灾害相关的气象、海洋、水文,地震、遥感、灾情等诸多资料或信息;开展重大灾害的预测评估、辅助决策和紧急救援等工作,形成现代综合减灾系统。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9,(17):10-10
5月1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首次发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减灾的事业以及今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儒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学之精髓"天人和谐"、"贵人重生"、"爱民济众"、重"和"轻"争"等价值理念中所富含的防灾减灾思想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通过对其相关理论观点进行归纳梳理,希望对防灾减灾文化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灾害现象每年或大或小都有发生,这一时期,我国依旧延续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形成的系列防灾减灾先进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和完善了若干防灾减灾思想理念,持续把防灾减灾作为国家发展事业的关键。本文以建国以来我国防灾减灾思想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共产党防灾减灾思想在主旨追求、救助措施、价值理念、实施机制等方面进行四维透视。  相似文献   

5.
肖鹏  张栋 《北京档案》2011,(9):42-43
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是档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国内档案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维护和确保档案的安全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防灾减灾思想为研究对象,从防灾减灾理念之基点、准绳、效验、通达等四个主要方面论述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防灾减灾理念中的群众路线印迹。  相似文献   

7.
没有预警特征不期而至的水灾会对档案文献资料造成部分损害或永久性无法弥补的破坏,但制定正确的减灾措施正确操作使影响档案寿命各种不利因素降到最低程度是档案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任务.  相似文献   

8.
城建档案的作用在抗震减灾中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强调此作用的同时重点提出档案保护和灾后应急管理的措施和方案,旨在期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让其更好地为城市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许可发 《新闻世界》2010,(8):300-300
思想政治工作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人的本质,从人的本质出发,积极处理各种社会问题,用思想政治指减灾扶贫工作,促进减灾扶贫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拥有资源、人才、设施、政策等优势,能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特色服务。高校图书馆能够从教育基地、网上阅读阵地、参谋咨询、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方面参与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建立减灾处突机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阐述了我国公共安全管理的危机处置模式及其对档案工作的启示,制订了基于公共安全管理目标的档案减灾处突机制,并提出了我国档案减灾处突的实现策略,为档案防灾和处突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杨战明  王宇飞  林凌 《今传媒》2020,28(1):23-24
全国各级气象部门紧跟媒介发展趋势先后开通了气象官方微博,不断扩展气象信息的发布渠道,以此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官方微博发展至今,集受众知情功能、信息传播功能、舆情导控功能、民意互动功能、科普宣传功能为一体,丰富完善了公众气象服务的内容和手段,提高了防灾减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陈书义 《大观周刊》2012,(33):135-135
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和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如何积极有效地做好防灾减灾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防灾减灾机制建设进行了探讨分析。因此,清晰认识灾害种类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绿地防灾减灾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防灾减灾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直接关系到城市防灾减灾的效果。本文分析了植物在防灾减灾绿地中具有的防火、避震、防风、防洪功能,就如何在福州市科学选择防灾减灾植物进行探讨,并提出防火、避震、防风植物合理配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笔者依据唐山地震的亲身体会,论述了图书管理抗震减灾机制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16.
李亚君 《兰台世界》2009,(11):69-70
笔者依据唐山地震的亲身体会,论述了图书管理抗震减灾机制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国民经济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化是农村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发展建设,在全球气象变化的背景下,贵州地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进行预测预警,并且在物联网下建立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这样就能够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19.
媒体不可以充当灾害预警的新闻源,并不意味着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只能被动地充当传声简。媒体在灾害预警方面的作为,应该主要体现在预防和监督上。  相似文献   

20.
灾后反省制度——对于我们这样处于转型期中的国家,是极为必要的。报载:一些专家们针对每当灾害来临,国家机关“‘九龙治灾’,各干各的”——除非“总理任总指挥”这一“旧有难题”,提出要“创新救灾体制”。其办法却“不外健全立法、加强现有协调机构”和“建立新部门”(减灾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