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了众源地理数据质量评价的评价体系,对微博签到数据从沉余度、完备度、错误率和位置精度4个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资源环境数据生成的大数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环境监测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保障,地面调查和遥感监测是资源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其衍生的众源地理数据给资源环境地面调查提供了新的方式和途径;云端资源环境数据产品的指数级增长,大幅提高了数据的透明度和置信度。众源地理数据和云端资源环境数据产品的云端专业服务的蓬勃发展,将使现有的资源环境数据获取途径、管理方式以及分析方法被更加高效的大数据方法所替代;公众的参与,实现了公众对资源环境监测与管理的参与;契合了资源环境服务于全人类共同利益与福祉的本源,同时避免了业务数据调查过程中的投入过大、不确定性高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OpenStreetMap(OSM)等基于网络众包平台上的地理信息数据正迅速成为专业地理信息的重要补充。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成为地理信息的重要数据源。针对多源异构室外、室内空间数据集成困难的问题,本文首先将BIM和OSM数据转换为语义网络数据格式,然后利用标准化的本体建模方法对两者进行映射集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集成BIM与OSM的城市空间本体建模方法,最终在语义层面实现BIM和OSM数据的集成。实验结果能够有效支持城市空间信息的语义查询与共享,可实现宏观与微观的相辅相成、室外到室内的一体化应用。  相似文献   

4.
众包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企业边界,拓展了企业的创新源泉,激发了大众的创造热情。由于参与用户的不确定性,如何从海量的外部知识源中识别出能匹配企业创新任务的关键用户知识源,成为提升众包创新绩效的关键。在对众包创新过程的知识流分析基础上,从双边视角出发,构建了众包创新模式的关键用户知识源识别体系。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关键用知识源识别方法,并在猪八戒网众包平台上采集数据,开展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6)
数字城市以信息技术、多源数据存储技术与信息交互管理技术为依托,实现了对目前城市区域范围内地理、交通、人口以及基础设施等信息数据的有效汇总,为城市建设等活动进行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本文从基础测绘的概念出发,阐述其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并就如何提升基础测绘信息共享度等角度,提供了相应的应用策略,有助于推动数字城市体系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众创空间在成长中显露出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过度依赖政府补贴,二是孵化效率亟待提高。文章考察了地理邻近性对众创空间资金绩效与孵化效率的影响,同时将众创空间自身特征与环境因素纳入研究框架,分析了众创空间自身资源优势与所处区域创新能力对地理邻近性与众创空间成长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地理邻近性与众创空间资金绩效呈倒U型关系;地理邻近性促进众创空间孵化效率的提升;资源优势正向调节地理邻近性对众创空间孵化效率的促进作用;区域创新能力正向调节地理邻近性与众创空间资金绩效的倒U型关系;区域创新能力正向调节地理邻近性对众创空间孵化效率的促进作用。文章对众创空间如何利用自身与外部优势促进资金绩效增长与孵化效率提升,解决成长难题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决策树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分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占昌 《青海科技》2005,12(5):28-33
本文以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地学数据库系统维护与管理(青海)”为依托,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4.1平台,对Landsat5 TM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及各类地理专题数据进行了无缝整合.研究范围选定西宁局部地区,在预先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镶嵌剪切、地理编码、空间建模和纠正投影的基础上,从决策树分类方法入手,将遥感信息识别算法与DEM地形因子进行了有机结合,推导出能适用于不同地区水体、植被等遥感信息分类的判别规则并生成决策树,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盘永兴 《中国科技纵横》2010,(15):328-328,313
信息化测绘体系是基于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而形成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业务体系,其特点主要是以多源化和实时化的数据采集技术为支持,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处理与数据融合为手段,开发丰富多样的地理空间信息产品,借助快速安全的网络设施,实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化和人性化地理空间信息保障服务的目标。本文就我国测绘事业发展和繁荣地理信息产业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当前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长尾理论与众包的概念、特点及相互关系,分析了图书馆领域存在的长尾与众包现象,提出长尾与众包的共生应用是创新图书馆工作的重要途径,并阐述了长尾与众包在图书馆读者管理、资源建设和参考咨询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介绍了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给出了多源、多尺度空间数据的整合方法和表现形式.提出了将海量数据通过ARCSDE用SOLServer受理系统进行管理.并创建基于"地图服务"的应用模型.给出了各种数据的组织和入库方法,并对ARCSDE软件的应用开发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1.
刘晓云 《科技通报》2012,28(8):117-119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局域网内通过网络进行数据管理是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以交换机为中心的传统局域网传输是星形以太网运用ARP建立MAC表进行点对点传输。当服务器数据需要与局域网内其他客户端数据保持高度一致时,以服务器变化数据为变量元,运用动态变源策略,对局域网内客户端数据进行更新。实验证明,同等条件下,当由服务器向客户端传输百兆以上数据量时,运用动态变源策略传输要比普通传输效率提高15%。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政府应急保障、突发事件处理和宏观决策以及公众服务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和北京吉威时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向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申报了“面向信息化测绘的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体系研究与建设示范”课题,获得了批准立项。课题组在完善信息化测绘生产体系基础上,开展了服务体系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研制和建立了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地理框架、测绘资料档案等三大数据库,研发了数据整理整合系统、数据库制图系统等六大系统,构建了业务运行管理平台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出了面向信息化测绘的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构建模式、基于空间业务流程管理的业务集成方法、基于开放式存贮模型的多源数据组织管理方式,创新性地解决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实体框架数据与电子地图之间的联动更新等关键技术,并对示范单位数据资源进行了整理整合,实现了数据库与各应用系统间的业务集成以及与“天地图”的无缝对接,促进了服务方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带动地理研究人员产生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助推地学期刊飞速发展。《地理学报》作为我国地学期刊的龙头代表,其在促进地学学术交流、科学传播、学科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由何书金研究员提出并首创的“中国地理资源期刊集群”平台建设也开启了中国地理资源类期刊集群化办刊的新模式,实现了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由传统出版向富媒体出版、由传统文献生产者向学科与社会集成型知识服务提供平台的两大根本性转型。为向业界分享其成功经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术期刊中心常务副主任何书金研究员进行了专访,挖掘其作为集“科学家、期刊专家、管理者、领军人才”等身份于一体的新时代期刊人的办刊秘籍。从多个视角,立体化地挖掘其办刊思想和办刊经验,希望通过此专访能给期刊同仁,尤其是青年编辑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理数据自身的特点和传统存储方案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冗余地理数据存储系统。该系统具有三层服务器架构。Master服务器对应用层发送的请求进行解析并定位到相应的资源定位服务器。资源定位服务器再根据请求数据的类型和位置定位到相应的数据存储服务器。最后由数据存储服务器和应用层服务器进行数据通讯。实现控制流、数据流的分开以及检索和存储的分开。配合在不同层级上实施的冗余、备份和监控策略,保证了在异常情况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实验以及理论分析都验证了该设计能够完成高效的数据提取和检索,并且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研究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的信息化评价手段。利用自主研发的信息化数据处理与管理平台,对多源数据进行了整合处理,运用多源时空数据库统筹和管理自然资源资产数据,为相关国土监管部门建立多源数据信息化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讨论了基于PGIS平台的警务基础地理数据中心的方案设计,并展示了"数据中心"的实现与应用."数据中心"的主要特点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基础地理数据中心为需要进行警务数据调用的应用系统提供了国际通用的地图服务调用接口,实现了调用方式的统一;另一方面,数据中心只定时同步警务数据,数据中心本身不以数据库的形式存放警务数据.  相似文献   

17.
<正>point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CAJ-N)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收录的众筹出版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论文成果数量、期刊源、研究机构以及研究热点等方面揭示国内众筹出版研究相关的学术研究现状,窥探广大科研工作者在众筹出版研究领域的关注度及研究热点,进而为科研工作者在后续众筹出版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价值的数据参考与借鉴,以期推动众筹出版事业更好的持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9)
遥感作为一种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综合性等特点,能直观化、动态化反映地面事物或区域变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遥感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其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早已到来,大数据作为国家核心战略资源,其研究与应用问题的科学论证、探讨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地理信息大数据基础设施的项目经验,借鉴现代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等现有学科一般研究模式,并对数据科学的研究模式进行了科学研究的类比分析,提出了一种大数据时代下的,与目前国情、政策及生产力条件下的科学研究需求与水平相适应的数据科学的研究模式,并基于该模式对“互联网 ”的研究与应用中的相关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在目前的数据科学的发展水平下,能够探讨出一种相对适应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的一般模式,初步解决如何开展大数据研究与应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该技术现已经应用在地质矿产勘察中,该技术的应用便于地质矿产勘察人员对地质矿产所在区域进行综合性质的评价,这对促进地质矿产勘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该技术既能够对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同时也能够对各种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本文首先对多源数据融合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地质矿产勘察中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流程进行了概述,最后探讨了其具体的应用,仅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