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化学源于生产生活,服务于生产生活,这一点在近几年中考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以近几年中考题为例,探讨该类试题命题的方式,供广大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2.
赵磊 《物理教师》2006,27(10):4-35
“热机”类问题属于初中物理“机械能和内能”一章的内容,教材主要以汽油机为例,介绍了内燃式热机(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汽油机有关的问题近年来在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有几个结论对解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余三个冲程,主要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带动曲轴完成的;每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曲轴(飞轮)转动两周;每个工作循环燃气对外做功一次,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热机里,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对这些结论在解题中的应用进行分类例析。  相似文献   

3.
“考竞”是汉魏时的一种治狱程式。传统观点认为“考竟”是犯人受拷问死在狱中,与史籍中的有关记栽不能吻合。从词义训诂和文献中的“考竟”实例,可知“考竟”应是考问案情,穷究其事之义。在“考竞”过程中,罪犯因刑讯死在狱中,或被判处死刑,则是另外的法律行为,不能与“考竞”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4.
释"可"     
从历代戏曲作品中取例,得“可”字词义30解,前16解已见诸辞书,但有所缺失,是为补缺;后14解为作者归纳,是为补遗。  相似文献   

5.
现实生活中常见因认错现象而产生的笑话,在数学解题中,将甲错当成乙的“错位”现象而导致的解题错误也比比皆是.本文试以导数题为例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强化理论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辅以系统配套的教学实习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型是提高构造地质学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本文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构造地质学的教学为例,认为除了这些主要手段之外,还应强化构造地质学野外教学实习,培养学生对地质构造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适当地引用科研实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学习构造地质学的实际意义,提高他们学习构造地质学的积极性;根据工程地质专业的专业特点,在构造地质学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新构造内容。这样做的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利用规划知识解决问题的本质思想就是数形结合.由于规划自身具有直观、简捷的优点,因此在各个数学分支中对规划思想的考查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兹举几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小说有篇幅较长、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涵义深刻的特点,这决定了小说教学中“放”与“收”的教学特点,文章通过教学实例为例阐述了这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强悍”一词最早见于《魏书·李苗传》:“陇兵强悍,且群聚无资。”义为“强横勇猛”.多指人。我们检索了二十四史电子版,共发现“强悍”用例22例,其中《魏书》1例、《北史》1例、《新五代史》2例、《新唐书》2例、《宋史》3例、《金史》4例、《元史》3例、《明史》6例。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强悍”一词使用的频率呈递增趋势。22例中有21例均表示人的强横勇猛,然“强横勇猛”的意义也有了扩大到其他领域的迹象.仅有1例。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宋爱霞 《物理教师》2006,27(6):26-27
学生学过电阻的知识以后,都知道了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即导体容易导电,因为它的电阻小;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因为它的电阻大.但还有一些材料,它们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即它们的电阻比导体大得多,但又比绝缘体小得多,这类材料就是半导体,半导体的特殊的电学性能,使它在我们的生活及生产中获得了多方面的重要应用,以“压敏元件”为例,在近两年的竞赛题、应用创新中考题中出现得较频繁.  相似文献   

11.
球是立体几何中重要的几何体,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许多同学在处理球的问题时,抓不住解题关键点,感到无从下手,下面以近几年高考题为例,列举“球”题常见的几种类型及解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八年级教材“频率与机会”这一章节中,以“在实验中寻求规律”为例,总结了探究式教学成功的收获与困惑,从而对探究式教学进行了再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圆的有关知识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圆的有关问题在中考中占有相当大比例.现就以圆为载体的中考题部分考点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课前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内容自然少不了课文注释。但笔者在教学中却发现,有些课文注释存在着一些问题。现以人教版新高中英语第一册为例,提出几点修改浅见。  相似文献   

15.
语境即语言所处的环境。词汇的掌握和学习也离不开语境。本以英语单词“heart”为例,从词的外延意义、内涵意义、社会化意义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在语境中进行词汇教学和学习。  相似文献   

16.
圆锥曲线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各类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试题中往往会暗设“陷阱”,而这些“陷阱”又大多具有一种无形的误导作用,学生在解题时极易被其迷惑而误落其中。本文对六种不同类型的“陷阱”题作一例析。  相似文献   

17.
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细节决定成败。在物理教学中,关注和优化教学细节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是否恰当都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结合实例,本文初步探讨了关注和优化教学细节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每学期的期中考试结束后,要把成绩单寄给学生家长。一个学校几百甚至几千人,教导处和班主任的工作量很大,如利用Word的邮件合并功能帮你填写成绩报告单,既能制作出美观的成绩单又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下面以Word2000为例来说明。1数据录入在Excel中录入学生的各科考试分数及家长姓名等信息,并保存好(本例保存在“我的文档”中,文档名为“样表一”),如图1。2编辑Word文档a.启动Word2000,设置成绩单页面尺寸。在Word里新建一空白文档单击“文件”→“页面设置”,在页面设置对话框内选择“纸型…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已持续一段时间,在其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三大优势,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本文拟以中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和理论操作的层面对此作深入的探讨。一、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体验性”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性学习的“体验性”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内在动力。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和亲历问题的探究过程,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体验,加深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并且在这种快乐的感悟和体验的激励下,逐步形成稳固的喜…  相似文献   

20.
试论化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和具体实例,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教学法”的教学艺术,即建立和谐气氛,创设问题情景,分析问题要素,沟通新旧联系,优化教学策略等,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