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用投影器展示“表面张力和毛细现象”中的物理演示过程。  相似文献   

2.
能够产生毛细现象的管叫做毛细管,玻璃管内径越小,演示毛细现象越明显。红水温度计内径很小,是最理想的毛细管。若用毛细管和水槽做演示,浸润液体(水)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比较明显,但不浸润液体(水银)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是看不清的。我们改进的演示器,用连通器代替水槽,毛细管内水银液面比粗玻璃管内水银液面低的现象能看得很清楚。  相似文献   

3.
1.毛细现象目前,课堂上演示毛细现象用的毛细管大都是直玻璃管,由于玻璃管直且内径较大,所以液体(通常用红墨水)上升路线长度有限,效果很不明显。我们讲毛细现象时,使用明胶片,效果大大改变。具体做法是:先将废弃的明胶片洗净,剪成等大的两片,再将其中的~片剪成“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1.检查学生自带材料情况,演示导入.   教师用浓度不同的墨汁在宣纸上写毛笔字,让学生观察写毛笔字时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浸润现象(毛细现象).然后抖落几滴墨汁掉在桌面上.   ……  相似文献   

5.
一、创设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1.检查学生自带材料情况,演示导入.   教师用浓度不同的墨汁在宣纸上写毛笔字,让学生观察写毛笔字时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浸润现象(毛细现象).然后抖落几滴墨汁掉在桌面上.   ……  相似文献   

6.
《毛细现象》这一课是小学实验课本4年级下学期第10课的内容。所谓毛细现象是含有细微缝隙的物体与液体接触时,在浸润情况下,液体沿缝隙上升或渗入的现象。是由于物质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课本中一般采用各种玻璃管作毛细实验,但是由于玻璃管缝隙过大,此实验不易成功,毛细现象不很明显,而且许多学校仪器配备上也无玻璃毛细管,所以此实验方法不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演示毛细现象的方法,此实验效果明显,材料简单易找,并且在学校易于操作实验。 具体操作方法是:选取三根粗细,长短相同的玻璃管(或塑料针管去头),在玻璃管的一端放入一小团棉花,可防止管内物品漏出;在玻璃管的另一端分别放入粗砂、细砂、和小石子,(用白砂子效果更明显)。把三个玻璃管同时放入装有染成红色的液体酒精的盘中(或水槽中),学生做时可用红墨水代替酒精,从玻璃管透明外壁即可看  相似文献   

7.
小学自然第八册《毛细现象》一课,用几根内孔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将它们的一端浸入水中,观察毛细现象。由于农村小学器材缺少,一般只有两种内孔粗细差距不大的玻璃管,因此我改用两块玻璃片做实验,实验效果很好。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实验室内,我在给四(1)班的学生上<毛细现象>一课,由于课前为学生准备了毛巾、粉笔、细玻璃管等一些探究研讨材料,学生兴趣高,学得很主动.眼看下课的铃声就要响了,"调皮"的张宏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我用喝酸奶的小塑料管插入水中,水不上升?"他这一问,我倒没想到,班里顿时热闹了."不会吧!"我心里问自己.于是,我让他上台为大家演示.果然,将小塑料管插入水中,液面不但没上升,甚至还凹下去一点点.我一时不知作何解答,好在快下课了,于是把探讨的问题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在课外时间探究答案.  相似文献   

9.
实验室内 ,我在给四 (1)班的学生上《毛细现象》一课 ,由于课前为学生准备了毛巾、粉笔、细玻璃管等一些探究研讨材料 ,学生兴趣高 ,学得很主动。眼看下课的铃声就要响了 ,“调皮”的张宏同学举起了手“老师 ,我用喝酸奶的小塑料管插入水中 ,水不上升 ?”他这一问 ,我倒没想到 ,班里顿时热闹了。“不会吧 !”我心里问自己。于是 ,我让他上台为大家演示。果然 ,将小塑料管插入水中 ,液面不但没上升 ,甚至还凹下去一点点。我一时不知作何解答 ,好在快下课了 ,于是把探讨的问题交给了学生 ,让他们在课外时间探究答案。课后 ,我立即投入到研究之…  相似文献   

10.
在演示毛细现象的实验中,由于毛细管的内径小,使得该实验的可见度小。现介绍如下装置,可以提高实验的可见度。 1.选材 内径不同的温度计各一只,大试管一只,能塞住试管口的橡皮塞一个,小烧  相似文献   

11.
我家里养了不少花,如月季花、菊花、吊兰花。一年四季,我都不会忘记给花浇水施肥。在去年的暑假,我去了天津的奶奶家,离开学的的日子不远了,我回到了家中,可窗台上花的情景,让我伤心极了,我那心爱的花好多都成了干枝,连那生命力强的吊兰也没逃过死亡的命运。我想,要是能设计一种会自动浇水的花盆该多好!怎么去做呢?在科学课上,我用过不少的酒精灯,我发现酒精灯的灯芯老是湿湿的,酒精能顺着棉线向上爬,老师告诉我这是一种“毛细现象”,利用“毛细现象”能使水向上流。我能不能利用这个道理来做一个会自动浇水的花盆呢?于是,我找来了一大一小…  相似文献   

12.
马洪伟 《科学课》2009,(2):38-39
一、制定可操作的具体目标 1.认识毛细现象;2.研究哪些材料会产生毛细现象,哪些材料不会产生毛细现象;3.研究产生毛细现象的材料特点;4.研究材料的孔隙大小与水面上升高度的关系;5.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利与弊;6.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利用毛细现象进行小制作与小发明。  相似文献   

13.
现用高中和中专物理课本上,都有毛细现象的内容,下面介绍几种有关的演示实验 1、如果有内径很小的玻璃管,如打坏了的温度计、托里拆利管等,把它插入红色水中,即能看到管中红色水面上升。 2、为了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玻璃管中液面的位置,最好使用投影方法,即把投  相似文献   

14.
教学分析 《水往高处走》是《水的科学》单元中的一课。在学生知道水是往低处流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点拨,了解哪些材料会发生毛细现象、发生毛细现象的条件,以及毛细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小学自然第八册《毛细现象》一课 ,用几根内孔粗细不同的玻璃管 ,将它们的一端浸入水中 ,观察毛细现象。由于农村小学器材缺少 ,一般只有两种内孔粗细差距不大的玻璃管 ,因此我改用两块玻璃片做实验 ,实验效果很好。具体做法如下 :1 制作材料  两块约 2 0cm长的长刀形透明玻璃片 ,一个曲别针 ,一对橡皮筋。2 操作方法  将两块玻璃片合拢用一对橡皮筋套住 ,并用曲别针将一侧的两块玻璃片隔开 ,然后将它的一端浸在水中。便可以看见水沿着孔隙逐渐上升。而且看到靠近曲别针一侧孔隙大 ,水上升很低 ;靠近并拢一侧孔隙小 ,水上升得高。3…  相似文献   

16.
《毛细现象》这一课中,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水,确实比粗玻璃管中的水上升得要高。两块玻璃片合在一起放入水中,缝隙较小的一边水也上升得高些。实验是做成功了,学生直接观察到了孔隙、缝隙。但是棉布棉线上的毛细现象,看到的只是毛细现象的结  相似文献   

17.
笔者偶尔用奶瓶喂婴儿,发现用奶瓶可以演示气体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我用不同的奶瓶进行了试验,然后应用于课堂演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吴明眼 《物理之友》2023,(6):52-54+58
介绍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现象等概念和原理,列举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与预防、气体栓塞的危害及和预防,以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毛细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笔者偶尔用奶瓶喂婴儿,发现用奶瓶可以演示气体状态参量之间的关系.我用不同的奶瓶进行了试验,然后应用于课堂演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用演示激趣     
用演示激趣济南市中大槐树小学郑梦田由于儿童好动,随意性强等待点,我就多次采用演示法来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既动手动脑,又能加强记忆。如我教一年级数学得数4时,我把4分解为三种,用卡片表示出来。再用红绿小棒演示给小朋友们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