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疲倦     
疲倦是现代人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生存状态,在我们的周围,随便看一眼吧,有多少垂头丧气的儿童?萎靡不振的青年?疲惫已极的中年?落落寡合的老年?……人们广泛而漠然地疲倦了.很多人已见怪不怪,以为疲倦是正常的了. 有一次,我把一条旧呢裤送到街上的洗染店.师傅看了以后,说,我会尽力洗熨的.但是,你的裤子这一回穿得太久了,恐怕膝盖前面的鼓包是没法熨平了.它疲倦了.  相似文献   

2.
人为什么会疲倦?心理作用是产生疲倦的原因之一。而人在激烈运动以后,情绪松弛下来,疲倦的感觉也会立即出现。但是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疲倦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疲倦     
疲倦是现代人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生存状态,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垂头丧气的儿童?萎靡不振的青年?疲惫已极的中年?落落寡合的老年?很多人以为疲倦是正常的了。  相似文献   

4.
在无数的奋斗中,我们难免有些疲倦,数学老师某某子曰:“在疲倦中工作和学习的人是笨蛋”。所以,为了战胜疲倦这个敌人,我们班的某些同学在课余时间干起了卖菜这活。  相似文献   

5.
人际     
经常有人用疲倦的口吻说"人际关系太复杂了",我觉得那是他们把人际关系做复杂了.首先他们是这样看的: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要纠结在一起,就十分复杂.  相似文献   

6.
疲倦     
疲倦是现代人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生存状态。在我们的周围,随便看一眼吧,有多少垂头丧气的儿童,萎靡不振的青年,疲惫已极的中年,落落寡合的老年……人们广泛而漠然地疲倦了。很多人已见怪不怪,以  相似文献   

7.
人为什么会疲倦?心理作用是产生疲倦的原因之一。激烈运动后,情绪松弛下来,疲倦的感觉会立即出现。但是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疲倦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密切关系。 人体里的细胞为了完成肌肉的收缩、神经冲动的传递等任务,需要高能量的化合物,如三磷酸腺苷(ATP)。这种高能量化合物的水解,是一种大量放热的反应。而在运动时,肌肉收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把语感训练纳入正常的语文教学中,强调了语感训练的重要,实在是远见卓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常常碰到很多学生学用脱节的现象,会背词语的含义,但不会灵活运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曾举出过的例子:“譬如作者在作品中描写一个人从事劳动,末了说那个人感到了健康的疲倦”,这是很生动很实感的说法。但是语感欠敏锐的人就不觉得这个说法很有味.他想:“疲倦就是疲倦了,为什么加上‘健康的’这个形容词呢?难道疲倦还…  相似文献   

9.
在升学、高考、题海、卷山的重压下,数学教学最缺乏的是什么?最缺乏的是一个字:情!殊不知,马克思曾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吸取知识的".教育家皮亚杰又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  相似文献   

10.
疲倦之害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写到疲倦是现代人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生存状态时,举了她自身经历的两件事: “有一次,我把一条旧呢裤送到街上洗染店。师傅看了以后说,我会尽力洗熨的。但是,你的裤子,这一回穿得太久了,恐怕膝盖前面的鼓包是没法熨平了。它疲倦了。  相似文献   

11.
有一段时间,同事们总是议论某班学生精神状态越来越差,看着下面有气无力的一群人,自己都感觉疲倦,上课也没有劲头.  相似文献   

12.
一课"三笑"     
一笑消倦意 一个阳光和煦的秋日下午,暖风熏人醉.我走进教室,面对的是五十几张疲倦的小脸.学习压力大,再加上这样的天气,难怪孩子们发困.我想:但愿课堂多些笑声,给孩子们更多的学习活力.  相似文献   

13.
困倦的街     
少年启喜欢漫游世界. 一天,他来到一条叫做"困倦的街"的街上.这条街很长,好像横躺在地平线上一样.据说凡是走过这条街的人,没有一个不感觉到身体疲倦发困的.  相似文献   

14.
舒鹏飞 《家长》2008,(Z2):44-44
心理疲劳是人的主观体验的一种疲倦感,它的危害不仅在于会引起人的生理性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相似文献   

15.
人际     
经常有人用疲倦的口吻说人际关系太复杂了,我觉得那是他们把人际关系做复杂了。首先他们是这样看的: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要纠结在一起,就十分复  相似文献   

16.
父爱依旧     
我走上楼梯,黑暗中,清晰的脚步声带着隐隐的疲倦和沉重. 开门,进屋.屋里漆黑一片.我忽然感觉很累,好像一天来的疲劳全都爆发了似的. 父亲在家时总是会替我开门,迎我进屋,然后接过我的书包.一个人在家的感觉如此冷清,我有些伤感.  相似文献   

17.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要提高教学  相似文献   

18.
当今抱怨疲倦的人比用肩担水用搓衣板洗衣的年代还要多。我经常听到同学们说这样的话:"在上课一天之后我感到精疲力竭……我疲劳得上课老是打瞌睡……不管睡多么久—我醒来时比入睡时还没精神。"在省力的设备和方便的运输不断发达的时代,为什么如此多的人总是如此疲倦呢?  相似文献   

19.
今天只是上了三节语文课,整个人却觉得特别疲倦,仿佛是跑了3000米的耐力长跑。想当初,即使连续上四节语文课都没有这种感觉,不知是年岁已高,还是这段时间自己对教学过于投入,以致过度劳累。  相似文献   

20.
下一站,成功     
"或许高三就是这样一段特殊的时期,它给人力量,让人兴奋,让人看到辉煌的梦想就在不远的前方,让人不知疲倦地一路狂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