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婴世界》2014,(12):140-141
手偶玩具注重互动性,与孩子玩手偶玩具,可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语言能力、记忆能力等,可谓好处多多,一举多得,那么如何与孩子用手偶玩游戏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呢?本期我们邀请到彤彤妈为大家介绍手指偶的几种玩法.  相似文献   

2.
儿童过早学读写弊病多!中华育儿网报道,英国日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儿童一般要在5岁以后,才能发挥手指的协调能力,在这方面,男孩的发展比女孩还要慢。假如家长们不考虑孩子的生理承受能力,在孩子4、5岁前就强迫他们读书写字,不仅无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成长构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妍 《考试周刊》2014,(34):196-196
<正>儿童的智能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许多科学家都证实,手和脑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幼儿期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小肌肉动作是极其重要的。小肌肉动作也叫精细动作,是由小肌肉群组成的随意动作,主要的小肌肉动作就是手的活动,它包括手眼协调、指尖动作、手指屈伸等局部运动,而这些活动正是发展幼儿精细动作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了解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有效促进小班幼儿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充分地把握幼儿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以手指儿歌为特色的班级活动,不仅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给孩子提供了可操作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孩子双手的精细动作,增强了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手的灵活性,从而开发了孩子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发展,在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和爱好中,家长认识到了艺术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早学乐器能提高手指,大脑,眼力等方面的综合协调力,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为了便于学习,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下简单介绍长笛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只有让孩子在活动中动手、动脑,才能使孩子的智慧与能力得到发展。剪纸活动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之一。3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动作发展已经比较自如,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手指的灵活性,双手的配合能力也不断提高。幼儿已经能手握剪刀剪些简单线条。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与肌肉的成熟发展,幼儿已能手眼协调地进行创造性的剪纸活动。那么如何引导幼儿开展剪纸活动?我的体会是:1.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为了激发幼儿…  相似文献   

7.
冬冬4岁了,看起来很机灵,说话比其他孩子早,阅读能力也不错,但是走路却很迟缓,手指的活动也显得不灵便。父母忧心冲忡: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 其实,冬冬其他方面都很健康,只不过运动比较笨拙。 笨拙是指运动协调能力较差,与一般发展水平不相匹配。笨拙儿童不同于一般的弱智儿童。前者只是在运动技能发展上显得落后、迟滞,但没有明显可观察到的神经性  相似文献   

8.
除正常哺乳外,孩子吮吸奶嘴或手指等时间过长,可能对语言能力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习电子琴已经成为普及音乐知识、开发智力以及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兴趣是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学习电子琴,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他们的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们手、眼、嘴、脚的协调能力,也训练了孩子们反应的敏捷性,这些对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0.
林延芬 《福建教育》2014,(10):41-42
精细动作,这里指手指的随意动作,它主要包括手眼协调、手指屈伸和指尖动作等局部活动。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动作的灵活协调能力与大脑发育有关,尤其是手指上的精细动作,它是大脑活动反应敏捷程度的标志。反过来,培养或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实质上就是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  相似文献   

11.
王艳云 《家庭教育》2005,(11B):54-57
绘画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孩子绘画的特点受其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制约,同时,绘画活动本身也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如手眼协调能力、小肌肉控制能力、认知能力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薛芸 《成才之路》2014,(9):24-24
每个孩子创作的指印画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世界上每个人的手指指纹都是唯一的。教师要让幼儿学习手指印画,来逐步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会为幼儿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优势,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各种技能和本领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环保教育着眼点放在幼儿身上是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心灵手巧",将音乐和美工活动结合起来,是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手指灵活的有效途径,是引发幼儿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大班幼儿小肌肉发展已较协调,对动手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喜欢剪剪贴贴、折折撕撕,利用美工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将美工作品变成打击乐器,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4.
周杨 《启蒙(3-7岁)》2012,(12):26-27
手眼协调能力是人体运动智能中精细动作能力的一部分,属于身体小肌肉群的能力发展。精细动作能力包括手眼协调、手指的灵活性、手脚协调三部分。在人体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手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主要部分,故有十指连心之说。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可见,提升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对提高智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虽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如果平时注意培养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就会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园对手指游戏的研究开始于2002年,记得有次外出听课,执教老师在活动开始时和孩子玩了一则手指游戏,当时感觉特别好,回来之后,我就在自己班级尝试着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结果发现孩子对手指游戏特别感兴趣,而且试行了一阶段以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手部动作的准确性、灵活性提高了,并且完善了规则意识。可以说,手指游戏在孩子智能开发、情感陶冶、习惯培养等方面显现出强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孩子总是一个劲地将手指往自己嘴巴里伸,成人刚把他的手拿开,过不了一会儿,他又会津津有味地吮吸起手指来。对这种现象,家长和教师免不了要指责,或加以禁止。他们的理由无非就是手脏不卫生。然而,从教育心理的角度来看,成人指责或禁止幼儿吸吮手指是不利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首先,吸吮手指是幼儿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对幼儿的协调动作、抓握动作和智力等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人的动作,特别是手的动作是在大脑皮层的直接参与和控制下发展起来的。刚出生的孩子,由于大脑皮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育,思维是单一的,大脑还不能随意指挥自己的手  相似文献   

17.
夹花生     
陈晖 《教育导刊》2006,(10):53-53
游戏目标 1.发展孩子手的控制能力、手指的灵活性以及手眼的协调性,引导孩子学习正确地使用筷子。 2.帮助孩子学习数数,建立数概念。 3.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46):186-187
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加强训练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可以锻炼孩子手的协调能力,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能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而动手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儿童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是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提高手指活动的灵敏度;培养幼儿随音乐协调动作的能力。一、石头、剪子、布(小班)  相似文献   

20.
所谓电子琴教学中的声、形、意三要素,即可界定为:声,使儿童感知电子琴丰富的音色,轻快的节奏,良好的音响效果;形,使儿童掌握正确的手型,优美的身姿,协调的动作;意,使儿童感受音乐旋律、情感的变化。在这三要素中,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发展儿童的音乐感受能力,身体合作能力.情感表现能力是重点。其中,儿童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是重中之重。教儿童学琴技是作为儿童表现情感的必备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