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设计思路 1.以“标”为纲,拓展教学 本次课教学的总体思路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快乐为主线,以学练为主旨”。围绕这一思路,确定了“快乐‘扫把球’”的教学主题,设计了三个教学情景:1)我是环保小卫士;2)玩扫把球;3)我们合作好陕乐。根据体育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近区”,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力争实现课堂教学的三个拓展:一是生活拓展;二是人文拓展;三是特色拓展。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理念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为指导方针,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通过做游戏的形式,在教学中创设快乐有趣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反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学习过程;通过学生良好合作与竞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合作、创新、享受。  相似文献   

3.
1.关于体育学习方式的误区 体育新课程实施中学习方式误区的典型表现是:不是根据实际的内容去设计教学流程,而是生搬硬套,不管教学什么内容,都让学生去“合作、探究、创新”。为突出学生“自主”,教师只做一个旁观者,形成“自由化”学习,这种现象确确实实是基层体育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错误做法,而且大家普遍认为这种误区产生的原因是对体育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解读、理解偏差造成的。因此,大家也大多致力对体育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行解读。强调体育新课程下学习方式改革避免流于形式,这是完全正确的,找出学习方式产生误区原因也是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找出原因后,针对原因的解说和探讨却存在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蒋开宇 《体育教学》2008,(8):127-128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学习,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游戏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和跨越障碍的能力,弘扬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吃苦耐劳、果敢顽强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5.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新课程理念如一夜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许多教师自此以后,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比较好的做法,有的甚至全盘否定传统体育教学,致使新的体育课堂教学顾“此”失“彼”,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努力把握教材的设计思路与意图,以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线索,展开体育学习活动。树立“用教材教”体育,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思想,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积极灵活地使用教材。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教材是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资源,但不是惟一资源,教材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学习体育的需求;只使用教材通常不能够学“通”体育。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活动,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确立正确的角色心理,强化在双边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意识和服务意识。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会学;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精学。  相似文献   

8.
根据“理论-实践-理论”方法论,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改革实践。结果表明,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课程改革,对学生健康有促进作用;同时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由活动;在教学方法上,也需注重互动性和创造性。”从认识心理学角度看,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才得以自然显现出来。真正有“水到渠成”之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特别要优化“问题设计”,唤醒学生思维,力争达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大改革,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其实施的关键与最终实现的途径则是课堂教学的改革,如何利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当务之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观念已进入课堂,许多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可喜的课堂教学局面。但是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足,以至于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相差甚远,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所以把“参与、快乐、创新”作为体育教学的三元素,是因为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创新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享受学习体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黄伟 《体育师友》2005,(3):31-33
本课在设计上,着重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进行思考,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情境进行肢体运动,发展协调性,在游戏中进行合作学习。课堂围绕“我为奥运添光彩”这个主题创设多种情景。教师用童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用可亲的语言引导学生;在自然互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想象创造出各种投掷方法,在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本课目标。  相似文献   

13.
争做小主人     
张琼 《体育教学》2008,(8):118-118
一、指导思想 本课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为目标。教学中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个性特长,通过启蒙、诱导,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使每个学生充分享受篮球的无限乐趣,为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与意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学体育课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角色的专业化发生很大变化。认为在新课程的改革下,体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塑造实现课程标准的决策者、“平等中的首席”、体育教学的研究者等几个专业化角色。最后提出以完善教师制度促进体育教师角色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鹏 《体育师友》2008,(4):42-43
现代社会条件下,出现了“三维健康观”,体育新课程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促进“三维健康”的实现;体育新课程从宏观上把握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同时充分尊重各地区、学校、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主权,为体育课程价值的实现打下基础。对于新课程价值的分析已有不少论述,但依然有必要进行再探讨,以期为广大体育教师在大学体育课中进一步促进“三维健康”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新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美国名教育评价学布卢姆和他的同事也多次尖锐地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对结果进行评价意味着终结性;而对过程进行评价则暗示着还有改进的时间和机会”。“星级评价法”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结果进行即时、有效的评价,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肯定学生已有的发展成就,增强学牛的自信心.来提高学牛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在课的设计上都在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都在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都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应该说是值得庆幸的。但笔者发现许多教师为了体现和运用这些理念和方法,教学中缺少了自身的示范,笔者认为实施新课程并不是说就要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课有时教师自身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是其它形式无法替代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示范的缺失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理念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以红军长征为主题,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快乐有趣的学习情景,  相似文献   

19.
刘兵 《体育教学》2008,(8):112-112
一、教学理念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发展学生身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本课以体操棒为教学道具,在活动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脑、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思维,初步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20.
为了孩子们心中的“彼岸”——SPARK课程目标体系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开展具体的体育课堂教学之前,必须要事先拟定好相应的教学计划,而学习目标的设置则是整个教学计划中的重头。体育新课程提倡“目标统领内容”,即强调根据事先设置的学习目标来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体育新课程的这种“目标统领内容”模式给了体育教师无限的创造与发展空间,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一样,美国SPARK课程也非常注重体育学习目标的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