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想象是一个利用原有表象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在外界刺激物的影响下,在人脑中对过去存储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成。人不仅能回忆起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即表象),而且还能想象出当前和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但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无论是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文学创作是一项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在这个劳动过程中,想象起着突出的作用,黑格  相似文献   

3.
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激发学生想象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从感知形象开始。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就是针对学生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图画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凭借,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为各种各样的形象是想象的支柱,如果没有这些形象,学生就会失去想象的基础。而文中的插图恰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凭借。因此,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引导学生运  相似文献   

4.
《海南教育》2013,(2):109-109
<正>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充分利用文中插图,激发学生想象小学生认识事物主要从感知形象开始。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就是针对学生这一特点而精心设计的。这些图画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凭借,同时也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为各种各样的形象是想象的支柱,如果没有这些形象,学生就会失去想象的基础。而文中的插图恰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凭借。因此,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引导学生运  相似文献   

5.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反映,它是想象的基本材料。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利用表象这个基本材料,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想象的空间呢?  相似文献   

6.
<正> 形象思维就是在不出现实物或行为结果的情况下,在头脑中形成某种形象,凭借形象间接地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其基本单位是表象,而表象是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保留并再现出来的形象。根据大脑的思维互补学说,左半球与抽象思维、逻辑分析等有关,右半球与知觉、空间定位、形象等有关。形象思维的方法主要有想象和联想。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  相似文献   

7.
想象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家的假设,设计师的设计,画家的绘画创作,作家的人物塑造,工人的技术革新,都需要丰富的想象。人们离开了想象,就不会有什么预见和发明。想象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什么是想象呢?想象是人们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大脑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仅能感知到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回忆起曾经感知过的事物,而且能在思维的参与下,加工改造脑子里积累的表象和知识经验,创造出从未经历过的或现实中尚未存在的,甚至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新事物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语文感悟学习指的是语文学爿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感知经验,激发自己的情感和想象,通过体味、领悟等方式,最终把握事物的本质,提高自我的一种学习方式。其本质上是以人为本,以思为中心,以积累为前提,以对话为手段的整体认知的一种学习方式。 一、语文感悟学习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论从哪一方面,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都显得至关重要。想象的基本内容是表象。首先有的是过去直接感知过的事物表象,有的是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新形象,有的是旧表象的新组合而创造出的新形象。因此,想象与表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想象的源泉是从社会实践、社会活动和自身体验而来的。在我们的声乐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已知的事物,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示范,让学生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10.
表象是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表象与感觉、知觉都属于感性认识,但表象和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在头脑中产生的形象不同,它是事物不在眼前时头脑中出现的形象。表象是从感知而来的,客观事物只有通过感知才能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表象,但表象比感觉、知觉更进一步,具有直观形象性和初步概括性双重特点。所谓直观形象性,  相似文献   

11.
张存向 《小学生》2010,(4):28-29
表象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以痕迹的形式保留下来,以后这种事物虽未出现,但在一定条件(刺激)影响下,它的形象仍会在头脑中再现,这就是表象。表象是通过感知下的形象,因此它是直观的、形象的;但表象总是在多次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的是感知对象的一般特点,因此它是概括化了的形象。形象思维是人在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正确、丰富的表象积累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感知所获得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的形象,称做想象。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所谓再造想象。就是创造出客观上已经有的,但自己并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所谓创造想象,就是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表象是指在感知基础上头脑中保留的形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一方面,表象有一定的直观性,但不如实物操作时感知的形象鲜明、完整和稳定;另一方面,表象有一定的概括性,即它不仅反映个别事物的形象,而且还可以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的表面特征。我们将“表象操作”理解为:在以前积累的表象的基础上,观察图形并对表象进行比较、分析、简化、想象等活动。在应用题教学中,表象操作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初步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我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并从古典文学理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放飞学生自由的翅膀,逐步探索出一条“感知情境——积累表象——启发想象——描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原有表象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创造出一个并未直接感知的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脑中形成客观上已存在的、但自己并未加工过的事物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一种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对记忆表象经过加工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存而前时存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如,我们在头脑里可以呈现出父母的形象、自己房间的布局及各种用品的模样等等。这些都是记忆表象。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对人的记忆活动、思维活动和想象活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表象的形象性和概括}生,使人们可以进行想象活动和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7.
张永红 《科学教育》2006,12(3):25-25
没有想象力,一般思维是不可升华为创造性思维的。任何科学创造、发明、文艺创作都离不开想象。在现代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同样离不开想象力的培养,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作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表象是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表象是想象的基础,表象贫乏,想象也会枯竭,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使用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和分析事物,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以发展其想象力。比如,在讲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茎对水分的运输时,正是冬季,无法实验,学生不能看到实物,我就结合书…  相似文献   

18.
想象思维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有人曾列过这么一个公式:创造力=综合能力(演绎,归纳能力) 想象力。可见,想象力是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想象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自己未曾感知过或根本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使他们的思维日趋广泛,深刻、敏捷、灵活。  相似文献   

19.
想象是人们在已形成表象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和加工改造,创造出来并未直接感知的事物新形象。想象力越强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想象力是智力结构的翅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根据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又喜欢直观形象。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时,只有注意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才能收到较佳的效果。现以《小猴子下山》为例试谈如下。   课文《小猴子下山》,叙述的是小猴子下山掰玉米…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辅之以“图”这一直观手段,能有效地形成学生对事物表象的清晰认识,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这里的“图”主要包括课文插图、教学挂图、教师自制图片,以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绘制的图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