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春夜喜雨》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准备】1.唐朝李约诗《观祈雨》 ,宋朝苏轼诗《望湖楼醉书》。2 .杜甫的生平思想及诗歌创作。3.唐朝历史 :安史之乱。【探索内容】1.律诗艺术形式。2 .诗歌语言艺术及优美意境。3.与诗歌、诗人相关的情境及内容。【教学目的】1.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2 .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形式甄别、语言赏析的能力。3.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学操作过程】一、拉开心理距离 ,引发探索动力情境创设 :“经历过冬天的人 ,最懂得春天的温暖” ,而当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之际 ,自然万物等待渴望的是什么 ?当然是…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春天的美,背诵课文。3.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春天已不知不觉来了,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吧!(出示课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体会文中亲情与责任背后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使命感。2.学习并掌握整体感知,抓细节、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再回归生活的自读方法。【点评: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其中突出了后两个维度,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主要特点。因为语文不光是一个知识体系的问题,而“能力”又自然会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之中】【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整体感知,抓细节、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再回归生活的自读方法。【教学难点】由整体感知到深入把握文本的自读方法。【教学设想】通过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教学重难点】理解三个事例蕴含的道理【教学设计】一、导语  相似文献   

5.
郑志刚  孙萍 《中国教师》2011,(10):60-61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出词感(词语的感觉)。3.根据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分清段落,尝试用小标题概括段意。【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目标】1.阅读赏析绘本,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2.教会学生通过读懂叶子的对话描写,体会生命的意义。3.理解"生命"的内涵。【教学过程】一、赏读封面,整体感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赏读一本书。瞧!《一片叶子落下来》!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通常是从封面读起,从中能获得很多的信息。你们从这本书的封面获得了哪些信息?生1:我知道了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利奥·巴斯卡尼亚。  相似文献   

7.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目的要求】  1 加深对生命意识的领悟 ,崇尚生命 ,热爱生命。2 学习哲理语言。【重点难点】 哲理语言的积累 ;艺术语言的意蕴感悟。【教学时间】 建议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学习《敬畏生命》)一、导入 ,可以围绕生命的平凡而神圣发挥。二、教师范读、听录音范读、点读交替 ,着力渲染一种崇尚生命的情绪。三、带着以上情绪 ,自读课文。四、对课文内容 ,作出自己的评述并指出自己的疑问 ,在同学之间交流讨论。五、就“生命”一词说句子。如 :生命是神圣的。比起生命 ,世界上的其他诸如权势、财富都是粪土…  相似文献   

8.
<正>【设计理念】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于生命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意识水平,帮助他们形成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2.让学生学会积极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3.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积极意义,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生命树"、便利贴。【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抚触生命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精读课文第3、4自然段,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事物的。2.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的家乡在大海边,有美丽的沙滩,美味的海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海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事情叙述清楚、完整;正确使用动词;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2.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读题目,理解作文题目的要求;巩固思维图。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想象,热爱大自然,喜欢春天,并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别人。【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这次作文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的"小笔头"。自己认真读一下题目的要求和例文,看看这次的"小笔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郾能利用生活中的话题,培养口语交际的兴趣;2郾能围绕讨论题,用普通话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说话能力;3郾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并提出建议,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教学重点】能围绕讨论题,用普通话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说话能力。【教学准备】学生春游的照片、小黑板(写清提示或要求)、话筒(小记者用)。【教学过程】一、忆一忆,激发兴趣。同学们,每到春天,老师都要组织大家去春游,大家喜欢吗?一、二年级时,同学们都去过哪儿,还记得春游时的情景吗?1郾提示:(1)春游中,同学们主要做了哪些事情,开展了哪些活动?(2)给你留下较深印…  相似文献   

12.
走进春天     
【教材】人教版课程实验本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教学目的】1.通过聆听春天的声音,通过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等进行有顺序的模仿,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表现力及良好的合作意识。2.通过用肢体语言表现和观赏春景,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感觉和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3.通过对春天的畅想活动,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头饰、卡片等。学生准备:塑料袋、硬塑料、纸张、自制沙锤等。【教学流程图】听春→游春→…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你、们”等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喜爱春天这个季节。4.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讨论揭题,引入新课1.小朋友,你们见过春雨吗?能为大家描述一下吗?(学生描述)你们猜春雨有颜色吗?(学生讨论)●由学生的实际生活导入抓住春雨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给学生创造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了解春雨的有关特点。二、读文识字,质疑探究1.投影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拼读讨论。(1)拼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组第1课。A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表现"窃渎"滋味的语句。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渎书的热爱以及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激发读书兴趣。3.学习并运用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窃读时心理、动作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领悟并运用动作及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1《简称歌》。【教学目标】1.通过微课视频学习,正确读好《简称歌》并熟读成诵。2.知道简称分别代表哪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3.能联系生活实际,正确运用简称。【教学重难点】1.通过微课视频学习,能正确读好《简称歌》并熟读成诵。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语之、道、卒、施的用法。2.通过对课文分析,了解孟子的礼义荣辱观。3.学习孟子以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说理方法。【教学重难点】以寓言故事说理;孟子寄寓其中的思想。【教学方法】迁移法、讨论法、导放法(导读《齐人有一妻一妾》,自读《弈秋》)【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方式认读“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词。2.通过以境诱读、以读引读、以说带读、以练导读、以评促读、体验情感等方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生字卡片、图片、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1.出示词语:狮子(读词语)你见到过狮子吗?说一说狮子长得怎样?(森林之王、威武)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精读课文第3、4自然段,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事物的。2.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的家乡在大海边,有美丽的沙滩,美味的海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海有关,它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  相似文献   

19.
<正>【课时目标】1.通过聊三篇经典,渗透站在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角度,用追问法、关注不同内容、搜集创作背景、联系现实生活等方法读出故事丰富的内涵。2.聊聊《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了解安徒生的影响力。3.对阅读的故事进行分类,依据分类逐渐丰富自己对"安徒生"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头脑风暴激趣导入同学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读过《安徒生童话》的部分故事了。安徒生一生创作了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读准确"鸟儿、细条条儿、一会儿"等儿化音。2.通过整体感知,了解故事内容。3.通过想象画面,体会鸟儿与树的深厚友情,初步感知鸟儿的信守承诺。【教学重点】学习1-6自然段,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体会鸟儿与树的深厚友情,初步感知鸟儿的信守承诺。【教学难点】学习1-6自然段,用朗读表现出鸟儿与树的深厚友情。【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引发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