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6年德国世界杯比赛全球瞩目,各类媒体使出浑身解数挖掘财富,体育类报纸不但在报道中各显神通血拼特派特约记者现场采访和报道,而且在广告的刊登上更是推陈出新。《体坛周刊》作为体育类报刊龙头老大,在世界杯专刊中精心策划广告,并大胆尝试为多元媒体刊登联动广告,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赢。  相似文献   

2.
作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国际足联中国区唯一合作平面媒体,《体坛周报》在深入开发人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布局六大资源矩阵,顺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趋势,追赶移动互联网媒体潮流,在坚守传统报纸阵地的同时,整合新媒体资源,并逐步发力体育营销。在这个被宣称"巴西世界杯是属于视频和移动互联网的世界杯"的时代,体育媒体的领头羊——《体坛周报》用探索创新的经营方式,摘得世界杯播报的丰硕果实,交出一份体育营销领域的满意答卷。凭借期发量最大的体育报,《体坛周报》是如何利用自身特点在新旧媒体融合时期借力世界杯精耕细作,穿上媒体转型的嫁衣呢?体坛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体坛周报总编辑李烨晖为我们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3.
激 情的6月 ,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成为全球焦点 ,媒体也为此展开新闻“大战” ,演绎了一场“媒体世界杯”大赛。重拳对于这场世纪盛会 ,各家媒体都全力出击。从中央大报到地市县报 ,从综合性媒体到专业报刊 ,都以大量版面、长时间、重点版位、黄金时间段充分报道。许多人说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 ,铺天盖地 ,都是世界杯报道。《南方体育》在4月5日就推出了大概是国内最早一份世界杯特刊 ,4月28日该报又打出“痛打48版”的广告 ,率先扩版。《足球》、《体坛周报》、《21世纪体育》等专业报不甘人后 ,迅速推出自己的世界杯特刊 ,并在世…  相似文献   

4.
2006年德国世界杯引发一场媒体大战,几乎所有的日报都推出世界杯特刊。在杭州出版的报纸中,《钱江晚报》有《过足瘾》,《今日早报》有《球动》,《青年时报》有《得意誌》,《都市快报》有《一球成名》,《每日  相似文献   

5.
2010年的夏天,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热点当然是南非世界杯,作为江苏主流媒体的《新华日报》,在世界杯的激烈新闻大战中独树一帜,以创新的版面风格和独特的文风处理赢得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6.
曾经一场世界杯足球赛能成就一个媒体。比如,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相之于《南方都市报》,当时《南方都市报》提前策划,连续43天每天拿出包括头版在内的前1/3版面,精编精制世界杯特刊,此举使得《南方都市报》在市场上迅速扩张。发行量以每天近万份的速度增长,以此为基础,迅速成长为密集覆盖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报纸。  相似文献   

7.
郭万盛 《青年记者》2006,(14):10-11
当绿茵场上不同的球队在激烈竞争的时候,场外不同的媒介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 就平面媒体而言,参与这场“媒介赛事”的,不仅有体育类报纸,也有都市类报纸、专业类报纸。各类媒体不仅纷纷派驻记在新闻源头上展开竞争——例如仅晚报全国就有七十余家派出记前往世界杯现场,而且也依据报纸的定位和受众推出世界杯专刊——例如《广州日报》的《世界波》、《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推出的《盛宴》、《经济观察报》专刊《世界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等等。  相似文献   

8.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既是全世界球迷的欢宴,也是全球商家的比拼之所,更是令媒体垂涎的一块巨大蛋糕。由于2002年世界杯首度在亚洲举行,加之中国男子足球队44年冲击世界杯之梦终于成真,因此,本届世界杯引得国内媒体空前疯狂。据统计,参加本届世界杯的32支球队,共有736名球员、672名随队官员,但报名采访本届世界杯的记者竟达10000多名。国际足联分配给中国足协的世界杯正式采访名额是105人(不包括电视及电台记者),其中文字记者为80名,摄影记者25人,但以各种名义和形式涌入日本和韩国的中国记者绝不少于…  相似文献   

9.
2006年德国世界杯引发一场媒体大战,许多报纸都推出世界杯特刊。在杭州出版的报纸中,《钱江晚报》有《过足瘾》,《今日早报》有《球动》,《青年时报》有《得意言志》,《都市快报》有《一球成名》,《每日商报》有《球胜之道》,《浙江日报》和《杭州日报》也推出了世界杯特刊。这  相似文献   

10.
炙烤全世界球迷之心的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终于在激情和眼泪之中落下帷幕,全世界的各路媒体在这场豪门盛宴中逐鹿时空,酣畅淋漓地挥洒着自己激情和智慧,为受众呈上了一道道听觉和视觉的大餐,赛事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了持续31天的大型直播节目《激情世界杯》。每天在6个整点播出《世界杯火线快报》,在《新闻直播间》等节目中追踪报道赛场内外的最新消息,在世界杯足球赛前后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之声围绕着这一重大体育赛事,先后举办了激情校园行,世界杯倒计时,冠军有奖竞猜,球迷经历征集,海选世界杯校园主持人,世界杯金曲CD,酒吧世界杯,人保财险问题有奖竞答,“的哥”世界杯等多项活动;同时携手网络,报纸,电视,高校,赞助商,联袂文艺体育明星,对这次报道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宣传,可以说,中国之声对本届世界杯足球赛的报道规模创下了中央台体育报道之最,首次将体育报道,推广活动,节目营销,品牌宣传嫁接在一次重大报道上,更为创新广播重大报道的形式,扩大广播重大报道的影响力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本期特别策划集纳了中国之声世界杯足球赛报道组前后方几位“掌门人”的所思所想,听他们叙述这一系列创新后面飞扬的别样激情。  相似文献   

11.
新创     
《青年记者》2006,(12):2-2
首份多媒体日报诞生;广州日报报业集团30人出征世界杯;新传媒网开通网上发行;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现在读报》世界杯期间推出特别节目《大话世界杯》;《故事会》在大众中搜寻50则荣辱故事;《中华大典》编纂工作提速预计5年内全部完成;“我泡世界杯“重拳出击噼里啪啦群起“恶搞”;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启用两名新主播;世界杯展开新闻战6.8:1记包围球员;博睿传播正式成立。[编按]  相似文献   

12.
对德国世界杯报道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国媒体作了全面密集的报道,不少媒体表现出应有的理性。但是,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如假新闻泛滥、采访中的冲突与违规、主持人激情有余、专业不足等等。这些现象反映了中国的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欠缺及竞争的无序性。实战强大的记者阵容按照国际足联和世界杯组委会对外公布的数字,韩日世界杯的正式记者为3600人,本届世界杯记者人数却已经上升到5000人之众。德国世界杯32强共有736名球员,平均下来每位球员将被6.8名新闻记者“包围”,新闻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上届韩日世界杯中,由于中国队首次打进了世界杯,…  相似文献   

13.
丁牛 《传媒观察》2006,(9):32-33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又在这个夏天点燃,精明的企业和商家当然不会错失世界杯这样的大餐,谁都想吃上一口,哪怕是一小口。《南京晨报》作为南京城三大主流早报之一,在本次世界杯期间通过整合内部资源,紧密结合客户需求,打了一场不错的楼盘体育营销战。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世界杯年,对世界杯的报道是各家媒体的报道热点之一。《南京晨报》于4月23日正式推出了其世界杯报道特刊《飞火流星》,是南京地区综合性报纸中以专刊形式集中推出世界杯报道最早的一家。在为期两个多月的报道中,《飞火流星》获得了广大受众的一致好评。为此,本刊编发两文,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外媒要览     
美好的运动,肮脏的生意 6月12日世界杯足球赛即将在巴西举行,围绕足球的丑闻已然隐现:根据英国《星期目泰晤士报》获得的文件,卡塔尔被质疑为获得2022年世界杯主办权而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华商报》对国内各重大事件的报道反应迅速,积极跟进,无论是在时效性、新闻性、可读性上,还是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上,总是力争领先,向国内一流媒体看齐。一些重大的国际事件如法国世界杯  相似文献   

17.
诚信,首先从传媒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一个月的鏖战,大力神杯终于有主,世界杯的硝烟也已散去。然而,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心中却有一抹阴影始终挥之不去:不是因为中国队的早早出局,也不是因为裁判问题引发的诸多争议,更不是因为足球列强的纷纷落马,而是因为本次世界杯报道中充斥着太多的假新闻,且绝大多数为“中国制造”。新华社播发专稿予以批评,可见问题之严重。有关世界杯的“国产”假新闻,可以开出一长串目录:中央电视台禁播米卢广告、范志毅和郝海东打架、哥斯达黎加国脚万乔普服用兴奋剂、米卢选定接班人、中国国家队发生内讧、米卢翻译净赚100万、执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本届世界杯在亚洲举行,这就给了早报以更大的施展空间。就南京报业市场而言,本次世界杯报道之间的竞争主要就集中在各家早报之间展开。《南京晨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以及《服务导报》、《江南时报》、《江苏商报》等报  相似文献   

19.
炙烤全世界球迷之心的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终于在激情和眼泪之中落下帷幕。全世界的各路媒体在这场豪门盛宴中逐鹿时空,酣畅淋漓地挥洒着自己激情和智慧,为受众呈上了一道道听觉和视觉的大餐。赛事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推出了持续31天的大型直播节目《激情世界杯》。每天在6个整点播出《世界杯火线快报》,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第一报告》、《新闻直播间》等节目中追踪报道赛场内外的最新消息。在世界杯足球赛前后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中国之声围绕着这一重大体育赛事,先后举办了激情校园行、世界杯倒计时、冠军有奖竞猜、球迷经历征集、海选世界杯校园主持人、世界杯金曲 CD、酒吧世界杯、人保财险问题有奖竞答、“的哥”世界杯等多项活动;同时携手网络、报纸、电视、高校、赞助商,联袂文艺体育明星,对这次报道进行了全方位的立体宣传。可以说,中国之声对本届世界杯足球赛的报道规模创下了中央台体育报道之最,首次将体育报道、推广活动、节目营销、品牌宣传嫁接在一次重大报道上,更为创新广播重大报道的形式,扩大广播重大报道的影响力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本期特别策划集纳了中国之声世界杯足球赛报道组前后方几位“掌门人”的所思所想,听他们叙述这一系列创新后面飞扬的别样激情。  相似文献   

20.
唐敏 《现代传播》2002,(5):41-43
中国入世 ,使得我国的媒体突然之间生存和置身于全球化的竞争之中。在经历媒体集团化改组整合之后 ,我国的各类媒体第一次集体亮相于韩日世界杯的赛场上 ,从而形成我国媒体与其他国家媒体的竞争 ,以及国内媒体合作且竞争的格局 ,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传媒的世界杯比赛。其中的成功与失败必将成为新闻传播学、传媒营销学中的典型个案。本期“中国传媒的世界杯”发表中央电视台前方报道团团长岑传理的《中央电视台的世界杯转播与报道》 ,唐敏的《聚焦媒体世界杯报道与竞争》 ,董奕、夏宁的《论我国电视专业体育频道的生存现状和发展模式———以世界杯为例》 ,以及熊永新的《个性独立创新———从世界杯看网络媒体新闻业务发展》等文章 ,引领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观察硝烟仍存的韩日世界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