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有氧舞蹈课程对普通大学生身体自尊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有氧舞蹈运动与大学生身体自尊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实验法和心理测量法,对大学生进行15周的有氧舞蹈训练后发现:有氧舞蹈练习对学生身体自尊有显著的影响,表现在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提高。同时还发现有氧舞蹈练习对男女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实验前男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方面略高于女生,而女生在身体吸引力方面略高于男生。实验后男生在各因素上都略高于女生,因此可以判断出有氧舞蹈练习对男生身体自尊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动干预对学生身体形态及素质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有氧运动的强度不同是否有不同的监控体重的效果。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有氧强度的运动干预方案探讨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循环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和结论运动干预前后,超重、肥胖女大学生各身体形态指标均值均有显著性下降。运动干预后,BMI指标下降最为明显(P<0.05),肥胖组女生WHR指标受大强度运动干预影响较大(P<0.05)。不同运动强度对超重、肥胖女大学生身体循环机能的显著性影响仅体现在大强度运动对各组内女生舒张压指标的影响(P<0.05)和中等强度运动干预对肥胖组女生舒张压的影响(P<0.05),对超重、肥胖学生减脂降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要采用实验测试、文献资料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石家庄、广州、西安3个城市18所中小学校3 441名(1 751名男生、1 690名女生)学生进行7个动作的功能测试。研究发现,我国学生普遍存在身体平衡和控制身体能力方面较弱的现象,男女生各项功能性动作能力的发展时机和持续时间都不相同,相比男生各项功能能力发展的时机晚,持续的时间长,女生功能能力发展时机早,但持续时间短。而且女生普遍存在低年级阶段力量不足的现象,肩关节和髋关节的灵活程度以及柔韧性和稳定性能力都优于男生,男生普遍存在柔韧性和稳定性较差的现象,但力量相对占有一定优势,特别进入高年级阶段,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女生。对不同学生各项功能性动作能力发展时机进行研究,进一步对改进和提高学生整体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从而推动学生整体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六、七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身体自尊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探讨身体锻炼对初中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表明:男生与女生的身体自尊具有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锻炼强度对身体自尊的自我价值感、身体状况具有显著作用;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对身体自尊的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四个维度的作用比较显著;锻炼频率对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量对身体自尊的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维度上的作用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5.
探究在“双减”政策下,青春期女生的身体活动是否达到推荐量,对其体力活动水平现状进行分析。该研究以60名12~14岁的女生作为测试对象,使用三轴加速度计对其体力活动时间进行测试,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结果表明:12~14岁女生的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时间可以达到运动指南的运动时间,每天运动时间可达60 min。12岁女生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时间较短;13岁女生的静坐时间较长;14岁女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时间最长,一周的运动步数最高。建议12岁女生增加中高强度的运动时间,13岁、14岁女生增加高强度的运动时间,以提高12~14岁女生的身体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是了解大学生自尊、运动行为的现状,并探讨其间的关系。对浙江省大学生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研究工具采用结构式问卷,以团体自填问卷方式收集资料,有效样本共计1456名,所得资料以两组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子变异数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男生的整体自尊、身体自尊高于女生,而女生的社会自尊高于男生,BMI过轻者的整体自尊、身体自尊和社会自尊均高于正常者,正常者高于过重者;2)男生的规律运动比例显著高于女生,规律运动者的身体自尊、社会自尊与整体自尊都显著高于无规律运动者;3)男生经常与他人一起运动的比率高于女生,经常与他人一起运动者的身体自尊、社会自尊与整体自尊均高于独自运动者。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264名高中生身体自尊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高中生身体自尊状况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各年级高中生身体自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身体自尊状况显著高于女生。(2)高中生中男生的身体自尊状况的年级差异不显著,高一年级女生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高二年级女生,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个案研究的形式,针对体育系女生这一特定人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科学运动处方;运动Excel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对实验前后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实验结果显示,此运动处方在实施8周后,受试对象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成分和生活习惯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可为其他体育院系女生减肥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存在问题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改革,设计八极拳大课间体育活动干预方案以提高中学生参加大课间操的积极性和锻炼效果.以吉林省长春市200名中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十六周的运动健身干预方案实验教学.结果表明:八极拳活动干预对中学生的心血管系统、身体柔韧性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中学生的平衡能力、腹部肌肉力量(女)和减少腹部脂肪厚度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中学生的身体锻炼价值的认识能力有非常明显的提高,对中学男生的心肺功能、身体柔韧性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减少腹部皮脂厚度也有较好的效果;对中学女生的心肺功能、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以及腹部脂肪厚度的减少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女生的握力和腹肌力量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女生对自身身体动作能力价值的认知与评价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实验法对大学生进行为期2个阶段的体育隐蔽课程学习,通过PSDQ问卷测试发现:体育隐蔽课程有助于提高男生身体自我概念、身体自尊、身体活动、身体运动能力、身体力量和身体耐力;有助于提高女生身体健康、身体自我概念、身体自尊、身体肥胖、身体外表、身体活动和身体运动能力。说明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身体自我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陆守芹 《精武》2012,(19):10-11
调查显示,眷通高校的大部分士生月经功能状况良好,在月经周期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中会出现身体上或心理上不良反应。通过研究分析了月经周期参加体育运动对月经功能的影响,认为经期可以参加体育运动,但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合理安排练习内容和运动强度,这样不但无损于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助于身体机能和适应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省级体育运动学校是我省业余训练与竞技体育的一个关键衔接点,也是竞技体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立足我省竞技体育阶段战略走向,从如何尽快适应竞技体育发展需要的角度,围绕对省体校现状的分析及工作定位的选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引起重视,加快体校建设,在我省竞技体育格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田径运动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田径运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阐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和国际竞技体育的商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促使我国田径运动职业化的必然。提出业余体育、专业体育和职业体育并存是“奥运争光计划”和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针对我国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提出田径运动职业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是隐蔽的、渐进的,很容易被忽视,若出现深度的心理疲劳,不仅影响比赛成绩,甚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认为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复杂性与紧张性,训练内容的单调性,个性、情绪、注意品质等是引起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肌肉神经放松训练、注意营养补充,注意力转移、沉思练习,表象训练、情绪转移与情绪调控等方法促进运动员体力、脑力和心理恢复,避免深度的心理疲劳的产生,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优势和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15.
竞赛中紧张情绪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体育科学的不断发展,竞赛中的情绪问题已成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在运动竞赛中紧张情绪的产生及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总结介绍了控制紧张情绪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宇 《冰雪运动》2012,(2):56-59
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我国冰雪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指出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由政治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构成;提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运动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学习意识,全方位提升运动员的人文素养等培养我国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保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延长运动寿命和冰雪竞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查阅医疗档案等方法对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体能主导类项目的232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体能主导类项目的力量、速度和耐力3个项群分类,分别给出了各个身体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其排序,并对不同项群之间身体部位损伤发生的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3个项群内部各自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部位、损伤次数和发生率的排序均具有相似的规律,各个身体部位损伤的分布在同一项群内部的不同项目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项群间运动项目的损伤部位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得出以下结论:运动损伤具有"项群现象",运动损伤可进行项群划分,便于运动训练管理及优化后勤保障从而保证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体育运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在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中产生运动疲劳是身体运动到一定程度从而引起组织器官机能下降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然而当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机能承载能力时,就会让人呼吸变得急促、肌肉酸痛、反应迟钝,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恢复才能继续运动,所以如何消除疲劳感是体育训练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该文对体育运动训练中常见的疲劳类型和判断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消除疲劳感和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体育经纪人的作用及其素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育经纪人是伴随体育产业的市场化逐渐发展起来的,体育经纪人对体育产业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体育职业化进程,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体育资源合理配置,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以及对大众体育的开展都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为了较好的进行体育经纪活动,需要体育经纪人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宽广的知识面,了解市场营销、经济、金融基本知识,拥有相关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捕捉信息及准确的判断能力、社交能力和协调能力以及出色的谈判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广东6省市作为我国的传统竞技体育强省,他们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今后几年我国整体竞技体育在国际上的表现。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6省市的一、二、三线的体育后备人才数量、教练员状况、项目布局、培养途径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其他省市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