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天,我家用削好的苹果招待客人。客人没有吃,那去皮的苹果颜色后来竟变成了茶色。送走了客人,我就问爸爸:"苹果为什么会变色?变了色还能吃吗?"爸爸笑着说:"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他要我拿来几个碗和一个苹果,他把苹果削好,切成三块,让我把一块苹果放在一只空碗里;又将另一块放在第二只碗里,并扣上一只玻  相似文献   

2.
我儿子刚开始学着拿碗吃饭的时候,他妈妈专为他买了一只袖珍小洋瓷碗.孩子几乎天天吃饭时都要把饭撒得四处都是,气得他妈老数落个不停.有次我在旁边吃饭,看见孩子吃饭时,他的小手一用勺子,碗就在小桌上乱转.我灵机一动,如果给孩子用大洋瓷碗,则稳定性增加,不就可以"稳稳"地吃完一顿饭了吗?第二天,我就叫他妈给儿子换了一只大碗,吃饭时,儿子端着饭,碗大人小,虽然样子可笑,可是从此撒饭的事就很少发生了.  相似文献   

3.
和小福 《教育》2015,(5):80
第一次在美国朋友家就餐,我惊呆了。朋友家一岁半的孩子,自己坐在餐椅上,一口一口地,自己吃完。尽管他拿勺子的动作还很笨拙,但是他不慌不忙,一勺一勺地吃得很认真。掉在桌子上的饭粒,他很自然地用手捡起来吃掉。吃完饭,他一边把围嘴解下来,一边说:"我吃完了!"父母把他抱下餐椅,他端起碗,把碗里的剩饭倒进垃圾桶,再踮着脚尖把碗放进洗碗池。一切都是那么熟练和自然,一看就知道,他很早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相似文献   

4.
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碗向我面前推了推。看着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可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放在他碗里。  相似文献   

5.
标准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用一只碗轻撞其他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是质地好的。来到商店里,他根据这个“原则”去挑碗,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当售货员知道他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其他碗的原因后,立即取过一只质量上乘的碗,让他用这只碗去试。他换了碗,再去轻撞其他的碗,声音变得清脆如磬。原来,他手中拿着的是一只质地很差的碗,用它去轻碰每一只碗,  相似文献   

6.
甜甜的故事     
一、碗里的苹果甜甜是我三姨的孩子。每次去甜甜家,都看见她在妈妈的严厉监督下,用一只大勺子从小碗里捞起切得四方的苹果,很不情愿地吃着。她还趁妈妈不注意,凑到我耳边小声说:“我不想吃这个,我要吃核。”爱吃苹果的核?这是为什么?仔细问了后我才知道,她家都是把苹果洗净、削皮后再切成块,放入碗里让甜甜吃,而爸爸妈妈就啃切剩下来的核。每当甜甜看到爸爸妈妈津津有味地在吃苹果核时,也很想尝尝。  相似文献   

7.
跨出国门,我们必须独自面对异邦那种种陌生的人与事。一切都在促使我们迅速成长,不论是困难和挫折,还是帮助与体谅——狼吞虎咽地吃完,把嘴唇舔一遍,一滴也不落地把晚餐送进肚子,真是美味!已经饱了,但实在觉得这样好吃的东西应该把肚子撑一撑,于是端着盘子走进厨房。锅里和碗里还有饭和菜,正准备拿勺子,忽然想起Peter(我的host father)好像还没吃,不会吧,他应该不会吃得这么迟的。于是我拿起勺子,把剩下的饭菜一起倒进盘子里,鼻子凑上去闻一闻,满意地端进我的房间去了。  相似文献   

8.
烦恼妈妈:成成妈(上海) 烦恼事:我家成成两周岁了,就像一头倔驴,不管什么事,都要跟你唱反调。就拿 昨晚来说,吃饭的时候,他把米饭扒拉到桌子上,我跟他说不许把饭扒拉出来,可 他倒好,又拿勺子狠狠扒拉了几下,一碗米饭有三分之二倒在桌上。我什么方法都 用了,讲道理、威胁、惩罚,可他还是我行我素,跟我对着干,你说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幽默     
我到邻居家串门,正赶上一家3口在吃午饭。饭桌上放着一大碗羊肉汤。6岁的儿子特爱吃,一直到把碗里的肉都吃完了,他还不罢休,勺子在碗里上来又下去。爸爸:“儿子,你干嘛不挽起裤腿下去捞一捞呢?”  相似文献   

10.
不满三岁的小孙子鑫博有个缺点--任性。凡事不乐意,小嘴儿就连连说"不",直到我们满足他的要求为止。 有一天,看到动画片里有个小和尚敲木鱼,他就模仿着拿筷子敲碗。从此,每到吃饭时必须拿筷子敲碗,否则就不吃饭。出于无奈,老伴儿依了他。于是,每到吃饭时,老伴儿就得在小孙子旁边敲碗伴奏--当、当、当,您说,这叫什么事啊!久之,我就和老伴儿商量,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把小孙子这个坏毛病  相似文献   

11.
美点赏析《快手刘》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写的是快手刘变戏法卖糖的故事。文章前面部分写得童趣横生,后面部分写得理趣盎然。快手刘的戏法十分简单。他两手各拿一只碗,每只碗下边扣两只红球儿,抽手的瞬间,极快地拿走红球儿,藏在手心。碗底下当然没有红球儿了。两只碗合扣的一刹那,球儿已经放回碗中,碗中就有四只红球儿了。孩子们猜不出红球儿在哪只碗底下,就得买糖吃了。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易受蒙蔽是儿童的弱点。童年的我与快手刘有一次较量。快手刘有着民间艺人的敏捷动作,也有着小商贩的精明狡黠。他下了三个套子,达到了让我买糖吃的目的。首…  相似文献   

12.
快手刘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有时我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  相似文献   

13.
快手刘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有时我待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快手刘是个摆摊儿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儿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  相似文献   

14.
勺子闪电般结了婚,又闪电般大病一场。他缩在床上说:“他们每天拿一根大针管,往我眼睛里扎,还要我一直睁开眼睛,想想看,睁着眼睛!”他习惯性地昂起高傲的下巴。有一次他神秘兮兮地问我:“喂!你沉默的时候是不是在观察呀?”不幸被他言中,我观察到了他精致的下巴并让他捞上“勺子”的美誉。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上午.爷爷从花盆里摘下一片紫色的牵牛花.然后把它的颜色擦在一张白纸上,说他会让颜色改变。我不信.爷爷笑了一下,说:"你去拿两支棉签来.等会儿就能变色了。"我半信半疑地找来两支棉签.回来时,见爷爷身旁摆了两碗水。试验开始了,爷爷先拿起一支棉签在其中一只碗里蘸了蘸.然后在涂了花瓣颜色的纸上涂抹,纸上的紫色不见了,变成了红色!  相似文献   

16.
做肥皂     
今天,我和妈妈去做肥皂,我高兴极了!到了那里,阿姨让我选模子,我选了一个梅花形的,阿姨又让我挑了一个小玩具、几种颜色、一种香味。接着阿姨拿出一些小肥皂,放在秤上称了称,又把小肥皂放到碗里,把碗放到微波炉中。过了一会儿,阿姨把碗拿出来,肥皂变成了水。我把水放在模子里,再把香味剂倒进模子里,搅匀,又  相似文献   

17.
6月5日星期五我是家庭的小成员,经常参加家务劳动、帮爸爸、妈妈分担辛劳。我觉得,这是家庭小成员应该做的。今天,爸爸说:“小力,晚上咱们磨豆浆,明天早晨喝鲜豆浆,好不好?”我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并且一个劲儿地向爸爸申请承包磨豆浆这项任务,爸爸答应了。晚上,爸爸把绞磨机给我架好,让我自己学着磨。我把事先泡好的黄豆放在一个大碗里,里面加上凉水,用勺子舀出一勺水,里面有三四个黄豆,再在绞磨机前放上一个大碗接着。我把一勺带豆的水倒进绞磨机,用手握着摇轮的把手一圈圈地从左至右地摇,顿时,只见碗里有了一  相似文献   

18.
快乐实验室     
小实验准备:一只碗,一把金属勺,一把塑料勺。开始做:1.把热水壶里滚烫的水倒入碗里,然后将两把勺子放进这碗水里。2.20秒钟后再去摸两把勺子的柄。比较:这两把勺子的亮亮和泡泡煮面条吃。泡泡问:“为什么锅上有个塑料把手?”亮亮回答:“等面条煮好了,我来跟你做个实验。”手柄是否一样烫手?实验结果:仅20秒钟金属勺的手柄就和热水一样烫了,而塑料勺的手柄还是凉的。17小星星》里的童话故事非常有趣。你如果用火,就必须十分小心,不要触摸还在火上的容器,要戴上隔热手套。同时爸爸妈妈有必要告诉你们哪些是危险容器…  相似文献   

19.
敢于尝试     
“电视连续剧《涉外保姆》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小男孩弗来克去冰箱拿鸡蛋,由于鸡蛋放在冰箱上层,没拿好,给打碎了,中国保姆见状,马上跑上前说:“不要动,让我来收拾,我帮你拿。”而弗莱克的妈妈却执意再弗莱克自己去收拾好,并让他再去拿一个鸡蛋。当弗莱克在中国保姆的“保护”下退缩时,他妈妈又鼓励他说:“你是个男子汉,你能行的。”果然弗莱克顺利地拿到了鸡蛋,开心地笑了。这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家长朋友们可能也有类似的经历。吃饭了,孩子想给你拿个碗,你可能会说:“你哪会拿,别把碗打碎了,还是我来吧!”等等诸如此类…  相似文献   

20.
水生     
这天,船夫老鲁很早就收了船。拿了个陶碗,用北屋墙根泥调了河水,仔仔细细地涂过三遍。涂完最后一遍,太阳只剩下最后一点亮光。老鲁在衣襟上胡乱擦了下手,颤颤巍巍用火镰打着了油灯,放在小方桌正中央。又俯身从舱里捧出一瓮酒,再给自己拿了一个陶碗,把两个碗都斟满。于是,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老鲁开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