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实在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人们之所以需要新闻,是因为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人们可以通过新闻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各条战线的人民群众在想什么,做什么,从而感知整个社会的脉搏,倾听社会前进的脚步声。如果新闻失去了真实性,带给人们不可靠的信息,那么,新闻在社会上特有的作用就不能发挥,就会扼杀新闻事业本身。所以,真实对于新闻来说,就像生命对于人那样宝贵。  相似文献   

2.
于波 《新闻世界》2013,(12):80-81
激情,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激情是新闻工作的一块基石,是新闻工作的动力源泉,是新闻工作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新闻 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是新闻界一项长 期的任务。精神是内化的产物,职业道 德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变成新闻从业人 员的一种自觉行动,上升为一种精神。 因此,加强对内化的研究与探讨,对于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 道德内化升华为精神 人是不能没有精神的。作为一个行 业,特别是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特殊 行业,新闻也自然有它的职业精神。 人不仅具有肉体生命,而且还具有 精神生命。人的生命是肉体生命与精神 生命的辩证统一。精神指人的内心世界 现象,是人的思想素质、意志毅力、道德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期间,报社是拥有二百多支抢的活跃的游击队,在时敌斗争最艰苦的日子里,出过石印报、油印报,出过十六开的小报.为了坚持敌后的新闻阵地,报社先后有三百位优秀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快乐在行动”,这是诗人雪莱喜爱的一句话。细细推究一下,雪莱说的行动,肯定是主动的行动,而被动的行动恐怕不会给人带来多少快乐。新闻这个职业的生命也就在于主动,如果用“心如止水”般的被动态度对待躁动的外部世界,新闻人的职业生涯也就可以结束了。 新闻人的主动体现在什么地方?可以体现的地方很多,主动采访、主动写稿、主动修改、主动学习、主动积累、主动吃苦……说尽百般主动,最宝贵的主动有一个,就在于思维的主动,而思维主动的外化,就是主  相似文献   

6.
新闻敏感是记者宝贵的素质,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敏感性是敏锐地发现新闻以及对新闻所具有的价值,能够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是每一位新闻从业者必备的素质之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和提高新闻从业者的新闻敏感性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善待人生     
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草民,无论你是富商巨贾还是达官显贵,崇高也好,平凡也罢,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所以生命是宝贵的、伟大的、绚烂的、多姿的。没有什么能比生命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崔建恒 《大观周刊》2011,(16):218-218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却只有一次,这是路人皆知的再简单不过的道理。然而.就是因为这道理虽然简单,每年却有成千上万人无法真正理解它.从而丧失了最宝贵的生命。这其中也不乏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生命只有一次,  相似文献   

9.
由新华社原社长穆青题写书名,陕西省记协原主席张光作序的《田园报春花──张宝贵获奖新闻作品选》,最近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田园报春花──张宝贵获奖新闻作品选》共计25万字,体例新颖独特,收录了张宝贵10多年来的50篇获奖作品和 29篇采写体会,收录了我省 10余位新闻界权威名家的点评,收录了张宝贵新闻创优经验中的精华;《创优争佳夺魁路》,还收录了记述张宝贵从农民通讯员成长为陕西省县市报协会主席和我国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得主经历的《难忘恩师育我情》。你想寻求摘取新闻殿堂明珠的向导吗?你想得…  相似文献   

10.
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每一个新闻人最基本的要求。在原始社会里,为了适应原始人群生存斗争的需要,诚实、决不说谎成为原始部落人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对谎报情况往往处以极重的刑罚。据记载,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认为撒谎是最大的罪过,撒谎死后,  相似文献   

1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每一位新闻人职业生涯中的最高追求。然而,如今媒体竞争激烈。尤其地方纸媒,上有中央及省级媒体的压力,旁有新媒体虎视眈眈,生存不易。为了在注  相似文献   

12.
名记、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激情,是新闻记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的生命。”激情对记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实,要想做好新闻工作,不仅仅记需要激情,编辑同样不可缺乏激情。  相似文献   

13.
和金壮 《今传媒》2004,(2):50-51
看新闻的人很多,对新闻津津乐道的人也很多,但是人们总是忽略这些新闻的作者,忽略这些新闻背后的新闻。但是,忽略并不重要,因为写新闻的人不会因为读者的忽略而放弃,他们一直在努力,为了一种正义,一种精神梦想,尽管他们还在为生活奔波,为理想流浪。  相似文献   

14.
新闻在趋真向善之时,需要借助美学的手段,按照审美的规律创作新闻作品,当新闻作品传播到达受众时,才能触动受众的心灵,让受众在审美感受中获知新闻事实,从而实现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和审美价值。美、丑、悲、喜和崇高是审美价值的不同形态,现实中事实的真,捐助时“跳梁小丑”中饱私囊的丑、灾难中生命坚强的崇高,都具有这些审美价值,是实践活动中人的存在、感知、情感具有与自我生命发展需要相一致的性质。审美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本质性生命力量通过实践对象的呈现,新闻的审美价值与新闻价值共生共存。新闻作品除了必须遵循真的原则,还应该有美的魅力。这就要求新闻作品在传达信息时,应当注意讲述的方式,以引发受众对事实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5.
张杰 《大观周刊》2012,(32):280-280
生活是美好的,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歌颂生命.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在这个世界上,最蓬勃旺盛和美好的,就是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新闻最重要的基础是“真实”,人皆知之,任何一本入门新闻教材都会提到。新闻必须真实。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和新闻活动基本的原则,根本的要求,整个新闻事业大厦的基础,全部新闻活动的基点。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同时也就失去了新闻工作者职业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1972年元月9日,在呼图壁县红山水库的万人工地上,传出了一曲舍己救人的悲壮之歌:年仅45岁的新疆日报社编辑曾斌为了把6名民工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献出了自已的宝贵生命。而今,曾斌虽然已经牺牲16年了,但在呼图壁县,人们仍然怀念着他。曾斌遇难的1972年,呼图壁县为了兴建一个年蓄水1400万立方米,只能灌溉一个公社耕地的水库,不仅动员了全县城乡和牧区的人、马、机车,而且还从县境内的几个国营农牧团场征调了大批劳  相似文献   

18.
刘冰石 《新闻世界》2010,(5):213-214
新闻可以有生命吗?回答是肯定的!新闻没有生命,就是一堆废纸、一块干柴;而新闻有了生命则像一团明亮跳动的火焰,催人奋起,照亮人生。虽然大自然的规律告诉我们:有生就有死,有盛就有衰,有青春就有苍老,而他采写的新闻作品不会衰老、不会死亡——他30年前写下的"豆腐块",至今读起来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这位让新闻具有生命的人,就是被誉为"长丰县新闻发言人"的长丰县新闻传播中心主任——孔宪昌。  相似文献   

19.
毫无疑问,于新闻而言,时效是第一生命。但大多情况下,我们往往为了抢时效,而忽视了对新闻背后的新闻的进一步挖掘。一件新闻的发生,表面看或许感觉就是这件新闻本身,好像没有值得进一步挖掘的必要。但如果看多一点就会发现,这件新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一些事情有着一定的联系,进而可能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如果说,看多一点可以挖掘到新闻背后的新闻,那么看远一点,不仅可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还可挖掘到新闻背后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苏杭 《记者摇篮》2006,(2):36-37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步入后尘是记者的大忌,尤其是那些重大事件,重要动态,应该分秒必争,捷足选先登。然而,事物总是相对的,时效性极强的新闻,毕竟不是每天都有。记者面对的,新闻所播的,大量还是非动态新闻。在这类新闻中,比“时效”更吸引人,更耐人寻味的,是报道所含的深刻的?思考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