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联名句,高吟肺腑,辞婉情深。这名句中的“孺子牛”,后人多解释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给“孺子牛”赋以新意,催人奋发,激人斗志,对人们进一步认识鲁迅先生的伟大,学习鲁迅先生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业务》第六期上郑成训同志的《鲁迅的几种修辞手法》一文,对于我们了解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很有启发;但就中有一处提法,我以为欠妥贴。说到鲁迅先生用词新鲜贴切,不落旧套,郑同志认为,这与鲁迅先生的“避去熟字”这一修辞手法有关。鲁迅先生用词的确避去陈词滥调,但这不能说是“避去熟字”的原因。相反,鲁迅先生用语用字一向讲求大众化,用大众懂得的语、字,而不易为读者所  相似文献   

3.
郭嘉 《档案与建设》2006,(12):43-43
她笑声爽朗、为人热情,言谈中总是洋溢着对工作、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她实实在在、待人坦诚,行动中总是体现着对同事、对朋友的默默真情。她就是徐州市档案馆档案资料管理处处长牛红艳,熟悉她的人都亲切地叫她老牛,一是因为她姓牛,但更重要的是因为她勤劳能干、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极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孺子牛”。  相似文献   

4.
一得录     
学学鲁迅的“壕堑战” 卢汴生 三国演义中曹操麾下大将许褚打仗很勇敢,有时竞脱去铠甲,赤膊上阵,以致在一次战斗中身中数箭。鲁迅先生对许褚这种蛮干的战法,很不以为然。同敌人作战,他主张用“壕堑战”,既要打击敌人,又要保护自己。鲁迅先生说:“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 鲁迅先生的“壕堑战”思想对今天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仍有借鉴意义。随着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加大,由此引发的新闻官司、法律纠纷越来越多。这对新  相似文献   

5.
一般说来,优秀的新闻作品都经历过反复修改、精心琢磨的过程。在文章修改艺术方面,鲁迅先生就是我们光辉的榜样。虽然鲁迅先生在写文章之前总是经过深思熟虑,然后一气呵成,但他从来不放松修改的功夫。他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答北斗杂志社问》)对每一位新闻编辑来说,都要认真学习鲁迅的修改艺术,并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具体地说,鲁迅文章的修收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三四十年代,在人们为“娜拉出走”而叫好,为这一妇女解放的勇敢行动而欢呼的时候,鲁迅先生却发人意外地提出:“娜拉走了以后怎么办?”无疑,相对于出走,娜拉走了以后的问题更加深刻,更令人深思,也更触及实质。作为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同样不仅要报道“娜拉出走”的新闻事实,更要学会分析、研究娜拉走了以后的事件本质。 华人学者赵浩生说过:年轻记者要“跑”新闻,写新闻;中年以后要“想”新闻,写新闻;到了老年,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的一生,做过大量的编辑工作。研究鲁迅生的编辑思想,对于我们提高对编辑工作的认识,当好新闻编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鲁迅先生认为,编辑工作最首要的任务是传播先进思想和培养造就人才两项。鲁迅认为,“竭力运输些切实的精神的食粮,放在青年们的周围”是编辑工作的“万不可缓”的任务。对县级电台的编辑来说,就是要在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说:“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官,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全集》1982年版,卷9,344页)看了多年电视,做了多年媒体,又教了多年新闻之后,就语言而言,笔者比较欣赏的电视栏目终究还是NBA的“五佳球”和《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初婚     
鲁迅是出现在20世纪中国苦难大地上的一种天才“异象”,他的作品是近现代中华民族苦闷的总象征,这是刘再复先生对鲁迅的总评价。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传记”,第二部分是“评述”。“评述”部分汇集了刘再复先生在海外关于鲁迅的最新思想成果,是经过一番自我反省和知识更新之后对鲁迅的明心见性之论。  相似文献   

10.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更是媒体一贯着力“经营”的重点.俗话说得好:“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标题是对消息内涵的高度概括和浓缩,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标题正是新闻事实和文字表达艺术的汇流与综合.鲁迅先生也说过: “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法国新闻理论家贝尔纳·瓦耶纳曾经说过: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可以说是一半搞新闻,一半搞诱惑.新闻的好坏还得看它吸引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并不是笔者忽发妙想,要把鲁迅先生与柏杨先生相提并论,比较一番,而是《<丑陋的中国人>编后记》说了柏杨“继承了鲁迅先生的“正视现实的优良传统”这样一些话,使笔者不禁将鲁迅先生与柏杨先生进行了一番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大异而小同,深感《编后记》所论大谬不然,故只得握管为文,做此异同论,评一评《丑陋的中国人》。“非好辩也”,实有此必要焉。  相似文献   

12.
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他写文章,往往是“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即围绕着文章的主题不拘一格地选用合适的材料,“嘻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先生的这个经验能否用在新闻写作上呢?回答是肯定的。如若不信,请读全文译在下面的美联社新闻背景专稿《马可·波罗桥——历史的见证》,由于马可·波罗的介绍,卢沟桥蜚声欧洲。有些外国人仍习惯地把它称作“马可·波罗桥”。1987年6月26日,中日政府成员会议在北京开幕;当天,美联社播发了这篇新闻背景专稿。新闻背景专稿,顾名思义,是记者为介绍重大新闻事件背景而专门编写的稿件,按照惯例,记者只需把有关情况讲清楚便可以交差了,因此,一般地说,新闻背景专稿不太讲究可读性。而《见证》一稿的作者却不然,他  相似文献   

13.
贾峪玥 《新闻世界》2004,(11):59-60
鲁迅先生说:“极俭省地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画他的眼睛”。那么要让新闻生动、生辉起来.也需要点睛之笔。  相似文献   

14.
俞杏莲 《新闻窗》2011,(2):43-43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画人首先必须先画人的眼睛,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把头发画得很逼真,那么这幅画是不成功的。导语就是新闻作品的眼睛。新闻由头是使“旧闻”成为新闻的桥梁,有时,新闻的由头就是消息的导语;有时,新闻的由头只是消息导语的部分内容。借用“顺藤摸瓜”的俗语来说明新闻由头与新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报刊上有些人物通讯,惯于在标题上给主人公加上“孺子牛”称号。还有一些文章,也不时冒出“做人民大众的孺子牛”、“甘为人民孺子牛”之类的句子。有一次全国摄影评奖,其作品显然是面向大众的,也命名为“孺子牛”杯。此外,国家民政部最高荣誉奖也以“孺子牛”命名。而据全国第十次民政工作会议表彰先进的12名同志的事迹看,至少有两名主要是尽心照料孤寡老人。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当年曾把他的文学称为“遵命文学”。若将“遵命”二字推及新闻,我认为我们今天也存在着“遵命本报讯”——恕我生造了一个概念。众所周知,鲁迅的“遵命文学”,遵的是无产阶级之命,遵的是人民大众之命。若从这个涵义上讲,“遵命本报讯”就是合乎潮流,顺应民心,无可非议的。天公地道地说,今天的中国记者,就其绝大多数而言,拿起笔来是愿意遵这个“命”的,这点基本估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曾给自己的一部杂文起名《花边文学》。“花边”框起的文章自有其独特风格,也格外引人注目。翻看《新闻知识》第八期,我同样觉得本期19页和44页两条“花边”评论也自有其独特之处,不失为新闻改革中的两枝奇葩。奇就奇在高瞻远瞩,透过现象找本质,对新闻作品进行高一层次的透视。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在长期的文学生涯中,与新闻事业有密切的联系。他除了在报刊上发表大量作品外,还长期从事报纸刊物的编辑工作,鲁迅生前“编辑过的报刊大约有二十种”。一个人编辑过如此众多的报刊,这在我国新闻史上是极为少见的。在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之际,笔者想就鲁迅与五四时期及以后报刊革新的关系,作一个简单地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风,就是中国风格,它是中国文化的体现。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种文化如果没有独特的民族魅力,要走向世界,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新闻报道而言,虽然中国的“报纸”起源很早,“新闻”一词的出现也早于西方几百年,但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和新闻是舶来品。上世纪初,中国积贫积弱,许多有志之士“睁眼看世界”,深深地感受到了西方国家在政治制度、工业生产以及武器弹药等方面的优越,也十分痛恨中国的落后。于是,他们全方位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和技术,其中也包括新闻。  相似文献   

20.
北京鲁迅博物馆寄来一册《唐弢文集·书信卷》,内中收录了唐弢先生给我的三封信。其实,在我的书箧中,收藏先生的书信远不止此数,计有18封之多。今日重读这些手泽,往事历历,不免有物在人亡之痛。 唐弢先生是我素所敬仰的作家之一。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他是“鲁学”专家,曾与鲁迅先生有过直接交往。鲁迅逝世后,他编辑出版《鲁迅全集补遗》和《续编》,对搜集和保存鲁迅遗著作出贡献。他的杂文,被认为深得鲁迅笔法,有些篇什足堪与鲁迅媲美。他的旧体诗词也极有功底,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更使我倾慕的,是他与我同乡,都是宁波人,我为有这样一位前辈乡贤而感到自豪。 1956年秋天的某一天,我当时是新闻日报《人民广场》副刊的编辑,到上海作家协会去组稿,第一次拜识任《文艺月刊》副主编的唐弢先生。胖胖的身体,圆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