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事裁判权是西方列强在近代蓄意侵夺中国司法主权的特权制度,是它们通过鸦片战争,用不平等条约强行建立的,其后又获得进一步发展。享有这一特权的各国,对它们的在华侨民行使司法管辖权,相应设立、采行各种类型的审判机构和制度,除了极有限的民事范围,这一特权主要适用它们本国的法律。列强还将这一属人的特权扩大为属地的特权,在某些地域对华人实行某种程度的司法管辖,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会审制度。  相似文献   

2.
义和团运动对现存在朱平等条约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西方列强大大发展了不平等条约制度体系,将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使得这一特权制度更为完备、严密。列强由攫取条约特权,进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对中国实施全面控制,这是半殖民地最为突出的特征,亦是《辛丑条约》最基本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有所顾忌,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的态度。同时,在中国反对不平等条约的历程中,义和团运动是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这一斗争的最终胜利铺垫了一块必不可少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会审”是中国近代一项特殊的司法制度,它是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侵华特权,是列强在华行使其领事裁判权的重要方式之一。会审法庭最先创设于上海外国租界,并陆续扩展到鼓浪屿、汉口的外国租界和东清铁路,列强通过会审特权的行使,扩大了在华的领事裁判权。同时,列强在会审法庭中,不以中国法律为审判依据,干预法庭诉讼程序,不仅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的独立性,而且侵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会审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化加深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它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曾纪泽提出了一系列修约废约和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的主张,并在外交实践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有力地冲击了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建立了领事裁判权制度.领事裁判权在西方列强所掠取的各种权益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保障列强各种特权的基础.在意识到领事裁判权的危害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制度一直是近代中国废约运动的中心内容.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南京政府在民间废约运动的推动下,经过长期的外交努力,自巴黎和会到太平洋战争,终于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已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中国要真正成为独立强国,还须长期的努力和奋斗.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比关系以比利时在华势力的消长可分为三个阶段:对华索权时期;在华势力膨胀时期;在华特权丧失时期。比利时在华获得的特权主要以经济权益为主兼及其它方面的特权,其获得特权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列强支持及条约中的片面最惠国条款,它没有单独的对华政策,其对华政策随其他列强转移而转移。  相似文献   

7.
观审制度是近代中国一项特殊的司法制度,它是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在华司法特权的产物,也是列强在华行使领事裁判权的重要方式之一。观审制度自确立以来,由于条约对领事观审权的模糊规定,中外之间对此产生激烈的司法争夺。争夺中,领事观审权不断地延伸权限,直至其被撤废,中国的司法制度才迎来春天。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它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权益。曾纪泽提出了一系列修约废约和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的主张,并在外交实践中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有力地冲击了近代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内容。自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到新中国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清除列强在华经济势力的100多年问,西方列强利用取得的特权,疯狂地对我国进行经济侵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掠夺资源是其主要手段。列强的经济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的灾难,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越来越呈现出半殖民地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在1897年末到1898年初之际,帝国主义列强以“租借”形式侵占了许多中国的港口,建立了广大的“势力范围”,取得了新的租借权和特权。在这个危急的时期,统治中国的清朝政府充分地暴露了自身的昏庸腐朽。它惶恐地等待着帝国主义列强底新的要求,它无力抗拒列强底勒索,只把希望寄托于这些强国相互之间的矛盾,并指望帝国主义者把清朝的制度作为保全他们所必需的“秩序”之保证而加以支持。封建政权害怕爱国主义的高涨、争取革新的斗争和群众反帝运动的增长。1898年九月间,清朝反动集  相似文献   

11.
中英《烟台条约》是在非战争背景下,英国以马嘉理命案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使英国及列强在华的经济、政治、司法、外交等方面的特权进一步扩大。条约中关于洋商洋货在华享受“子口半税”等关键条款,直到1931年才被裁撤。这一条约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不平等条约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依据,列强通过战争和侵略,强迫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形成了一个庞杂的条约体系.攫取了大量的侵华特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性质。  相似文献   

13.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遭受列强的肆意侵略。列强不但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从中国割占大片领土,还掠取许多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特权,如“租界”、“协定关税”、“内河航运”、“领事裁判”等特权达21种之多。现将列强在华的特权简述如下:“租界”  相似文献   

14.
任敬 《文教资料》2011,(2):101-102
恩荫又称门荫、任子、恩补、荫补等,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僚选举体系的一种,起源于秦汉,延绵至清末。它作为选举制度的一种补充,被看作是中国封建官僚享有的一项制度化的特权。但是恩荫制度在宋代时期呈现出了数额冗滥、范围甚广等诸多特点,伴随着诸多特点产生了多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轮船曾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落后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随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列强在华攫取到了更多航运特权。随之,以新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航运势力的争夺,列强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轮船公司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航运势力彼此间的消长冲突,构成这一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多个场景。  相似文献   

16.
轮船曾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市场和落后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和随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使列强在华攫取到了更多航运特权。随之,以新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航运势力的争夺,列强间不同国家以及不同轮船公司间的争夺,帝国主义列强航运势力彼此间的消长冲突,构成这一期间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多个场景。  相似文献   

17.
西欧中世纪城市通常被称为自由城市。其中不少城市都拥有自主权,往往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与东方城市相比,这种现象成为西欧城市的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个特点有哪些表现,它是怎么形成的,及其对西欧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本文想对此作一些考察。一西欧的封建城市所以被称为自由市,指的是这些城市往往从管辖它的领主或国王那里得到一份特权证书,从而从法律上保障它某些自主的权利。这些特权一般包括市民的人身自由、自由经商权以及土地权和独立的司法权等。在许多城市获得的特权证书中,一般都有给予市民以人身自由的条款,并附带说明…  相似文献   

18.
租界中外会审制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会审制度是近代中国租界的一种特殊司法制度,它是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扩大化的产物。其在租界前后存续了八十余年时间,最终中方历尽艰难使之得以废止。租界中外会审制度对近代中国的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使中国在租界的司法主权受到进一步的损害,甚而丧失殆尽,中国在司法方面的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客观上它在某些方面,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司法制度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9.
入境旅游在近代中国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武力扩张而产生的,此后其在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了萌芽时期、发展时期和兴盛时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内容。  相似文献   

20.
英国是近代中国遭受不平等条约压迫和束缚的祸首。在西方列强向中国逼订不平等条约的行列中,英国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所起作用位居首要。从劫掠条约权益来看,英国所占份量亦是首屈一指,不仅大部分是它作俑,而且所有条约特权它均要染指。对中国人民和历届政府的废约要求,英国态度尤为顽固,始终不愿放弃殖民主义立场,但终不能阻挡时代的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