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整体知识结构图示 鸦片战争(1840—1842):《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火烧圆明园、俄国强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相似文献   

2.
在2002年6月版的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第13页中 ,对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是用一表格形式列出的 ,表格中在俄国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前面列出了两个条约 ,即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而新教材中对这两个条约的签订情况及内容却没有详细表述 ,学生容易误解为中俄《北京条约》也具体规定沙俄割占了我国西北边界的领土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么我国西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到底是怎样被俄国割占的呢?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俄国伪装中立…  相似文献   

3.
罗红伟 《历史学习》2003,(11):14-14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必修),在第13页“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的表格中,在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栏中有一项《中俄北京条约》,而在上一栏中也列举了中俄《北京条约》,为什么要重复列举这一条约呢?中俄《北京条约》除迫使清政府确认《瑷珲条约》外,还规定:(一)乌苏里江以东地区4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惟“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俄国均不得占,仍准中国人照常渔猎”。(二)中俄西部未定边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哨所)等处,及1728年(即雍正六年)所立沙宾达巴哈之界牌末处起…  相似文献   

4.
【考点扫描】第一单元: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活动,鸦片战争的过程,《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新思潮的萌发,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北伐、西征、东征,天京变乱,《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第二单元: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抢占了我国大片领土。人教社2000版和2003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都有一份表格和一幅地图。地图一样,而表格内容却略有不同,见下: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 15页《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表中提到的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公方里”领土是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第 16页《俄国侵吞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中说“沙俄通过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中国领土四十四万多平公方里”。中国这么大的一块领土被割占究竟是通过一个还是两个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 :“中俄两国未经划定的西部疆界 ,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及中国常驻卡伦路线而行 ,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 ,往西直到斋桑湖 ,再由此往西南到特穆尔图淖尔 ,南至浩…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体现在几场重要战争的发生和几个重要条约的签订上。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师生共同探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出疑问: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条款之一“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相似文献   

9.
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的过程中,为了激起学生的爱国心,树立责任意识,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学生“落后就要挨打”的史实与感悟。一场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本全面侵华……;一个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我企图用这些铁的史实和血的教训来激励学生牢记国耻、奋发向上。按理,这些内容本该是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与最好切入点。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学生对“落后就要挨打”的理解,不仅对学生的回答感到意外,也促使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0.
丁召书 《历史学习》2006,(10):24-24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为“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试验修订本)在总结“两省一市”试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此次试验修订本与试验本相比,在下列十处基础知识的叙述方面有所变动。1.第13页,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第五项内容: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改成“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2.第13页,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表格中, “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平方  相似文献   

12.
1858年俄国胁迫中国签订的<中俄天津条约>首次赋予了俄国人自由在华传教的权利.俄国全权代表普提雅廷不仅是该条约的签订者,而且是在华传播东正教的积极推动者.然而,由于对传教可能对俄国侵占中国领土和攫取贸易利益产生消极影响的顾虑以及对中国传教环境缺乏信心,俄国政府没有立刻在中国开始大规模传教进程.在1902年俄国在华建立主教区之前,东正教在中国的影响一直很小.  相似文献   

13.
从鸦片战争到20世纪初,列强一步步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又表现出不同的侵略特征,现结合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对此加以分析。一、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在19世纪40年代~60年代间,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在这些条约中虽然基本上都有割地、赔款等内容,但真正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却是开口通商和协定关税。《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相似文献   

14.
在讲述中国近代史时,笔者遇到过这样一道选择题: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学生都选择了c.主要依据是《马关条约》有“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的内容.答案给出的也是C.可见该题的出题意图就是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5.
李锐 《地理教育》2005,(6):70-71
刚刚结束的中国与俄罗斯联邦"和平使命-2005"联合军事演习,把俄罗斯远东名城符拉迪沃斯托克推到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之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文名称叫海参崴,建于1860年,历史上曾是中国的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海参崴在内的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1862年沙俄政府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含义是"控制东方".  相似文献   

16.
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沙俄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强占中国大片领土。其中,通过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的五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部七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改订条约》所以有此称法,是因为它修改了崇厚与俄国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以下简称《崇约》),那么《崇约》是怎么来的?《改订条约》又是怎么签订的?二者关系如何?笔者就此作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家教世界》2014,(9):1-1
1901年9月7日在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的情况下,中国清朝政府被迫和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8.
由龚书铎、方攸翰两先生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中国近代史纲》,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受到广大电大学生的欢迎。但是,该书关于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曾规定俄国可在张家口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叙述却是不准确的。书中说:“中俄《北京条约》除清政府承认《瑗珲条约》的条款外,又将《瑗珲条约》中规定的由中俄双方‘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俄国在库伦(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张家口、喀什噶尔等地免税贸易、设立领事并享有领事裁判权;规定了俄方提出的中俄西部边界的走向,为日后进一步侵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条约根据。”据查:中俄《北京条约》根本没有俄国可在张家口免税贸易、设立领事的规定。中俄《北京条约》关于俄国在张家口贸易的条文是:“第五条,俄国商人,除在恰克图贸易外,其由恰克图照旧到京,经过之库伦、张家口地方,如  相似文献   

19.
王玉英 《历史学习》2003,(10):20-21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定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国际方面,关于《马关条约》的纷争,主要集中在割让辽东半岛的问题上。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的当天,俄国政府就正式向法、德两国政府建议:三国联合“劝告”日本退还辽东半岛。俄法德三国为什么“干涉”?日本为什么“还辽”?“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呢?俄国是一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工业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同英美等列强竞争,企图通过进一步扩大领土的办法来弥补经济力量的不足。列宁指出:俄国“军事力量上的垄断权,对…  相似文献   

20.
1858年,沙皇俄国乘清廷因鸦片战争而内外交困之机,胁迫腐败无能的清廷签订了《中俄爱珲条约》,强行割占了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地区。1860年,沙皇俄国又乘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以调停有功,要挟清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独吞了从黑龙江口到图们江口大约40万平方公里的日本海沿岸地区,从而使我国完全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