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层级衔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着眼于小、中、大学之间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水平目标层级衔接问题,试图探讨出一个可供各级各类学校借鉴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结构。各水平目标层级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符合5个原则,即教育性原则、与教学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相一致原则、科学性原则、兴趣性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原则。为实现各水平目标层级之间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应将教学内容分为4类,即主学类、简学类、介绍类、系统安排类。继之将学校分类,依靠政府的调节性安排,实现学段与学段之间、各水平目标层级之间有序递进、有机衔接,保证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的总体实现。  相似文献   

2.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体育》教师用书(节选)学期月份周次一年级二年级走走投掷跳跃游戏徒手轻器械体操投掷游戏攀登爬越平衡球类游戏奔跑游戏机动机动攀登爬越平衡韵律活动技巧跳跃球类游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第一学期91011121注:1.本表以连续单元(集中排列)制定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各地、各校可以自主选择教学计划中各项内容的排列方式。2.本表以单一教材为例,制定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各地、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单一教材、双教材的教学计划。小学1~2年级(水平一)学年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示例)…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高中体育课中实施德育教育,贯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方针,使体育教育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主渠道,是当前高中体育课教学必须正视的课题。这里试对高中学段体育课1-3年级课程德育设计如下: 一、学段总体目标设计 1. 依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及高中体育教学的要求,制订总体教育目标,指导不同年级的教学工作,使德育教育成为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系统包括以下基本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2)集体主义教育;(3)遵纪守法,做社会好公民教育;(4)劳动观念和爱护公物教育:(5)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一、指导思想《跪撑爬行与游戏》一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坚持"健康第一"、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结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基本身体活动和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游戏的乐趣,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并且为生活实践奠定  相似文献   

5.
《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体育课成绩的考核办法、内容及评分标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把本人多年以来的具体操作方案介绍给大家,供参考。一、高中阶段学生成绩考核方案1学段体育成绩=高一年级体育成绩×20%+高二年级体育成绩×40%+高三年级体育成绩×40%2...  相似文献   

6.
一年级的新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体育课堂,快速落实良好的课堂常规,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习惯,通过对一年级新生建立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不利因素分析,例举了多种游戏培养一年级新生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中体育选用教材的时数,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此学段中,若能够结合高中的特点,实际、有效地利用好  相似文献   

8.
游戏一般具有情节和竞赛因素,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是少年儿童喜爱的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在小学,游戏是基本教材,并占较大的比重,一般每学年(1~5年级)平均安排了十三个游戏。特别是1~3年级学生有的没有上过幼儿园,基础差,同时大量的基本技能要通过游戏教材来掌握,所以,一般的游戏教材至少要重复出现三次。因此,1~3年级的游戏教材比重特别大,它们分别是30%,30%,26%,换算成课时总共为55课时,按一课时安排两个主要教材计算,总共  相似文献   

9.
中彩(室内)     
游戏目标(水平二):活动中能积极的参与并与他人主动配合,努力展示自己,学会一些体育基本知识。游戏准备:直径10~15cm的彩球四个;圆形小转盘一个(内设四大栏,按体育锻炼小常识、运动项目、体育名星、北京奥运、体育谜语等分类),装有若干答题(根据完成轮次而定)。黑板上备好一份  相似文献   

10.
姚东 《体育师友》2009,32(4):4-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观察实验等方法探讨体育游戏与中学不同教材有机结合的问题,从体育游戏对教学的作用,结合的必要性,结合原则,结合目标,注意事项等方面分析探讨,目的是为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把体育游戏与不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为圆满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内容或教学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游戏对强化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培养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教师存在单纯为了体育游戏而游戏的现象,缺乏对体育游戏的选择、目标的确定和游戏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为此,笔者围绕体育游戏和技能相结合的问题,结合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个人感受。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实践得知,课时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科学、优化,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决定着教学总目标的达成程度。教学总目标是通过课时教学目标来具体体现和实施的。因此,确定好每次课的教学目标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全面性课时教学目标应根据学段总目标、年级体育教学目标来确定,应包括实质性目标(知识、技术等)和发展性目标(心理、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体育作为一种学科。从小学到大学,学校都开设体育这门课程,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在各个学段,体育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有所不同。但体育教师必须在各个学段培养学生以下八种意识,把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地实现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要求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上小学体育课和组织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近两年来我校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以“培养师范生的游戏教学能力”为题,在教学方法、训练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游戏教学能力训练的意义和目标活动性游戏是一项富有竟赛因素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又是寓教育于活动中的教学手段:它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在游戏中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准则(如规则,相互配合,团结一致),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主义新风尚都有一定的作用;游戏还可以愉快少年儿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关键时期,实施更加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目标,一直是广大小学体育教师的不懈追求。只要是教学就离不开组织,实践证明,根据小学不同教材内容、不同年级学生基础水平,不同学段教学目标,设计有效、实效的教学组织方式,是提高小学体育课质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探讨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认为: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一个根本目标;明确学校体育各学段的体育目标和内容,强调其连续性和衔接性,形成一体化体系;重构学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目标之一是"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就是要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组合和成套的技术动作。这一学段不要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运动技能的教学要"游戏化""趣味化"。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体育基本技术,是一个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小学段基本技术的梳理、游戏的设计、游戏的运用等的阐述,真正实现体育游戏为技术教学服务的目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什么要划分学习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水平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的特点所划分的水平等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划分学习水平主要是为了在一定的阶段内,更好地加大教材内容的弹性,使学校和教师可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能及运动技能等情况安排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将中小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六个水平,并在各领域按学习水平设置相应的目标。其中,小学l~2年级为水平一、3~4年级为水平二、5~6年级为水平三;初中阶段为水平四;高中阶段为水平五。考虑到学校和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课程标准》还在各个领域为水平五学段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社会体育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的现状描述、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与能力结构调查与分析,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制学段、目标定位、发展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以适应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下对体育职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反映和突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性、锻炼性、娱乐性等不同原则。体育游戏的主要原则是锻炼身体,以加强身体健康、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为目标的活动。体育游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敏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游戏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体育活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自己创建和开发新的游戏内容,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提高游戏的有效性,使学生全身心主动投入到课堂练习中,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课堂学习效果,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