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实现自身的转型,是必然选择.地方电视媒体要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全媒体转型战略,才能扩大影响力、争取话语权,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坚持“内容为王”,提高节目内容质量 节目内容的品牌化一直是电视媒体追求的目标,在全媒体时代,提高节目质量更是地方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必由之路.只有充分重视受众的实际需要,满足受众的视听体验,提高为受众服务的意识,节目内容体现出专业化、个性化,才能很好地解决地方电视节目鱼龙混杂的问题,对广大受众产生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手机电视对电视节目形态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手机电视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作为电视节目接收终端的新型电视传播媒介。其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①作为新兴媒体,手机为电视这一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平台。从内容提供商的角度来讲,电视节目制作者需要根据新媒体特性创造新的产品形态。将传统电视节目简单搬到手机上是不能发挥应用特性的,必须进行改进和重构,综合手机媒体的特质,有计划地为不同平台设计相应环节,从而构成手机电视新的节目形态。这种节目形态,又是以形式、内容及生产三个层面来构建的。  相似文献   

3.
手机电视将开辟全新市场移动媒体随着技术发展和人们在移动中的信息和娱乐需求而出现。手机电视是一种个性化的信息和娱乐内容播送渠道。在这个平台上,电视台和电视节目通过手机播出,实现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弥补了传统电视播出单向传播的不足,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参与到节目中;同时也为广播电视机构寻找到与受众更加紧密沟通的渠道。手机电视的发展将大大改变人们的内容消费模式,更好地满足受众个性化、差异化和互动化的内容需求。因此,将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媒体形态,能够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正是看中这种媒体形式的潜力,上海文…  相似文献   

4.
练恒谦 《视听》2016,(11):83-84
新媒体不仅改变受众接受电视节目的方式,还动摇了电视媒体在传播媒介中的地位,因此电视节目的编辑创作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在电视媒介逐渐遭遇"寒流"的背景下,突破原有的创作模式,根据受众的变化改变节目的创作,将成为电视节目打开新局面的必经之路。在新媒体视角下改变电视节目编辑的创作方法,需要分析受众心理需求的特点、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优缺点,并遵循媒体的制作规律。  相似文献   

5.
中外手机电视节目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电视常被称为继电影、电视、电脑之后的第四屏幕,这意味着一方面手机电视有其新媒体性,另一方面也与传统电视有深厚渊源,因此手机电视节目作为手机电视媒体的内容终端,也会同传统电视节目一样,受到传输方式、收费方式的影响,并且还会受到本国电视节目传统的影响,从而呈现出诸多差异。本文拟从以上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正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推广的重要性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电视消亡论此起彼伏,新媒体到底给电视带来了什么?美国学者伊莱休·卡茨做出以下判断:"新型媒体的兴起使电视对家庭和社群的整合作用消失,受众群体的碎片化使电视特定的传播模式正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社交媒体将重塑电视。"①新媒体于电视而言不是替代,而是对电视以往的中心化传播模式造成了冲击,从受众、内容生产到传播模式,电视的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对电视的颠  相似文献   

7.
手机电视的节目形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电视技术的定位和实现是短期就可以解决的,但对其内容和节目形态的探讨将会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本文从手机电视节目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物理形态所具有的特征,从而进一步分析了手机电视节目形态应当具有的不同于其它数字新媒体的内容特征.视频内容充分发挥了手机的便携性、交互性和使用的广泛性特性,将使手机由传统媒体的补充走向独立媒体.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电视体育节目伴随着电视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大众文化背景下受众需求的转变以及主流媒体的导向支持,在电视节目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具有个性特点发展道路.可以说,电视体育节目是对电视本位与体育本位的双重回归.面对新媒体时代全新的媒介格局和受众需求,我国电视体育节目的发展道路势必走向全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贺静 《青年记者》2016,(5):37-38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彻底改变.新媒体的受众群体蓬勃发展,而传统媒体的阵地不断失守,受众流失,广告市场萎缩,采编人员人心思变,形成了恶性循环. 新媒体对电视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门槛低、成本低、交互性、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对电视媒体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1.电视观众减少.网络、手机阅读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大批有消费能力的电视观众,也是广告商最青睐的中坚消费者,变成了网虫和手机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发展十分迅速,将我们带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主要特征包含交互性与数字化,而电视新媒体则是诞生于新媒介环境中的一种特殊的媒体模式,并且电视新媒体还包括手机电视、互联网协议电视、网络电视等数种传播形态。将受众作为中心就是电视新媒体的核心特征,而加强电视新媒体条件下与受众的互动将是目前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媒介生态下电视新媒体互动的特点,分析电视新媒体的互动形式,并提出了电视新媒体的互动策略,力求构建完整的数字化电视新媒体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是电视媒体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电视媒体把制作的电视节目提供给电视受众消费,以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吸引最大化的受众群体:同时电视媒体又把被电视节目吸引并依附于电视节目的受众销售给广告商,实现电视媒体主营业务广告的收入。因此,电视节目质量关系到电视媒体的生存,关系到电视媒体经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新媒体服务大幅拓展和媒体终端功能日益强大的情况下,"受众即是内容生产者"这一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受众和传播者接受.从社交网站的火爆到Youtube的风靡,从Wikipedia的恶搞词条到Digg网站的悄然崛起,从手机电视的逐渐普及到三网合一的迫切呼声,也都可以看到对这一概念的实践.对此,崔保国、张晓群分析认为,新媒体迅速成长的动因主要有三:"新媒体的迅速普及是新媒体行业迅速成长的基础;新媒体价格下降使其对传统媒体的替代明显增强;受众偏好的变化拉动了新媒体消费量的增加"[1].近年来,在Web2.0的推动下,手机媒体、数字媒体、IPTV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与此同时,新兴媒体经济的发展也如火如荼,这些都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13.
《2007IMI城市受众移动生活形态与新媒体接触研究报告》已经正式出版发行。主编黄升民、丁俊杰、黄京华。整个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言、城市受众移动生活形态描述、城市受众媒体接触情况概述、车载电视接触情况、手机电视接触  相似文献   

14.
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特点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媒介技术孕育了公交移动电视这一电视新媒体。但对于受众来说,技术是其次的,他们最关心通过这个新媒体是否能看到更新更好的电视节目。“内容为王”是媒介市场竞争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受众为本”是生产媒介内容产品的指导原则,公交移动电视的节目制作必须基于自身的受众特点。与传统电视受众相比较,公交移动电视受众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5.
当前阶段,随着各类新兴媒介不断融合发展,新媒体时代大幕正式开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的电视频道数量大幅度增加,让受众拥有更多的频道选择,同时也让频道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与此同时,各电视媒体必然会提升电视节目编排的质量和受众度,进而全面提升频道竞争力与影响力.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新时期如何发挥电视节目编排...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奥运电视的新媒体传播途径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和楼宇电视四个角度,探讨了这些相关的新媒体传播奥运电视节目的方式。并建议传统电视媒体等部门抓住奥运的机遇,加快电视新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电视媒体虽然仍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大传媒平台,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已使电视受众产生分流。新华社推出的"新华电视"等一系列动作,对地方电视媒体受众又再次进行分流。在渠道和内容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地方电视台只有以人才为本,从多方面迅速提高电视从业人员的素养,才能适应变化的格局,在竞争中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8.
刘星 《东南传播》2016,(6):97-100
本文力求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自媒体时代电视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和生存压力,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寻找电视节目(产品)的市场定位与受众购买动机,从电视节目构造与创新的角度分析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竞争中的手段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技术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界人士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摄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电视节目画面质量更高、更加有质感和层次感。这就要求电视媒体摄像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优化电视摄像技术,为受众带来更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电视媒体曾在受众的心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的播出,也为人们带来丰富的视听感受。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该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栏目又该如何在众多的节目中“脱颖而出”?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的的特点以及综合节目编排制作,来加以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