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5 毫秒
1.
关于氯化铵的热分解实验,有一部分学生联想到升华现象,对氯化铵的热分解产生怀疑,错误地认为氯化铵也发生了升华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排除异议,证明氯化铵确实发生了分解反应呢?这个问题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说明:取一长25cm,直径2cm左右的玻璃管,于其中加入长4cm左右的一段氯化铵(用玻璃棒同时从玻璃管两头伸入挤压)加热。在玻璃管上口放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下口放一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附图)。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上口的红色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放出;下口中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有氯化氢气体放出。通过此实验不仅…  相似文献   

2.
1 改进实验目的 喷泉实验[1]是中学化学中比较经典、学生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实验.关于喷泉实验改进的介绍也有很多[2,3,4].传统方法收集氯化氢气体是在圆底烧瓶口塞一团棉花,根据瓶口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来确定氯化氢气体是否收集满.  相似文献   

3.
高二《化学》课本上氯化铵受热分解的实验在现象上与碘的升华完全相同,实验现象本身并没有能够证明氨气和氯化氢气的产生或存在,因此说服力不强。为此,我将这一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实验可同时检验出有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产生,氨气与氯化氢重新化合成氯化铵。效果较好。仪器:铁架台(附铁夹)、酒精灯、20×150或20×200(mm)直玻管、与直玻管管口配套的单孔胶塞两个(附长度适中的乳胶管及玻璃尖嘴)、玻璃棒、火柴。试剂:晶体氯化铵、碱石灰、五氧化二磷、石棉绒、红蓝石蕊试纸。装置如图  相似文献   

4.
一、定性推断型例1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SO2、O2、NH3、H2S、HCl、NO等气体。(1)如图所示,洗气瓶中盛有过量的澄清石灰水,通入气体A后产生浑浊现象,B处向空气中排出的无色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A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没有_____,可能含有____。(2)若洗气瓶中盛有过量的酸化过的硝酸银溶液,通入A后产生白色沉淀,B处向空气中排出的是红棕色气体,则A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没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解析(1)混合气体能使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SO2。因为2H2S+SO2==3S+2H2O,所以混合气体中肯定没…  相似文献   

5.
〔原理〕 挤压塑料瓶,让少量水进入放氨气(或氯化氢气体)的园底烧瓶中,由于氨气(或氯化氢气体)的溶解度很大,这少量的水将促使氨气(或氯化氢气体)的溶解,使园底烧瓶中气体压力减小,在外面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就形成了喷泉。  相似文献   

6.
一、选择题 1.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2)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相似文献   

7.
在NH4CI分解的演示实验中,能不能分别检验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从理论上说,这两种气体的扩散速率不同,而且密度差异较大,理应便于分离。但是由于加热使反应器内气体对流,NH3与HCI又极易化合,实际上这两种气体的分离并检验很难进行。在演示过程中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时常出现忽红忽蓝变幻莫测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学习》2005,(3):25-25
取一瓶浓氨水,一个剥了壳的熟鸡蛋.一个口径比鸡蛋略小的实验瓶。如图所示,将氨水瓶盖打开,将实验瓶倒扣在氨水瓶上,经2~3分钟后,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就会充满实验瓶.驱走瓶内的空气。将一团蚕豆般大小的吸水纸,吸透水后。贴在鸡蛋的一端,将鸡蛋堵住实验瓶口,并使有吸水纸的一端在瓶内,就可以看到鸡蛋慢慢地被吸入瓶内。  相似文献   

9.
在现行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本第一册中,有关氨的制取实验,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1 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时,使用棉花团可防止空气对流,但在实际操作时,排出空气的同时也会有少量氨气的逸出,从而污染了教学环境。 1.2 在检验氨气是否集满和演示氨与氯化氢反应时缺乏连续性和密闭性,不仅操作烦琐,而且造成有害气体的外逸。   为此,将氨的制取实验作必要改进,并补充有关氨的性质实验,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0.
一、实验用品试管 :2个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吸滤瓶 .试剂 :3 0 %的双氧水 ,固体氢氧化钠、白磷、水 .二、实验步骤1 .在盛有 5mL3 0 %H2 O2 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白磷 .2 .将带导气管的两个单孔橡皮塞连接好 ,一端塞入盛有水的吸滤瓶中 (瓶内壁贴有湿润的蓝石蕊试纸 ) .3 .在放有白磷的试管中放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 ,立即用刚才连接的另一个皮塞塞紧 .  装置如左下图 .  三、主要现象试管底部随着固体氢氧化钠的溶解扩散 ,不断产生气泡 .白磷熔化 ,随之燃烧 .火光明亮 ,噼啪作响 ,伴有白烟 .吸滤瓶中的石蕊试纸变色(表明呈酸性 ) .四…  相似文献   

11.
将消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先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混合,并用玻璃棒搅拌,稍时即有氨气产生,接着就可以进行氨的性质实验。分别将湿润的和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药品上方(但不接触药品),湿润的试纸变为蓝色,而干燥的试纸不变色。从而完成氨气跟水的反应的性质教学。再分...  相似文献   

12.
小学自然第七册第36页,要求实验者自己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究竟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本人通过多次实践,制作出了气体热胀冷缩实验演示器如图1-(a)所示,能很容易地证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a.制作方法:①取一根玻璃导气管,一端拉成长约5cm的细尖嘴。②将细尖嘴一端弯成∽形,另一端扩口,套上透明胶头,制成一支∽型尖嘴透明胶头滴管即可。b.特点:实验操作方便,实验效果显著。滴管式便于吸入少许红水到演示器内,透明胶头便于观察胶头内有无气体以外的物质。c.作用:证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d.使用方法:①用气体热胀冷缩…  相似文献   

13.
取一瓶浓氨水,一个剥了壳的熟鸡蛋,一个口径比鸡蛋略小的实验瓶。如图所示,将氨水瓶盖打开,将实验瓶倒扣在氨水瓶上,经2~3分钟后,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就会充满实验瓶,驱走瓶内的空气。将一团蚕豆般大小的吸水纸,吸透水后,贴在鸡蛋的一端,将鸡蛋堵住实验瓶口,并使有吸水纸的一端在瓶内,就可以看到鸡蛋慢慢地被吸入瓶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氨气迅速溶于水中,瓶内的气压变小,外界的大气压就把鸡蛋压入瓶内。★编辑/徐柏楠瓶子“吞蛋”实验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高级中学课本《化学》必修本第一册中 ,有关氨的制取实验 ,采用了如图 1所示的实验装置。图 11 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1 1 用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时 ,使用棉花团可防止空气对流 ,但在实际操作时 ,排出空气的同时也会有少量氨气的逸出 ,从而污染了教学环境。1 2 在检验氨气是否集满和演示氨与氯化氢反应时缺乏连续性和密闭性 ,不仅操作烦琐 ,而且造成有害气体的外逸。为此 ,将氨的制取实验作必要改进 ,并补充有关氨的性质实验 ,如图 2所示。图 22 改进和补充后的实验操作方法2 1 若需收集氨气时 ,打开止水夹a、b、c,合上止水夹…  相似文献   

15.
NO2是环境污染气体之一。它能像SO2一样与雨水作用形成酸雨,在高中化学第一册讲授氮族元素时,指出空气中的N2在雷电作用下可以生成NO气体,NO与空气中的O2进一步反应形成NO2。为此,我们在课堂上用简单实验方法模拟了这一过程,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图1。在密闭集气瓶中,插入两根尖端磨尖的铁丝作电极,电极之间距离约为1cm左右,其间悬挂一条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将电极连接在高压线圈的两极上,通电约为1min,可以看到蓝色石蕊试纸逐渐变成红色,这是因为集气瓶里空气中的氮气在放电作用下生成NO,NO与集气…  相似文献   

16.
一、实验仪器与药品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具支试管、硬质玻璃管、烧杯、导管、单孔橡胶塞。粗铜丝(长约20cm)、细铜丝(5cm)、氢氧化钠溶液、品红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火柴。二、实验装置图(图1)三、实验操作步骤:1.按图1所示安装仪器,先用一端较尖的粗铜丝穿透胶塞(粗铜丝在胶塞中能够上下活动即可),然后把伸入试管内的铜丝一端绑一束细铜丝,再在硬质玻璃管的两端各放入一片湿润的品红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图1实验装置湿润蓝色石蕊试纸湿润品红试纸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2.向试管中加入约5mL浓硫酸,加热(在加热浓硫酸时,细铜丝先不要伸入…  相似文献   

17.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药品选择稀盐酸和块状大理石,为什么不选硫酸;不选浓盐酸?不选碳酸钠?稀盐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速度适中,便于收集,大理石易得、价廉。而硫酸与块状大理石作用生成的硫酸钙不易溶于水,它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使反应难以继续。浓盐酸与相关药品作用制得二氧化碳中含有较多的杂质氯化氢气体;碳酸钠与相关酸反应太快,不宜控制。2.如何检验二氧化碳发生(如下图)的气密性?方法一:(1)从长颈漏斗加入少量水造成液封,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热毛巾)捂住锥形瓶,外壁,水中冒出6、7个气泡。手(热毛巾)拿开,过一会儿,导气管中形成一段…  相似文献   

18.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大多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及改进方法如下: 1.铁丝的表层已被氧化,很难燃烧。改进方法是把铁丝用砂纸打光,去掉表层氧化铁。 2.氧气不纯净。收集氧气一般都是用排水法。但是如果过急收集,大试管中的空气会掺杂其中,使氧气不纯。改进方法是等到大试管、导管及导气管中的空气排尽了再收集,也就是由导气管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  相似文献   

19.
两个直角玻璃导管 ,一个双孔塞和一个广口瓶 (或烧瓶、锥形瓶、试管等 )就可以组成洗气装置 ,如图 1。此装置在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 1 洗气瓶装置a .用于气体的净化。混有杂质的气体从a口进入 ,从b口排出。如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就可使该混合气体在上述装置中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即可。b .用于测定某些气体的体积。此装置盛满水 ,待测的气体 (一般指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如H2 、O2 、N2 和C2 H2 等 )从b口进入 ,从a口把水排出 ,用量筒承接 ,理论上量出水的体积即为待测气体的体积。c .用于收…  相似文献   

20.
在NH4Cl分解的演示实验中 ,能不能分别检验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 ?从理论上说 ,这两种气体的扩散速率不同 ,而且密度差异较大 ,理应便于分离。但是由于加热使反应器内气体对流 ,NH3 与HCl又极易化合 ,实际上这两种气体的分离并检验很难进行。在演示过程中用湿润的pH试纸检验 ,时常出现忽红忽蓝变幻莫测的现象。针对此问题我们采用了 :( 1 )恒温加热使NH4Cl分解并保持产物为气态 ;( 2 )用吸收剂对混合气中的一种气体吸收而保留另一种气体 ,从而分别检验 ;( 3)使分解产生的两种气体相接近 ,观察冒白烟现象 (必修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