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可以让学生体验数学之奇,感受到数学之趣。因为和谐课堂的基石需要的是"融和",和谐课堂的条件是"激趣",和谐课堂的核心是"主动",和谐课堂的目的是"发展"。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在教学实践中,抓住融和、激趣、主动、发展四要素,就抓住了高效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张宁 《考试周刊》2013,(2):146-146
"和谐"是一种境界,昭示着关系的融洽;"高效"是一种速度,意味着目标的实现。和谐高效课堂是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课堂;是传道育人与教书授业的统一的课堂;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并重的课堂;是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和谐的课堂,是实现目标的课堂。构建和谐高效的物理课堂就需要构建和谐的学习生态环境;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给学生提供独立创新的舞台。  相似文献   

3.
"和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是一种美,更是一种境界。小学数学课堂体现和谐的美,就应在数学课堂上奏响和谐教学的音符,让课堂成为学生彰显个性、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磁力场、孩子们能力提升的魅力乐园。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一种状态,互助是一种品质,和谐互助是一种理性的课堂价值追求."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本质就是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差的学生.学生前后桌四人为一个单元组,学习优秀的学生做"师傅",学习较差的当"徒弟",师徒互助学习,共同提高."和谐互助"强调把课堂各要素按对立统一的规  相似文献   

5.
"和谐课常"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各方面追求一种平衡,把握恰当的"度",是指课堂的师生关系、课堂的教学活动、课堂的评价积极、民主、可持续.和谐课堂是实施和谐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径,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和谐发展是指教学过程的和谐化,即是指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和谐课堂作为一种理想的课堂状态,应该是一种教学氛围融洽、教学过程流畅和教学效果显著的课堂,是一种体现学科特色,课堂诸要素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动态生成的课堂状态。和谐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如何构建"和谐课堂"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一、师生关系的和谐1.教师观念的转变。人们都认为"严师出高徒",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应在有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见你敬而远之,学生对你表面上的恭顺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对学生亲切是必要的。现代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尊重和信任,教师  相似文献   

7.
从学生生命的本真存在这一视域出发,建构课堂审美文化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理想追求。美,以和谐的感性形式肯定和确证人的自由精神从而引起人的情感愉悦,美即自由和谐。课堂审美文化中的自由与和谐分为三种:一是学生的主体自由,集中表现为"智慧";二是师生主体间性的互动自由,其核心在于"对话";三是学生的个性自由,是学生返观自身时与自我镜像之间的和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愉悦"。由此就演绎出了课堂审美文化内涵的三个维度和要义:智慧、对话、愉悦。  相似文献   

8.
高效课堂是一种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管理,更是一种创新的教育理念,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要打造高效课堂,就离不开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中的学、展、点、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提升提高课堂效率,构建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9.
<正>在当前教育发展及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育者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了有效学习,越来越深入研究组织、实施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因为和谐是一种状态,昭示着生命的舒展;高效是一种品质,意味着意义的实现;和谐高效是一种至高的课堂生活境界。思维是一种活力,代表了课堂的成色;对话是一种建构,展现了课堂的生态。思维对话是思维的交流和碰撞,是智慧的双向流动和生发。在以上理论基础上,本课题研究提出了构建"思维对话型"和谐高效课堂的实  相似文献   

10.
张思勰  金钧 《科学教育》2006,12(6):47-49
教育的本质是追求一种和谐,"和谐教育"的基石是和谐的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的实现是"和谐教育"的体现。从创造良好的课堂物理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心理场"、设计和谐的教学文本三个方面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并阐述构建和谐课堂教学的原则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课堂是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并培养他们求知能力和方法的地方,课堂是青少年接受学习,增长知识的主阵地。因此构建和谐课堂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就和谐课堂的构建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一、和谐课堂的概述"和谐课堂"是指以课堂为载体,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教与学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学生创造性和谐发展。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舞台,教育和谐主要体现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课堂以"情感交流"为纽带,创设一种生活化的、宽松和谐的、平等和具有竟争性的数学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就能够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做到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不给学生过重的负担,又能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学生智慧的生成,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和谐的人文课堂呢?根据我们的实践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和美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美教育理念进入课堂能释放学生传统学习方式所带来的压力,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并且给课堂营造甜美和谐的氛围。而创设和美活跃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联想活跃,思维敏捷,表达欲增强,积极的创建和美课堂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本文就针对推行和美教育,优化小学英语课堂进行简单的分析。一、和美教育和课堂优化1.和美教育。"和美",即"和谐、尚美"。和谐是指  相似文献   

14.
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老师孜孜以求的目标。新一轮教学改革以来,为探求政治学科高效教学的效果,不少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和谐高效"课堂应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之间是一种和谐、共振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场所。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互动的课堂是开放的、真实的、多维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是充满生命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因此,我们要善于创造条件,把握关键,提高课堂效率,使互动的课堂鲜活起来,真正成为孩子快乐的场所。本文就怎样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英语课堂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6.
吴学高 《教师》2014,(7):71-73
正在教学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还课堂于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动"起来所谓和谐氛围,就是指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摆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以民主为基础,以尊重为条件,在教学中相互理解与合作,相互激励与欣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3,(5):74-75
<正>和谐的本义是:融洽、调和,指配合得适当匀称,是人们追求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一种价值观。我所理解的"和谐课堂"是一种自然的课堂教学状态和一种美好的教学氛围。由于"和谐"的本义中就有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意思。因此我认为和谐课堂教学的实现也一定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把教材的组织,课堂  相似文献   

18.
正"润泽"这一术语是对课堂的一种质性描述,是指课堂的一种"和谐""圆融"状态。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在其教育学著作《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润泽的课堂"的称谓,旨在改善师生关系,改善课堂教学样态。"润泽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尊重、关怀学生的生命,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创造条件。小学语文"润泽的课堂"的营建,以学生的语文素养生成、发展为根本旨归。通过建构语文"润泽的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和谐教学是课程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所倡导的理念之一,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和谐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具有人本性与主体性、全面性与整体性、差异性与独特性、协调性与动态性等特征。在实践层面上,和谐教学以人的整体、全面、和谐发展为最高价值和终极关怀;遵循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顺序,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营造安全自由的和谐课堂和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20.
杨列云 《现代教育》2012,(Z3):69-70
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现形态。教育也需要和谐。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注重创设一种轻松、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