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CCTV5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以下简称WMA,表现出武术技击形态,谈中国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演变。从社会发展、武术技击技环境土壤的变化和武术技击承载文化传承的角度梳理其形态发展演变轨迹,通过查阅资料、访谈民间武术师、收集武术技击的影像、图片资料与古人对话、与文化同行,来还原传统武术技击形态的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其技击是本质特征,尽管进入近代以后,武术的技术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技击应该始终是武术发展的价值前提,现代散打是中国传统武功经过提炼和改造后,以擂台比赛为形式的一种现代体育竞赛项目。而传统打法和散打肯定是有区别的,在提倡挖掘抢救传统武术的今天,探讨武术传统打法就有着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名家信箱     
上海市赵胜来信: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的播出让人振奋,这是发展传统武术、挖掘传统武术技法的一个有效方式。我想问的问题是"武林大会"中擂台上的武术搏击和实战中的武术搏斗是否有区别?武术拳种中的所有技法都能在比赛中应用吗?韩建中答:"武林大会"中擂台上的武术搏击和实战中的武术搏斗还是有些区别的,因为擂台上的搏击是有规则限制的,规定了禁  相似文献   

4.
技击性是武术的主要技术特征,不同的武术在技击特征及价值取向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技击性进行比较分析,以区分人们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5.
从中泰争霸赛谈武术技击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中泰争霸赛所传递出的一些信息,对中国武术技击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提出,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武术得以传承延续的根本。应在当前发展武术健身性、体育竞技性的同时,大力发展中国传统武术的各种技击术,加强对武术技击的理论研究和实战交流,找准适合武术技击发展的有效途径,依托与之相适应的各种表现形式,推动中国武术技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武术有三性——技击性、健身性、艺术性,其中最基本的为技击性。“技击性”乃武术之灵魂所在,电是武术得以长久赖以发展的支柱。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武术受现代散打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撞击,技击性逐渐削弱.武术越来越走上科学化、大众化的道路。与此同时,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也各自走着自己不同的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从逻辑上将以套路为主要技术对武术套路的传统武术对技击的超越进行梳理,为武术套路的技击性判断提供 新的思路。研究认为,由于对武术技击性定位模糊造成运用纯粹的技击标准来限定以套路为主要技术传承方式的传统武术、使用技击功能来评价 武术套路,产生对武术技击性的严重误读。首先,技击是技为“击”的实用术,追求“击必中,中必摧”的目的,而传统武术是击为技的验证与注释,形 成在目的上的超越;其次,技击是以实用为标准,而传统武术“打、练、养”多种标准并存形成从评价标准上超越;再者,技击只是纯粹的“击杀术”,而 传统武术受到诸多“戒律”的限定形成从道德伦理上超越;最后,技击讲究“因敌而动”的随机变化,而传统武术套路呈现更多预先规定的程式化特征 形成从形式上超越。认识到这些传统武术由血腥厮杀到文明修炼的4种超越,一方面有利于思考武术套路相关理论问题,同时也有助于从整体上设 计更加符合传统武术特点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传统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进行,传统武术正面临失传的窘境。通过打造《武林大会》这一传统武术搏击擂台,对传统武术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将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的思考,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刍议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技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在技击特征及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比较,力求深刻地把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技击简明清楚,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10.
与其他技击项目一样,武术最主要的内容是攻防技击,而这种技击之所以成为我国武术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汲取中国文化的养分,在中国文化的滋润和沐浴下,进行自我的不断进化和升华,表现出独特的技击文化个性.文章主要通过对传统武术这一技击文化个性的分析,使国人对传统武术产生更为理性的辨别和认知,并从中体会到我国武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武魂》于1984年创刊,先后经季刊、双月刊发展成月刊,其始终本着以推动武术遗产的挖掘、继承发展,开展对武术的宣传和学术交流,促进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提高的办刊宗旨。文章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综述法对《武魂》自1988年至2009年刊载拳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1988年至2009年期间,《武魂》刊载拳种数量平稳增长趋势;(2)内家拳刊载数量远远高于其他拳种;(3)内家拳中太极拳刊载数量高于八卦类与形意类数量;(4)技术解析与习拳心得成为拳种刊载重点;(5)拳种连、续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问、专家座谈等方法,探讨了传统武术流派的分类与推展策略。在“刚柔”方面,传统武术流派可分为“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并蓄”;在“长短”方面,可分为“长中寓短、短中寓长、长短并蓄”。建议以“刚柔长短”的分类原则及“大派宜分,小派宜合”的精神,来整合拳种,并以拳种为基本单元向国际上推展。  相似文献   

13.
心意拳功理的客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华 《体育学刊》2003,10(4):77-79
心意拳是我国传统武术大系中脱颖而出一种内家拳派,有一套相对完备的习练方法和扎实功理基础。它还总括了诸多拳派养生与技击的要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历程及其现代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借鉴苹果公司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传统武术提升核心竞争力走出当前困境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及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对皖北地区传统武术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旨在探寻皖北武术文化遗产的真实现状,为皖北乃至全国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尚武的皖北地区曾经拥有拳种林立、门派众多的武术文化,现代化进程出现了传统快速失落,然而武术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却远未跟上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软权力”竞争的核心是文化力的竞争,目前我国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传统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与西方“软权力”强大的竞争中举步维艰。文章从文化学视角,透视“软权力”竞争本质,分析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拳种是构成武术大厦的基石,是武术技理与文化的完整承载单元,武术文化传承应以拳种为单位切入。"拳因人兴亦因人亡",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是拳种传承的关键。基于当前拳种传承"僵死"与"活态"的背离、拳理提升的滞后及传承人的老弱与后继乏人的严酷现实,研究着意从武术普及与推广、拳种传人及拳种生存"场域"三方面展开。研究认为:武术普及与推广必须强调拳种意识;拳种传人培养应从民间师承、专门武术机构及普通学校三方面铺开;应关注于拳种生存之"惯习"、"地域"与"时域"三域的维护与调适。  相似文献   

18.
论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术在其整个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与各种不同文化形式和层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影响不仅表现为武术自然地受到传统文化环境性熏陶,还在于习武者学会自觉地运用传统文化规范拳技、阐述拳理、指导实践。同时,武术作为民族体育文化的代表,又会对我国的民族精神、文学、戏曲和民俗等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武术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一大鲜明特色,少林拳和太极拳又是中原武术文化的特色拳种,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少林拳和太极拳的文化渊源两个方面对中原传统武术文化的发生、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功理和功法两个方面阐述了长拳的重要技击法则──“八法”功要,同时对传统的拳术“八法”也作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